“韬光养晦”简称“韬晦”。韬晦思想应该溯源到老子的“和光同尘”,他认为道应该融入万物的光辉,隐藏于世间尘埃里,而不能独显锋芒。而《易·系辞》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孙子兵法》说:“能而示以不能”,都是这一策略思想的继承。“以短掩长”是韬晦计的重要特征。
所以,在强势敌人面前,服低做小,保存自己,委曲求全,以曲求伸,乃是必要的策略。
在群雄竞争的格局中,我羽翼未丰,应收敛锋芒,掩饰雄图,积蓄力量,隐蔽发展,才是正确的方针。
在为人处世上,“韬晦”表现为低调做人,不张扬个性,不锋芒毕露,不卖弄聪明等。
1.勾践为奴
春秋末年,吴越交战越国战败。吴王夫差表示可以接受勾践投降,但要他到吴国为奴三年。越王听了有如五雷轰顶,气得说不出话来。大臣们用商汤曾经被夏桀囚于夏台、周文王曾被殷纣王拘于羑里、晋国的重耳曾流亡十八年之类的历史规劝他。范蠡也劝道:“当今越国绝无还手之力,犹如一个伤重流血过多的人,只要稍一动弹,就会气绝身亡!”
勾践怔怔地看着范蠡,突然抓过短剑,在自己的左臂上猛砍一刀,殷红的血顺着衣袖流了出来……
范蠡陪同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姑苏。夫差把他们发落在阖闾坟旁边的一间石屋内,这石屋一半落在地面以下,阴冷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勾践变得沉默寡言,偶尔发出一声粗重的叹息;勾践夫人经常做恶梦;而范蠡呢,则很坦然。在危难的处境中,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和得失,而是怎样才能加深吴王君臣之间的矛盾,诱发伯噽和伍子胥的争斗;怎样才能让吴王觉得勾践臣服于他;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伯噽达到麻痹夫差的目的……
不久,夫差安排勾践为他养马,每次坐车出去,也总是让勾践给他牵马。为求得夫差对勾践的欢心,范蠡把喂养马匹的一些绝密办法传授给勾践。不久,勾践喂养的马便毛色光鲜,膘肥体壮,夫差非常高兴;范蠡又把擦洗车辇的方法教授给勾践,经勾践擦拭的车辇便光亮耀眼,夫差更加高兴了。
勾践在吴国为奴二年多以后,伍子胥多次向吴王提议杀死勾践,但都被伯噽阻拦下来。勾践也听从范蠡的劝告,一直忍耐着吴王的恶语训斥,日夜忙碌,为夫差剁草养马,清洗马圈,或者擦拭车辇。吴王也暗暗派人察看勾践的情况,想知道勾践是否已真心臣服于他。那回报的人总是称赞越王并没有因为干这样污贱的差事而有什么怨言,连不高兴的神色也没有,那越王在清扫马圈时还唱歌哩。有一天,看守告诉范蠡,今天不必准备车马了。又过了几天,夫差都没有来调遣车辇。范蠡想,肯定发生什么事了,一打听,才知道夫差病了。
夫差一病就是两个多月。范蠡想出了一个讨好夫差的妙计。他对勾践说:“您应该告诉伯噽,就说范蠡少时习过医术,且知道许多珍技秘方,可以把夫差的病治好,如果治不好情愿服罪。”
伯噽转告给夫差,夫差同意范蠡治病,但要求范蠡先尝药汤,而后再由吴王服用。
范蠡摸摸夫差的脉,察看了夫差的脸色,向内侍询问夫差的便溺情况,故作惊讶地说:“大王的病好严重,亏得大王贵体超人壮健,换了别人早有性命之忧了。”并且,把医生们开的处方看了一遍,气愤地说:“大王的病本可以早日痊愈的,只怪庸医投错了药。”说完就开了一个药方,对伯噽说:“按这药方服一剂看看,如果明天大王有了大便,很快就会康复的。但是,大便必须请人用嘴尝过后,把气味告诉我,才能够开第二个药方。”
范蠡回到石屋后,对勾践说:“夫差有病已经快好了,正处在痊愈前的恢复时期。我开了个药方,故意下一点泄药,明天早晨他必定大便。我对伯噽说,这粪便必须要有忠心大王的人亲自用嘴尝过,并把滋味告诉我,我才能决定用什么药。”
“谁会干这种事?恐怕夫差的儿子、王后,以至于伯噽也不肯这么干啊!”
范蠡附耳向勾践说了几句,勾践恍然大悟。
第二天一大早,吴王果然大便了。勾践早早等在王宫的门前,接过内侍端出的粪便,掀开马桶盖看了看,用嘴尝了尝,然后跑到夫差的床前,磕了个响头,高兴地说:“恭喜大王,大王的粪便有了苦咸之味,这证明肚里的毒气散发出来了,刚才我尝了大王粪便正是此味。罪臣预祝大王龙体早日康复,这是罪臣和罪臣的妻子所日夜期望的!”说着,又把头叩在地上发出嘭嘭的响声。
吴王夫差感动得声音发颤,他用不屑的神情望着身边的伍子胥,意思是说:“你说勾践不好,你能这样做吗?”他嘱咐伯噽:“把越王安顿在宫里,不要让他洗车喂马了,要范大夫也从石屋里搬出来陪越王同住。等我的病一好,就送越王夫妇回国……”
范蠡诡谲地笑了。随即又向勾践使了个神秘的眼色。
“只要大王早日康复,”勾践泣不成声地说:“罪臣情愿在吴国侍奉大王,罪臣已经无心返还越国了!”
在范蠡的策划下,勾践处处小心侍奉夫差,再加上伯噽不断地向夫差报告越国国内十分平静,没有一点反叛吴国的迹象,夫差对勾践的臣服深信不疑,他觉得越国对吴国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于是下诏放越王回国。
勾践回国后,奋发图强,终于消灭了吴国,报了自己的亡国之仇。
评点:韬晦计,以屈为伸,内容何等深沉丰厚。受《秘本计》的限制,有的人用苦肉计解勾践的韬晦谋略,不太单薄了吗?所以反对尊《秘本计》为经,重建三十六计,再来一次集大成,确是当务之急。
2.李牧示弱惑匈奴
战国后期,赵王派大将李牧守卫北部边防,抵御匈奴。
李牧在雁门(今山西东北部)一带一驻数年,始终是积极备战,谨慎防守,不主动出战。匈奴人以为李牧不敢和他们交锋,就连李牧的一些士兵也认为主将怯敌。
赵王听说李牧一味备战防守,并不出战,很不满意,派人督责。但李牧依然不改变方针。赵王遂撤下李牧,让别的将领顶替他。但也就是从这时起,赵国北疆的形势每况愈下。李牧戍边之时,与匈奴相持数年,国土无丧失,军队无伤亡,边境人畜两旺;自从换了主将,只一年多时间,赵军就与匈奴交锋数次,连连失利,部队伤亡很重,边境地带的农牧生产也遭到破坏。
赵王只得请李牧复出戍边。李牧提出:只有同意自己实行原来的守备方案,才能领命。赵王应允。
李牧回到边防线,和以前一样,抓紧练兵,亲自教士兵骑马射箭。他要求士兵小心管理烽火台,匈奴来犯时应该迅速收归牛羊,进入阵地自保,不可擅自出击。他还派军士打扮成牧人模样,深入匈奴境地了解敌情,随时掌握情况变化。军队的军职设置完全根据实战需要,租税收入作为军卒的粮饷,统一归大本营掌管。再加上李牧体恤手下将士,不断改善士兵的生活,军士都希望杀敌立功,报效主将对自己的恩德,士气非常旺盛。匈奴人始终以为李牧怕他们,一点也没觉察李牧已备好1300乘战车、13000匹战马、10万名优秀射手和5万人组成的冲锋队。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一天,许多牧民把成群成群的牛马赶到原野上放牧。举目而望,遍地牛马羊。匈奴人见有利可图,就派小股部队冲过来,试探李牧。李牧丢下数千人败逃。匈奴人以为李牧实实在在是个胆小鬼。匈奴单于得报,决定亲率大军南下攻赵。
岂料,李牧败退只是诱敌之计,他布下许多奇特战阵,将军奋勇,士卒争先,这一仗,大破匈奴10万铁军。从此,匈奴十分惧怕李牧。十余年不敢南侵。
3.阿根廷巧用“超级军旗”战斗机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军针对英海军舰队航空兵数量少、战斗防空力量薄弱的缺陷,采取多批次、大批量的方式轮番攻击英军舰队。他们首先采用“扬短抑长”之策,用技术质量差、落后陈旧而数量较多的A-4型攻击机组成四机编队,吸引英军的舰载机和舰艇防空火力,掩护数量较少但技术先进、质量高的“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对英舰实施袭击,一举击沉击伤包括“谢菲尔德”号、“羚羊”号、“考文垂”号驱护舰在内的18艘英军舰艇,而“超级军旗”战斗机则无一被击落。
刍议:“扬我之长,击敌之短”是谓正,“扬我之短,掩我之长”是谓奇,是实现“扬我之长击敌之短”的手段,有点像无中生有的以假掩真,突然袭击。可作比较。从“以短掩长”的特点而言,这是韬晦计。一般地说韬晦计不是用于进攻,而是用于自我掩护。
4.王翦出征讨赏防疑猜
战国末期,秦国派兵进攻楚国,秦军由于过于轻敌,被楚军在城父发动突然袭击,大败而还。败报呈给秦王嬴政,嬴政大怒,令老将王翦再次率师出征,务必要大破楚军以雪前耻。为了不至于在仍具兵多将广的楚国面前处于劣势,在王翦的坚决要求下,秦王把举国之兵六十万人全都交付王翦指挥。临出征前,王翦要求秦王多多赏赐其良田美宅,秦王不解地问:“将军统军出征,如有战果,寡人自然不吝赏赐,为何现在还为衣食而发愁呢?”
王翦一本正经地回答:“按照秦国的制度,我们这些武人即使立下再大的战功,也不会被封侯,所以趁着大王还用得着老臣的时候,及时为子孙谋一些产业,将来好衣锦还乡。”秦王听后哈哈大笑,认为王翦虽战功累累,兵权在握,终究不过是一个贪财之辈,胸无大志,不足为忧,因而爽快地答应了王翦的请求。
王翦行军到函谷关口的时候,又先后五次派使者回京,恳求秦王赏赐良田美宅,大有不给封赏不出兵的架势。手下心腹劝告王翦说,这样急着求田园,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只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做他就不会疑我举兵造反了,也可保我一家老小性命无忧。”
果然,尽管王翦战前三番五次地请求封赏,但是秦王却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每次都欣然应允。王翦在取得秦王对自己的信任后,放开手与楚军周旋,最终得以击破楚军灭亡楚国,凯旋回朝。
刍议:此例及类似例在新解中都编入瞒天过海计中,因为秘本计中没有韬晦计。这样做必然会误导青少年对谋略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这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5.忍辱负重成大业
东汉末年,王莽篡权,统治腐朽,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西南)人刘縯、刘秀兄弟乘机起兵,以重建汉朝为旗帜,四处招兵买马。
两人后来率领自己的队伍加入了绿林军。他们的同族人刘玄,起初参加平林兵,被推为更始将军,后来也与绿林军合并。
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随着王莽统治的灭亡,他迁都长安,很快就背叛绿林军,调转矛头杀戮农民军。刘秀的兄长刘縯,就在这时被刘玄杀害。
刘玄知道,刘秀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一定会找他报杀兄之仇,所以他心里一直希望刘秀尽快暴露出来,他自己便可以找到理由杀掉刘秀。
可是他一直未能如愿。因为刘秀是心机很深的人,他没有找刘玄算账,表面上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当他朝见刘玄时,表情如平时,说话低声相应,从来没有提过关于兄长的一句话。而且他不穿孝服,不举丧事,言谈饮食也犹如平日。所以刘玄一直没有找到借口除掉刘秀。
刘秀心中当然清楚,他的哥哥本是有功之臣,只因遭嫉妒被杀,他内心一直愤愤不平,深为兄长难过。他虽然白天淡如平常,但夜晚却常常泪流不止,心里发誓一定要完成兄长未竟的事业。
可是刘秀知道目前他毕竟是刘玄的属臣,如果不能克制自己,质问刘玄,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是刘玄的对手。如果贸然行事,很可能就会失败被杀,落得与兄长一样的下场。那样更没有什么大业可图了!为兄报仇的目的又怎能实现?
同时,刘秀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亲率13人突围求援,建立了奇功。刘玄也不敢贸然杀他。刘秀对这段历史只字不提,他从不自我炫耀。
刘玄见刘秀如此不计前嫌,倒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下令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加封琥信侯,刘秀从容渡过危机。
6.刘玄德惊雷失箸
三国时期,刘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西汉皇族的后代,但家道早衰,一直跟他母亲靠贩鞋织席过日子。后来,靠同族人的帮助,拜老师读了一点书。可是他不大爱读书,却喜欢结交豪杰。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率军驻扎在小沛,遇到吕布的突然袭击,兵败后投奔到曹操那里,并与曹操一起去攻打吕布,消灭了吕布的割据势力。回到许都,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并认他为皇叔。曹操见状,就和刘备套交情,经常要刘备陪他在一起。刘备见曹操这样做,心里反倒不安,因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遭到曹操的猜疑。为了麻痹曹操,刘备整天在菜园子里种菜浇水,装出一副无心于世事的样子。其实,正如刘备所担心的那样,曹操表面上尊重刘备,暗地里却在防备他。他时常会派人去看看刘备在家里干什么,只见刘备在自己园子里专心地种菜浇水。这时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为曹操把持朝政,汉献帝嫌他太专横,要外戚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秘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族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一起干,刘备同意了。
没多久,曹操邀请刘备来自己家里喝酒。曹操指着园中树枝上的青梅说:“刚才看见梅子青青,如此美景不可不赏,因而邀请您一同赏梅饮酒。”说着两人已走到亭前,那里已摆上了一盘青梅,一樽煮热的酒。两人面对面坐下,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
他们很自然地就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曹操拿起酒杯,说:“您看现在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有几个算得上真正的英雄呢?”刘备说:“我浅陋无知,怎能识别英雄啊?”曹操说:“您不用谦虚,且说说看嘛。”刘备故意装出没有见识的样子,说:“淮南袁术,兵粮充足,应该算得上英雄吧?”曹操笑着说:“此人乃坟中的枯骨,我早晚必能捉住他。”刘备接着说:“河北袁绍,如今虎踞冀州之地,可以算得上英雄吧?”曹操又笑着说:“袁绍色厉而内荏,有智谋却欠果断,想干大事又惜命,见小利而忘义,岂能算是英雄!”刘备见曹操说这二人都不是英雄,就又说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人,曹操拍手大笑说:“这些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刘备摇头说:“那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所谓英雄,应该是胸怀大志、有勇有谋的人。”刘备问:“那是谁呢?”曹操突然用手指了指刘备,然后又指着自己,意味深长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刘使君您和我两人啊!”刘备因为跟董承同谋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听到曹操这句话,大吃一惊,吓得身子打了一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来。就在这节骨眼上,天边闪过一道电光,接着就“轰”地炸起一声响雷。刘备一面低下身子拾筷子,一面很不好意思地说:“刚才这声惊雷,把我手中的筷子都震落了。”曹操见状大笑道:“大丈夫也惧怕打雷吗?”刘备说:“孔圣人说遇到急风惊雷一定会改变面容。真是这样啊,我怎么不怕呢?”
刘备就这样巧借惊雷来掩饰了自己的惊慌神态,使曹操错以为他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物,根本不是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于是就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还派他去阻截袁术,终使刘备有机会逃脱而去,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
7.朱升九字方针取天下
公元1354年,郭子兴病死,骁勇善战的朱元璋执掌了濠州红巾军的领导权。第二年他率军从和州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于公元1356年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府。接着,朱元璋又派兵相继攻占应天府周围的一些军事据点,从而获得了一块立足的根据地。此时,他的兵力和地盘不及西面的陈友谅和东面的张士诚,政治威望和影响力也不及北面的小明王,“地狭粮少”,“孤军独守”,处境还十分艰难。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壮大自己的实力,朱元璋亲至著名隐士朱升隐居的石门山,向他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朱升为朱元璋的诚意所感动,回答他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就是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讲究斗争策略,不要急于称王,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待时机成熟时,再一举夺取天下。
朱升分析说,如果朱元璋现在就称王,只会公开暴露自己争夺天下的意图,这不仅得不到以小明王为首的红巾军宋政权的承认,而且会吸引元军将进攻矛头对准自己,更危险的是还可能被周围的张士诚、徐寿辉等武装集团吃掉。朱元璋高兴地采纳了朱升不图虚名的计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形式上保持着对小明王的臣属关系,使用的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的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表示自己不过是小明王的一个下属而已。
经过几年努力,朱元璋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公元1360年陈友谅进攻朱元璋,朱元璋进行反击,从此拉开了与群雄逐鹿中原的大幕:公元1363年灭陈友谅,公元1367年灭张土诚,降方国珍,旋即出兵北伐,直捣元朝都城大都,一举推翻元朝在中原90多年的统治。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建立明朝。
8.小康熙智擒猛鳌拜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顺治皇帝福临病死,临终托孤,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在这四位顾命大臣当中,索尼老迈,虽名列首位,但不能制约他人;鳌拜久历沙场,号称满洲第一勇士,虽位居末位,但专横跋扈、野心勃勃;遏必隆软弱,追随依附于鳌拜;苏克萨哈声望浅,虽有心与鳌拜争权,但难以限制鳌拜。康熙元年(1662年),索尼老病而死,鳌拜更加专横,上欺幼帝康熙,下压朝中文武大臣,军国大事由他独断专行,广植党羽,残害异己。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康熙帝年满14岁,开始亲理朝政。这时候,顾命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认为苏克萨哈无罪,为此和鳌拜争吵起来。鳌拜竟在朝堂之上,挽起袖子,撸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考虑到鳌拜权势熏天,不可与之硬碰,只得暂时忍耐,被迫按鳌拜的意思下旨把苏克萨哈杀了。经过此事,康熙帝看清了鳌拜专权的险恶形势,如果自己过早地表现出很高的理政能力,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忧。只有故作软弱来麻痹鳌拜,使他放松警惕,而自己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才能一举铲除鳌拜。为了稳住鳌拜,康熙帝先后加封鳌拜为一等公、太师,地位显赫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鳌拜矫诏杀死拒绝对其阿谀逢迎的山灰、阿南等地封疆大吏的不法行为,康熙帝也对之放任不管。鳌拜心中窃喜,认为康熙帝懦弱无能,从此不再将康熙帝放在心上。
鳌拜自恃位高权重,经常称病不上朝。一次康熙帝前去鳌拜府上探病,随同前往的御前侍卫发现鳌拜神色异常,便迅速扑到鳌拜床前搜查,结果在鳌拜躺的席子下面发现一把匕首。面对一场大乱转瞬即发的危险局面,康熙帝却出人意料地笑笑说:“刀不离身乃是我们满洲人旧有的习俗,不足为怪!鳌公身为当朝重臣,抱病卧床之际依然保持着我们满洲人尚武的英雄本色,真是可钦可敬。”一句话化解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其实,康熙帝当时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他暗自庆幸御前侍卫发现及时,否则鳌拜趁自己到床前探病之机抽出匕首当胸一刺,自己性命就不保了。从此以后,康熙帝开始着手制定铲除鳌拜的计划。
由于朝廷大权已被鳌拜控制,连御林军也被鳌拜掌控,康熙帝要铲除鳌拜,只能另谋他策。由于满洲人喜爱摔跤,康熙帝就召集了一批身强力壮和他年岁相仿的贵族子弟,整天在御花园里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地扭打在一起,只当是小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也不在意。经过长期训练,康熙帝终于把这批少年培养成为一支能为自己拼死效力的亲信侍卫,他们武艺日渐进步,已有足够的力量擒拿鳌拜。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天,康熙帝事先把这些少年侍卫埋伏在内廷之中,然后单独召鳌拜进宫议事。鳌拜毫无戒备,欣然前往。到了内廷,鳌拜见到康熙帝,仍然一如既往地高声问道:“皇上召臣何事?”康熙帝猛喝一声:“鳌拜,你知罪否?”鳌拜颇感意外,反问道:“臣有何罪?”康熙帝厉声斥责道:“你专擅朝纲,结党营私,欺上压下,还敢说无罪?”鳌拜想不到一向驯顺的小皇帝竟敢当面指责自己,不禁大发雷霆,抢上前来抓康熙帝。康熙帝一声令下:“左右还不与我拿下鳌拜这个反贼!”早已埋伏在侧的少年侍卫一拥而上,有的拧胳膊,有的抱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侍卫人多势众,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掀翻在地,随即被五花大绑地捆了个结实。把鳌拜抓进大牢后,康熙帝马上指派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滥杀无辜,罪恶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从宽发落,只是把鳌拜的官爵革了,鳌拜最后死在牢中。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权臣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少年天子的厉害,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从此以后,康熙帝全面掌握了朝廷大权。
9.邓小平面对世界风云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之交,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换时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持续几十年的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彻底结束。中国作为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着巨大的外交压力,特别是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企图以制裁、孤立甚至外交讹诈来压垮中国。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指导方针。
十六字指导方针作为一种外交策略,其目的是为了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为我国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但韬光养晦不等于放弃原则,缩手缩脚,无所作为,对于涉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重大原则问题,我国绝不退让妥协,我们是在韬光养晦中有所作为。
不为国际风云变化迷离而动摇自己的前进方向,不为外部的刺激挑动而锋芒毕露。同时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涉及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涉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等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原则,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这不是消极防守,更不是原则上的软弱退让。
10.降低自己的身份
在某个繁华的大城市中,有一个大学者,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还弹得一手好琴。
有一天,他得了一场大病。痊愈后,医生劝他搬到一个空气清新、气候温暖的地方生活。
他和妻子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到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上去生活。那里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山民。
夫妻俩刚安顿好,就有一个山民来探问:“请问,你是干什么的呀?”
大学者回答道:“拔火罐的。”
等这个山民走后,妻子不解地问他:“我真是搞不懂,以你这样的学问,竟然说自己是个拔火罐的,这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大学者说:“你不是不知道,这个小镇上的山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知识的价值,我要是说我是个学者,不仅不会得到他们的尊重,还会招来他们的排斥。而作为一个拔火罐的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敢打赌,我将受到他们非常的尊重和礼遇。”
果然,一个小时后,就见刚才那个山民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一群来拜访他们的山民。
11.不要和别人抬杠
有位爱尔兰人,名叫欧·哈望,他受的教育不多,可就是爱抬杠。
他当过人家的汽车司机,后来因为推销卡车不成功而来求助于经理。经理听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发现他老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涨红脸大声强辩。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的辩论,但并没能赢得顾客。
他后来对经理说:“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他一回,可是我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欧·哈里后来成了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功的呢?这是他的推销策略:
“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他们的卡车绝对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嘴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车子最好’。我们接着不再谈何赛,而我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当年若是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就会挑何赛的错,而我越挑剔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越说它好了。争辩越激烈,对方就越喜欢我竞争对手的产品。现在回忆起来,真不知道过去是怎么干推销的,我花了不少时间在抬杠上,现在我守口如瓶了,果然有效。”
12.做商业炒作成风的另类
2005年春,《中国企业家》杂志刊登一篇文章说,这些年来,在评论所谓最受尊敬的中国企业家时,对张瑞敏、柳传志、李东生等人介绍较多,但是对于从来不在电视里露脸,不在论坛上发言的任正非来说,评论认为,这些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他。
作为民企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他的低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本人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所有的人看来,他就是在刻意地避开媒体,与媒体保持距离。任正非将自己永远置身于媒体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构筑了一层无形的自我保护网。
媒体对任正非的一切活动都无法及时得知,完全靠华为有选择地对外公布,任正非本人的生活细节至今尚没有一家媒体能够掌握,更没有一家媒体能够报道出来。任正非和华为因此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记者永远猜不透他们在干什么。华为的电信设备在国际、国内市场纵横捭阖,但是公开场合,华为很少称自己第一,华为也不张扬地打广告,如果不是偶尔有新闻说华为在某国中标,或做并购交易,人们便无从知道华为为什么可以做得这么好。譬如7.5亿美元出手安圣电气;或华为的扩张势头激起对手采取遏制手段作营销,怎样攻取了俄罗斯市场和泰国市场,又怎样让傲慢的印度工程师融入华为的文化血统,还譬如是哪家国际咨询公司为他做哪一方面的服务等,华为乐意做这个商业炒作成风的世界里的另类。
任正非在暗处,让媒体在明处,使媒体永远看不清自己在干什么,但他通过各种途径可以清楚地了解媒体的动向,既利于保护自己,又能瞅准时机主动出击,用媒体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他深知,在中国,企业家与媒体最佳的关系是采取若即若离的策略,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过于疏远。任正非就这样让媒体永远无法炒作他的生活细节,而他则可以自由地驾驭着媒体。
在2001年,中国电信市场分拆重组、全球电信市场萎靡不振之前,许多IT企业相继上市,华为却坚持不上市,其原因是:缺钱的企业才寻求上市;华为除向国交税之外,一直是依靠自身积累的资本,通过自身的能量进行扩张的。目前来看这种扩张已基本完成,且也不能适应企业的飞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华为必须借助资本的杠杆,利用外部的资本实现产业整合,实现并购、重组。要尽快学会与资本打交道,上市是必然的趋势。据说,2004年华为也步中国电信、中兴后尘,将公司一分为四,谋求海外上市。
2003年中国电子行业企业百强排行榜上,华为的营业额排在第7位,但利润却是前三强海尔、联想和TCL相加的总和,并连续多年占据利润第一的宝座。华为越是远离媒体炒作,越是得到媒介、企业界人士的热烈追捧。而任正非对内部员工做的文章,也被日本企业界人士当做研究中国管理的重要文献。
13.“怯懦”的抉择
位于广州西北郊的石井水泥厂,是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但它的神通可不小。水泥合格率和富余标号合格率已连续8年达到100%;1989年和1990年,又在全国水泥行业7900多家立窑企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连续夺得全国第一;尽管全国水泥市场不景气,但它的产品在保持较高价格的情况下,产量每年仍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知情人说,石井厂能有今天,是因为他们在近年中作出了三次不同寻常的抉择。
第一次是1984年,石井厂产品获得省优和部优称号后,上下都等着厂领导作出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决策的时候,没想到厂长李根等人却分外“怯场”,决定暂不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摆出的理由是:产品虽然创了优,但全厂的质量基础仍不扎实,职工绝大多数是刚放下锄把子的农民,文化、技术素质还很低。在这个脆弱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摸,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当前要紧的是抓技术培训,打好质量基础。
连续两年,石井厂摊子没扩大,拿出30多万元资金对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培训;又拿出80多万元资金抓生产流程和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管理,改造主机控制设备。到1987年,他们才又上了一条8万吨的生产线。
正是这个时候,石井水泥厂遇到了第二次挑战。那时,全国经济过热,基建规模膨胀,市场对水泥的需求越来越旺。不少客户要求石井厂生产火山灰水泥。与原来生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相比,生产火山灰水泥成本低30%左右,销路也不错,看来对企业很有利。可没想到李根他们也作了否定的回答。因为火山灰水泥和硅酸盐水泥虽说都叫水泥,但生产工艺差异很大。根据企业的实力,他们认为还是先握紧一个“拳头”为好。
第三次抉择是全国建材市场转疲之后。许多厂家日子难过,石井厂却“一枝独秀”。省内外许多厂家登门要求搞联合。有的提出要用石井厂的商标,有的请求石井厂派人去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承包。李根他们又一次研究开了。横向联合确实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好形式,答应同行的要求,厂领导、技术人员也可能得到丰厚的报酬。但是,厂领导们心里有数:自身技术力量尚嫌不足,哪有余力指导别人呢?不能保证质量的联合,误人又害己。因此,他们又作出了“保守”的决定,婉言谢绝同行的联合要求,坚持练内功,继续提高本厂产品质量。
三次看来“怯懦”的抉择,使石井厂稳稳坐上了质量的头把交椅。而这种某些人眼中的“怯懦”,正是石井厂领导的高明之处。
14.杨修卖弄聪明惹祸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子,名叫杨修。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反应机敏,聪颖过人。最初,曹操非常看重他。不过,杨修恃才傲物,锋芒太露,使曹操渐渐生出反感,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杨修善于揣摸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园,竣工时他带人来参观。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对修园人说:“主公嫌花园的门太宽阔了,请你把它改窄一些。”
修园人不解其意,杨修说:“没看见主公刚才在门上写的‘活’字吗?门与‘活’,合在一起,正是一个阔字。这就是告诉你们,花园的门太阔了,必须改小。”众人听了,都说有道理。于是,修园人按照杨修所说的去办。过了几天,曹操再次来参观时,发现花园门改小了,连连称好。他听说是杨修猜懂他的意思,表面很高兴。
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便放在桌子上。恰巧杨修进来看见了,便把大家叫来,分吃酥。
可是,这盒酥饼是送给曹操的,谁敢轻易品尝?看到人们迟疑不动,杨修就说:“主公在盒子上面写了‘一合酥’三字,分开来念就是,一人一口酥,所以你们尽管放心吃好了,出了事由我来承担。”大家觉得他说得对,便纷纷上前将酥饼一抢而光。曹操知道此事后,虽然没说什么,眉头却皱在心里。
杨修就是这样时时处处卖弄他的聪明。后来曹操率军与刘备争夺汉中,在定军山吃了败仗。曹操感到进退两难,但却不愿轻易撤兵。一天晚上,大将夏侯走进帐来,向曹操请问当晚夜巡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饭,手中拿着一块鸡肉,就随口说了“鸡肋”二字。
夏侯出帐后,就把这个口令告诉了夜巡的将士。杨修听到后,便吩咐手下人赶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有士兵把此事报告了夏侯,他有些迷惑,赶忙问杨修。
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不想在此恋战了,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心里已经准备要班师回朝了。”
夏侯早有耳闻,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回到帐中后,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为撤军做准备,并派人通知了其他将士。
这一消息,有人很快报告给曹操。曹操一听,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厌恶杨修卖弄聪明,于是立刻命人以蛊惑军心为由将他推出斩首。
刍议:曹操是个城府很深的人,杨修以能戳穿曹操的城府为能,自蹈取死之道。平心而论,谁也不喜欢别人老是窥视自己的心事。杨修的聪明学不得。
15.麦克阿瑟过早暴露锋芒
二战期间担任美军亚洲战场总司令的麦克阿瑟能文能武,能言善辩,很有政治家素质。他的战绩和政绩都很显赫。战后,他一心想当美国总统。由于他不善于把握自己,过早外露想当总统的野心,以致被他的政敌们封锁起来,让他滞留日本,等于放逐他到海外。使他仅有的一点名望逐渐被人遗忘。他的战绩和政绩更使他倍受嫉妒。最后落得个解甲归田,在凄苦孤独中了却一生。成为一场角逐竞争的失败者。
16.雅马哈草率挑战招恶果
19世纪初,日本人山叶制造的乐器在日本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些名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马哈(即山叶的中文译音)趁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50年代,时为公司老板的川上元发明了电子风琴,后又用晶体管技术代替电子管。雅马哈公司在乐器行业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60年代以后,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雅马哈公司开始谋求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于是把眼光投向交通工具的生产。
70年代末80年代初,雅马哈摩托车公司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经过一二十年的惨淡经营,雅马哈摩托车以其快速、便捷、优质的信誉赢得了广大市场。这时,雅马哈摩托公司也按捺不住做世界最强者的心愿,于是他向当时的行业老大——日本本田公司发起了挑战。这就是当时举世瞩目的雅马哈与本田的王位之争。这场决斗曾震动整个实业界。两家公司斗的天昏地暗,被后人评论为“近代日本制造领域中最残酷的一次商战”。
在70年代,日本的摩托车市场基本是四分天下,依次是本田公司、雅马哈公司、铃木公司和川崎公司。其中本田在日本本土的占有率高达80%,稳居坐首。随后本田致力于汽车生产,放松了摩托车生产业务。
雅马哈以为藉此摆脱老二帽子的机会来了。于是它积极拓展摩托车市场,向本田公司发起挑战。在雅马哈公司的猛烈攻势下,本田公司确实有段时间节节败退,市场日益缩小。1970年本田摩托车销售额以3:1领先于雅马哈摩托车;到1979年本田摩托车销售额一直没有增加,雅马哈公司则将本田公司领先程度降到了1.4:1.在1970年初,雅马哈只有18种车型,本田有35种。到1981年时,双方同有63种车型,雅马哈的市场占有率已与本田不相上下。
雅马哈公司没有冷静分析自己与本田公司的实力差距,贸然惊动和激怒了本田公司,招致猛烈的反击。在1982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雅马哈公司董事长小池也表示:“我们将以新的产量超过本田,身为一家专业的摩托车厂商,我们不能永远屈居第二。”从而正式向本田宣战。
战争序幕刚一拉开,本田就以其雄厚的实力给雅马哈公司以致命的一击。它一方面采取大幅度降价的策略同雅马哈争顾客。同时又大幅度增加促销费用和促销点。本田大幅降低自己的零售价格,幅度竟超过了1/3.它用汽车方面的盈利来弥补摩托车价格的损失,只求打击雅马哈,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本田又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迅速使产品多样化。
在18个月里,本田公司竟推出81种新车型,同时淘汰了32种旧车型。于是,本田摩托车的销售量直线上升,雅马哈公司则相形见绌。由于它单一依靠摩托车生产,资金来源有限,更由于投建新厂,内部营运资金入不敷出。雅马哈逐渐招架不住了。
雅马哈草率挑战,招来恶果。在短短18个月,雅马哈的市场占有率从37%降至23%。仅1982年一年的营业额比上一年锐减了50%以上,企业亏损严重。1983年初雅马哈公司的债务总额已达2200亿日元,银行纷纷对其停止贷款。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雅马哈公司的董事长川上与总经理智子只得一起去拜见本田公司的总经理川岛清,就雅马哈的不慎言辞向本田公司道歉。接着,川上又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对本田公司的歉意,并宣布解除智子的职务。至此,历时18个月的摩托车大战宣告结束。
刍议:在新解那里,判此例为不善用打草惊蛇计,隐晦难解。其实此例正合成语打草惊蛇本义。云山认为雅马哈草率挑战是不懂韬晦计。这样讲与传统谋略语言保持一致,让人们一听就懂。
韬晦须有深沉的根基,所谓大智若愚。
《秘本计》说:“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这是假痴不癫的解语,更像在讲韬晦计。二者有颇多相似处。韬晦计重点在于掩护力量的保存与发展,不同于假痴不癫侧重在伪装性操作。
韬晦计有隐藏心机,自我保护的含义,区别于瞒天过海。瞒天过海是为了执行特定的任务。秦王翦讨封赏,故意表现的贪婪一点,是没有政治野心的人,即是一种韬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