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11204800000051

第51章 工作过程

一、护理评估

评估老年人自我概念,可应用交谈、身体评估、评定量表测评等方法,通过询问有关自我概念的问题,聆听老年人关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自尊水平的陈述,观察老年人外表与身体语言,结合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一)交谈(病史询问)

1.身体意象。了解老年人最关注的身体部位或最希望改变的身体特征,评估老年人对自己身体外形的感受。

2.社会认同。了解老年人所从事的职业、家庭和工作情况,以及其最引以为豪的个人成就等,评估其对自己社会名誉和社会地位的感受。

3.自我认同与自尊。了解老年人对自己的描述,对自己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问题能力的评价,对自己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是否满意,以及他人对其的评价。

4.自我概念形态的现实与潜在威胁。了解目前有无让老年人感到痛苦、忧虑、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因素,是否为自我概念形态障碍的高危人群。

(二)观察

观察老年人外表、非语言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收集有关自我概念形态的客观资料。具体内容包括:

1.外表。外表是否整洁,穿着打扮是否得体,有无体表外形改变。

2.非语言行为。与护士有无目光交流,面部表情与老年人的主诉是否一致;有无不愿见人,想隐退,不愿与他人交往,拒绝照镜子,拒绝触摸或查看身体某一部位,拒绝接受康复治疗,不愿与他人讨论身体缺陷、畸形、毁容问题或不愿听到这方面的谈论等行为表现。

3.语言行为。有无“我真没用”等语言流露。

4. 焦虑和抑郁。有无着急、害怕、惊慌、无法平静、颤抖、心悸、气促、恶心、呕吐、尿频、出汗、脸红、失眠、易激惹等焦虑表现,有无哭泣、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心慌、易疲劳、无助感、快感缺失等抑郁表现。

(三)评定量表测评

可应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 SCS)测定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形态特点;应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老年人抑郁量表(GDS)了解老年人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变,以评估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形态水平;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来评估老年人有无自尊评价低下,应注意每个量表的特定适用范围。正向记分题,“很不同意”记1分,“不同意”记2分,“同意”记3分,“非常同意”记4分;反向记分题,“很不同意”记4分,“不同意”记3分,“同意”记2分,“非常同意”记1分。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了解疾病与老年人自我概念形态的相互影响,注意周围血象、肝肾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变化,常需应用颈部多普勒、CT、M RI、DSA、SPECT 及PET 等确定脑血管病。

二、重点护理诊断

(一)自我概念紊乱(disturbed self‐concept)

1.定义。在怎样感觉、怎样思考或怎样看待自己方面处于或有处于消极变化的危险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包括自我形象、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或自尊等方面的变化。

“自我概念紊乱”代表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着更为确定的概念。在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确认一个具体的诊断是属于“自我形象紊乱”、“自我认同紊乱”还是“自尊紊乱”时,在没有资料支持更为确切的诊断之前,可以运用该诊断。

2.护理诊断依据。由于自我概念紊乱可以包括三个方面(自我形象、自尊、自我认同)中任何单一的或混合的变化,加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又很多,以至于没有典型的临床反应支持这一诊断的提出。临床表现可以包括如下方面:拒绝接触或察看身体某一部位,拒绝照镜子,不愿讨论身体缺陷、畸形和毁容问题,拒绝接受康复治疗,不适当地尝试进行自我治疗,否认畸形或毁容的存在,对他人的依赖与日俱增,有流泪、绝望等忧伤现象,拒绝参与自我照料的活动或承担自我照料的责任(自我忽略),有自毁行为(酗酒、滥用药物),对健康持有敌意,畏惧社交往来,改变承担责任的通常方式,评估身体与环境的能力改变。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与身体部位的丧失或身体功能的丧失或严重创伤或慢性疾病或疼痛等问题导致的在外表、生活方式、角色等方面的变化有关,与手术、化疗或放疗引起的外表变化有关,与离婚、亲人的死亡或分离、丧失工作能力等问题引发的失败和遭遗弃的感觉有关,与移动不便或丧失身体功能有关,与对亲属关系(如配偶关系)的不满有关。

(二)长期自尊低下(chronic low self‐esteem)

1.定义。长期处于对自我和自我能力持负面评价的状态。

2. 护理诊断依据。长期表现为自我否定的言语表达;羞愧和内疚;处事无能的自我评价;拒绝他人对其的正面反馈,夸大负面反馈;尝试新事物或环境时犹豫不决;在工作和其他生活事件中经常缺乏成功的经历;过分盲从、依赖他人的意见;用不良的身体语言(眼神、姿势、动作)表现自己;遇事不肯定或被动或优柔寡断;过分寻求他人的安慰。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与由身体部位的丧失、身体功能的丧失、毁容导致的在外表的变化有关,与依赖性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有关,与由住进精神病院、监狱等机构引起的无助或失败感有关,与不现实的期望有关,与无数的失败史有关,与各种各样的丧失有关(身体功能、金钱、退休等)。

(三)焦虑(anxiety)

1.定义。面临模糊的、非特异性威胁时所经历的心神不安(恐惧、担心)的状态和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2.护理诊断依据。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症状:生理的、情绪的和认知的,症状根据焦虑的程度不同而不同。

(1)生理方面。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盗汗、瞳孔扩大、声音颤抖或声调改变、发抖、心悸、恶心或呕吐、尿频、腹泻、失眠、疲劳或虚弱、潮红或苍白、口干、身体疼痛(特别是胸、背、颈部)、坐立不安、眩晕、头昏、感觉异常、忽冷忽热、厌食等。

(2)情绪方面。有不安、无助感、神经紧张、缺乏自信心、失去控制、心理紧张或激动、无法放松、预感不幸等感觉,表现出易怒、没有耐心、发火、埋怨别人、自责及责备别人、畏缩、缺乏主动性、自我否定、怕与人目光接触。

(3)认知方面。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对环境的认识、健忘、沉默、怀念过去而不是考虑现在或未来、专心过度、心事重重、学习能力降低等。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干扰老年人对食物、空气、舒适、安全等基本需要的任何因素;与自我概念和角色地位受到威胁有关,见于感觉缺失、经济问题、运动缺失、退休改变等。

(四)恐惧(fear)

1.定义。感知到可识别的危险时所经历的生理或情绪困扰的状态。

2.护理诊断依据。有恐惧、惊骇、焦虑和警戒等感觉,表现出退缩行为、专注于危险的事物、注意缺陷、工作能力缺陷、控制能力缺陷、自信缺陷;主诉恐慌和不能摆脱的感觉,表现出哭泣、攻击、逃脱、过度警觉等行为表现,心悸、气短、抖动、出汗、噩梦、瞳孔增大等症状。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与机体部分缺失、住院手术、丧失亲人有关,与预感长期病患折磨、易受犯罪侵袭、经济缺乏安全感、被遗弃等有关。

(五)绝望(hopelessness)

1.定义。是一种持续的、主观的情绪状态,对于所期望的事情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觉得没有任何的选择机会或办法,而且无法用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目标。

2.护理诊断依据。对于感知到的不可能情况呈持续的淡漠反应;对刺激反应慢,缺乏活力,睡眠增加;生活中缺乏目标和意义,表现为无助感、空虚、无能力;解决问题及决策能力降低,思维灵活性下降,缺乏想象和愿望;无能力计划、组织和决策;被动、淡漠,对自己的决定和生活不承担责任。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与久病不愈,疾病与死亡威胁,感觉或运动障碍,认知缺陷;丧失相关人员或物品等有关。

(六)疲乏(fatigue)

1.定义。感到过度的、持续的疲劳,体力及脑力活动能力下降,而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2.护理诊断依据。主诉有精疲力竭感,无能力维持日常活动,有痛苦感;感觉到需要更多努力才能完成常规任务;躯体不适感增加,情绪不稳定或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减少;嗜睡或无精打采,睡眠紊乱。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与急性感染、组织缺氧、内分泌或代谢紊乱、慢性疾病、营养失调有关,与化疗、放疗、手术损伤和麻醉等有关,与长期活动减少,体能降低有关,与过多的角色要求、强烈的情感需求、过度的压力、睡眠困扰等有关。

(七)无能为力(powerlessness)

1.定义。处于对会影响前景、目标和生活方式的事件或情境缺乏控制力的状态。

大多数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程度的无能为力感。该诊断用来描述老年人在失去控制能力时伴有淡漠、发怒或抑郁的反应。长期的无能为力感可导致绝望。

2. 护理诊断依据。对无力控制的情境(如工作、疾病、预后、照顾、治愈率)公开或明显地表达出不满;对前景、目标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消极影响,常有冷漠、不安、愤怒、过激行为、焦虑、抑郁、不满意对他人的依赖、被动等。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与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导致的不能沟通、不能进行日常生活、不能实施所担负的角色责任有关,与晚期癌症、多发性硬化症等进行性恶化的疾病有关,与未满足的依赖性需求有关,与医院的影响或制度限制有关,与年老引起的多方面损失有关(相关人员、身体功能、金钱、退休)。

三、其他护理诊断

(一)自我形象紊乱(disturbed body image)

处于或潜在处于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方式紊乱的状态,是“自我概念紊乱”下的一个亚类。

(二)自我认同紊乱(disturbed personal identity)

处于或潜在处于无能力区分自我和非我的状态,也是“自我概念紊乱”下的一个亚类。

(三)自尊紊乱(disturbed self‐esteem)

自尊是自我概念中的子范畴,“自尊紊乱”是一个笼统的诊断概念,处于或潜在处于对自我或自我能力否定性评价的状态。“长期自尊低下”和“情境性自尊低下”诊断显得更为细化和确切,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情景性自尊低下(situational low self‐esteem)

以往自尊正常的老年人处于由于某特定事件(丧失、变化)引起的一种对自我否定的状态。这种否定的自我评价重复或连续发生,就可导致长期自尊低下。

(五)有情景性自尊低下的危险(risk for situational low self‐esteem)

以往自尊正常的老年人处于由于某特定事件(丧失、变化)引起的对自我否定的感觉的危险状态。

(六)对死亡的焦虑(death anxiety)

老年人处于因与死亡或临终有关而感到不安、忧虑或害怕的状态。

四、护理目标

1. 健康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技巧增强。在各种情境下客观地评价自我,表达对自我概念感觉的增强。

2. 抑郁症状消失或减轻。调整过分的和不现实的自我期待,用言语表达对限制的接受,用言语表达对自我较客观的看法,停止自虐行为。

3.表述生理和心理舒适感增加。描述自己的焦虑和应对模式,能运用有效的应对机制控制并减轻焦虑及恐惧。

4.表述有关现在情况的乐观情感,表示对于将来、对于生活意义的积极预期。能坦率和建设性地与他人述说遭遇,以积极的态度回忆和评价生活,思考自我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表达对预想的结果及目标的自信,表达对自我和他人的自信,进行保持活力的训练。

5. 能维持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参与讨论疲乏的原因,说出对疲乏影响生活的感受,将一天和一周要做的事情排序。

6.用语言表达有能力控制或影响情境和结果,能识别自身能控制的因素,在可能的情况下对自身的照顾、治疗和将来作出决定。

7.实施新的应对模式,并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出对身体改变的接受,表现出愿意和有能力去恢复自理或承担角色责任,建立新的或恢复旧的支持系统。

8.表达对未来积极的期望和恢复以前的功能水平,能确认威胁自尊的因素并处理这些问题,确定自我积极的方面,分析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引起的结果。

9. 焦虑或恐惧症状减轻,能与他人交流自己对临终问题的感受。

五、重点护理措施

(一)自我概念紊乱的护理措施

1. 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反映感觉、思考、看待自我方面的感受。

2. 鼓励老年人询问有关健康、治疗、治疗进程、预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有关的知识,澄清老年人对自己身体、治疗和预后的误解。

3. 确定老年人希望改变的方面,鼓励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

4.避免批评性意见,注意保护隐私,环境安全。鼓励老年人接受他人的帮助,尽量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给予过多的保护,不提过多的要求。

5. 鼓励家人和朋友多来探视,并让老年人了解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提供机会与有相同经历的人接触和交往。告知老年人寻求社区资源和帮助。

6.帮助决定采用外科整形手术来改变形象,如尽可能快地用假肢或假体替换丧失的身体部位。鼓励局部观察和触摸。

7.对于丧失身体部分或身体功能的老年人。

(1)充分估计这种丧失将给老年人可能带来的反应,如否认、震惊、愤怒和抑郁等。注意澄清老年人及其家属某些错误的认识。

(2)允许老年人倾诉他们的感觉和悲伤,帮助亲属接受老年人的形象改变及其感受。要注意其他人的反应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影响,鼓励与相关人员加强沟通,多给予积极、正面的影响。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老年人和相关人员共同经历这种感觉。

(3)利用医疗资源弥补缺陷,如装配假肢、购置轮椅、矫形美容等,改善形象并提高其功能。

(4)鼓励老年人树立信心,发挥潜能,逐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恢复自理能力。学会评价自己的进步。

8.对于由化疗引起异常的患者。

(1)讨论化疗后脱发的可能;解释哪些部位毛发可能脱落(头发、眼睫毛、眉毛、腋毛、阴部和腿部的毛);解释这些毛发在治疗后会再生,但也许在质地上和颜色上有所变化。

(2)建议买假发并在头发脱落之前戴上它。向美容师请教怎样使假发看起来更加自然的诀窍。

(3)指导尽量减少头发脱落的方法。避免过多用洗发露,每周使用护发素两次,轻柔地把头发擦干;避免使用电吹风和卷发器,避免使用发带、发夹撕扯头发;避免使用任何喷发水、染发剂。

9.对于直肠癌手术需做人工肛门的患者。

(1)将患者安排在病员较少的房间。

(2)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谈,并鼓励患者的亲属和朋友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增强其自信心,恢复正常的社交。

(3)告诉患者人工肛门的护理方法和修饰技巧,正确选择和使用肛门袋。

(4)做好饮食指导,训练排便习惯,减少佩戴肛门袋的时间。

(二)长期自尊低下的护理措施

1.帮助老年人减少现有的焦虑水平,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感觉。要留心倾听,尊重老年人的感受,确认对老年人所做所说的理解。

2.老年人尝试学习技巧或完成任务,要及时给予鼓励。让老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按自己的节奏完成任务,尽可能独立地做事。

3.帮助老年人表达其思想和感觉。不要让老年人孤立封闭自己,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尤其是运用自己长处的活动。鼓励参与散步等活动,避免竞争性活动。鼓励看望或联系最亲密同事和有关人士(信件、电话)。

4.预防诸如自杀、攻击、不讲卫生等行为,不要将其缺陷归咎于年老。

5.尽可能提供各方面的咨询。

(三)焦虑的护理措施

1. 帮助老年人降低现有的焦虑水平。

(1)评估焦虑的程度。观察记录老年人焦虑的言行,全面细致评估躯体情况,了解可能的原因和目前的应对方法。

(2)让老年人感到放心和舒适。陪伴守护老年人,不向老年人提要求或让其做决定。与老年人谈话时,要心平气和,态度和蔼。鼓励老年人说出其内心的焦虑,如“今天你似乎很不安,发生了什么事?”“你心里很烦躁、很担心吗?”“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说出来,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你。”表示对老年人的理解和同情,认真地倾听,认同其当前的感受及应对方式。对老年人的每一个进步要及时肯定、鼓励,以树立信心。避免将自身的忧虑与老年人的焦虑相互影响。

(3)减少不良刺激。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如室内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减少噪声等;询问时尽量简明扼要,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限制患者与有焦虑表现的人接触。

(4)做好生活护理。协助和指导老年人做好沐浴、更衣、头发及皮肤护理。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和可口的食物,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便秘严重者遵医嘱予以缓泻剂或灌肠等帮助排便。协助老年人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建立规律的生活与睡眠习惯。鼓励白天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锻炼,做些有利于分散注意力的活动。对于急性惊恐发作的患者应有专人护理,严防意外。

(5)指导老年人运用放松技巧,如引导想象、做深呼吸运动、利用视觉或听觉转移等方法减轻症状。

2.建立良好的压力应对方式。

(1)与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分析有关的压力源,正确应对各种心理刺激、社会事件,如正确看待退休问题,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辩证地看待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焦虑和不愉快感受,并耐心倾听老年人的内心宣泄。帮助老年人协调家庭人际关系,引导老年人的子女学会谦让和理解老年人,避免与老年人产生争执。

(2)协助老年人建立正性的自我概念和正向的调试技巧。帮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老年人的正向特质,改变其对自我的负向评价。同时,协助老年人找出过去他经常或习惯应用的解除压力的方法,对成功有效的给予肯定,并鼓励学习新的应对方法。提供环境和机会,让老年人学习和训练新的应对技巧,如设计某些应激情境,做模拟预演。

(3)协助老年人寻求支持系统。帮助老年人认清现有的人际资源,并鼓励老年人扩大社交范围,使老年人的情绪需求得到更多的满足机会。鼓励老年人发展新的支持系统,如加入群众性团体等。

3.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

(1)指导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正确认识焦虑的病因和危害,定期体检,积极治疗躯体疾病,消除加重焦虑的因素。

(2)坚持规律的作息制度,避免过度劳累及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

(3)教育老年人严格遵医嘱服药,勿自行停药和漏服。指导老年人及其家属观察药物的疗效或不良反应,及时应对。

(4)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恐惧的护理措施

1. 设法减少或消除引起恐惧的有关因素。

(1)陌生环境。鼓励老年人主动熟悉和适应新环境中的人和物,除去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提供安全、舒适和清洁的环境,尽量保持原来的生活规律,把喜爱的物品带在身旁以增加亲近感和安全感。

(2)受到侵犯。让老年人离开刺激,陪伴老年人直到恐惧消失;倾听老年人的诉说或让其保持安静,随后经常与老年人联系,要求家属陪同。

(3)自尊受到威胁。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感觉,如无助、愤怒,对其表达作出反应,给予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鼓励老年人面对恐惧,指导运用正常的应对机制,及时反馈。

(4)感知错误。对老年人真实而准确的反应给予表扬和鼓励;鼓励老年人提供具体的内容,用直接而明确的方式进行提问;提供一些能纠正错误信息和一个没有威胁气氛并富有感情的环境(如尽可能地固定护理人员、环境有变化要提前通知等)。

2.教给老年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首先要明确地提出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后进行决策。然后提供机会让老年人自己为改变目前的状况作出决策,对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和强化,不要反复提及缺点。

3.教会老年人消除恐惧的方法。

(1)做诊断性检查前,要详细说明基本步骤、合作及注意事项,让老年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手术前要向老年人进行术前教育,如讲明手术部位、切口大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感受及术后应注意的问题,使老年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对手术,并且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合作。

(2)指导放松技术。如慢速有节律的呼吸、肌群的逐渐放松、自我训练、引导想象等。

(3)介绍某些有关社会组织,如咨询机构、热线电话等,鼓励老年人参与活动或咨询。

(五)绝望的护理措施

1.传达同情。鼓励老年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说出忧虑的、害怕的、关心的或希望实现的事情。

2.调动内在力量。肯定过去的成功与成就,重新确认老年人的价值观和信念。帮助形成现实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地做出努力和实现目标。指导老年人善于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不断强化。协助老年人分析问题能否解决,鼓励老年人从“不可能”和“无希望”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以务实的精神做好有希望成功的事情。

3.提高自信心。鼓励老年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情。协助老年人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使其有能力控制自我和影响周围环境。鼓励老年人参与其有能力支配的活动。鼓励老年人说出他的成功感和满意的体会。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老年人说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消除绝望的重要性,鼓励老年人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家属与亲友用老年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关爱和提供帮助,使老年人认识所得到的爱与关心,使其明白尽管失去了健康,但他在别人的生活中仍然是重要的。

5.视不同国籍或民族提供相应的服务等。

(六)疲乏的护理措施

1. 帮助老年人表达疲乏的原因及影响生活的感受。

2.解释疲乏的原因,一起分析24小时内每小时的疲乏水平:体能高峰时间、完全疲乏时间、增加疲乏水平的活动。

3.帮助老年人识别先后顺序,取消不必要的活动,在体能高峰期做更重要的事。

4.帮助老年人鉴别哪些任务可以授权给别人做。

5.指导保存能量的技术。把需要的东西放在易拿到的地方;活动期间提供休息时间,休息时避免不必要的打扰;有条件时可做保健按摩,达到放松的目的;协助活动,在活动时出现不适症状要马上停止活动、休息,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措施;安装扶手;少量多餐。

6. 配备辅助工具,协助活动。减少干扰因素(噪声、秩序),讨论喜爱、可行的锻炼方式。帮助学习有效的应对技巧(分享、表达、放松方法)。

7. 必要时介绍社区服务(送餐、家政服务)。

8.考虑慢性疲乏是否是老年抑郁的结果,如怀疑抑郁,转诊。

(七)无能为力的护理措施

1.提供做决定的机会。

(1)由老年人自己决定必需的生活用品该放在什么地方,如鞋子、卫生纸、小便器放到自己容易拿到的地方。

(2)与老年人讨论每天的活动计划,鼓励老年人自己决定每天活动的内容。让老年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过程;指导亲属,避免替代老年人作决定或包办老年人自己能做的事情。

(3)要尊重老年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对其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设定活动目标时,尽量要设定短程的、切合实际的、能够实现的行为目标,将“不能做”引导到“能够做”,增强控制自我的信心。

20提高控制能力。

(1)评估老年人平时对问题的反应及其控制力。

(2)协助老年人确认自己的动机、需要、兴趣、价值观和信念,激发其生活的欲望和热情。与老年人共同讨论维持健康的行为,确认健康行为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实现。鼓励老年人主动参与自我活动,有进步时给予正向的鼓励。

(3)指导家属和亲友参与增强促进健康的行为。协助老年人从其他方面获得支持资源,如支持团体、自助团体、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

六、护理评价

1.经过护理后,老年人对自己当前的情境有了客观的认识,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感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

2.经过护理后,老年人掌握了有效缓解焦虑恐惧情绪的方法,焦虑恐惧症状减轻。

3.经过护理后,老年人接受了自己身体的改变,开始执行新的应对措施,承担与角色相关的责任。

4. 经过护理后,老年人能正确评价自我,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5. 经过护理后,老年人自觉对生活情境和活动的控制力增加,能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6.经过护理后,老年人认识到疲乏的原因,采取减轻疲乏的措施,能维持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