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11204800000046

第46章 背景知识

一、认知与感知障碍的一般护理

(一)根据视力情况,帮助老年人制订生活计划

定期检测视力以确定视力下降的程度,明确视力减退对阅读、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1.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活动环境。环境中的物品位置相对固定,眼镜、放大镜等常用物品应放在固定的、便于他们拿取的地方。

2. 室内照明的灯光应柔和,避免直接的灯光及刺眼的强光。

3. 外出安全。指导老年人尽量白天外出,防止夜间外出因暗适应能力下降而发生意外。老年人在穿行马路时,为弥补视野的缺失,要左右多看几次再过人行横道线。要避免光线的突然变化,从亮处到暗处时,应等适应后再行走,以防发生意外。

4. 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酒,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和用眼过度。

5. 室内装修应避免色彩反差过大。老年人所看的报刊等印刷品,字体宜大且避免用蓝、绿、紫色为背景。

6.密切观察老年人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动态观察眼压变化。

7.验光配镜。根据老视的程度配戴老花镜,并注意及时调整或更换。

(二)听力下降的护理

评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程度,指导老年人家属,当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与别人交谈听不清讲话的内容或听电话感到费力时,就要及时到医院做听力的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要注意纠正常见的影响因素,如耵聍嵌顿。

(三)其他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

1.嗅、味觉功能减退。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应补偿嗅、味觉功能的不足。烹调时可加入葱、蒜、姜等调味品,以减少糖、盐的用量;注意食物颜色的搭配,以刺激食欲;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帮助食物与味蕾充分作用。

2. 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跌倒等意外。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条件的可配备预警室内烟雾浓度的报警装置,或使用自动熄火的安全灶具。指导老年人进行各种感觉刺激训练,弥补多种感觉功能的减退。

(四)用药指导

1.改善内耳微循环。如服用地巴唑、双嘧达莫(潘生丁)、都可喜、复方丹参片等药物。

2. 补充维生素类药物。如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锌等。

3. 中医药治疗。如内服益气汤等。

(五)心理护理

指导老年人持正确的享乐观,保持情绪稳定。要鼓励老年人维持原来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能力,平时应保持家庭和睦,与朋友、邻居相处互让互谅,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年性耳聋者语言听力比纯音听力减退明显,有音素退化现象,即听到了语言而不能理解其含义,有重振现象及耳鸣,使老年人非常苦恼。护士首先不要厌烦老年性耳聋患者,应耐心亲切地与之交谈,有文化者可以用文字交流,传递信息以防患者与社会隔离。指导家属给予帮助,理解老年人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家人的关爱和亲情可使老年人保持情绪愉快,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压抑感,增强生活乐趣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防止意外伤害的护理

衰老可导致感、知觉下降,动作反应时间延长,认知能力减退等,增加了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如跌伤、冻伤、烫伤、坠床等)的危险性。

(一)防跌倒

预防跌倒的关键措施是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加深对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协助加强感觉器官的作用(详见项目六)。

(二)防进食意外

老年人神经反射活动相对下降,吞咽肌群不协调可出现吞咽障碍;牙齿缺失导致咀嚼功能差;唾液分泌减少,不能充分咀嚼造成咽下困难、呛咳、哽噎等,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不知如何呼救,常可危及生命。因此,应做好老年人进食的护理。

1.进食前准备。饭前开窗通风,营造整洁的进餐环境。协助老年人洗手,清除口腔异味,排空膀胱,提醒老年人“准备就餐”,使其做好精神准备,提高食欲。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要选择易在口腔内移动、软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蛋羹、菜粥等,不宜给老年人年糕、汤团、荔枝、栗子之类易哽噎的食物。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食前可用大小适宜的冰块作均匀吞咽,诱发其吞咽动作。

2.进食时护理。进食时注意力集中。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应鼓励其自己进餐,家人给予必要的协助。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饮料;进稀食易呛咳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卧床的老年人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对面部偏瘫的老年人,食勺应从健侧放入,尽量送到舌根部。喂汤时,从唇边送入,不要从口正中直入,以免呛咳。每勺的食物量不要太多,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必要时备吸引器。

3. 进食后护理。进食后指导老年人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协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卧床老年人进食后不要马上翻身、叩背和吸痰,以防止食物反流。必要时准备吸引器。

(三)防坠床

床高度不超过50cm,有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栏。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床垫软硬度适中,避免过于松软造成翻身不便和坠床的危险。如果发现老年人睡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挡,必要时把老年人推向床中央,以防坠床摔伤。必要时用保护带约束。

(四)防烫伤

老年人感觉迟钝,对冷热感觉不灵敏,沐浴、热敷、使用热水袋时,应严格掌握温度及时间,以防烫伤。对于老年人在家里自己使用的设备,家属或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其使用方法,直到老年人熟练掌握为止。

(五)注意交通安全

老年人由于视力、听力下降,对交通信号识别困难,应对突然情况的反应能力较差,因此易发生交通事故。

老年人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听力较差者要配戴助听器,严重视力下降者要有人陪同。老年人单独外出活动时,家属应注意检查衣服、鞋帽等穿着是否适宜和需用物品是否齐备,并了解其去向、离去时间及预计回家时间,最好随身携带相关卡片,注明其姓名、亲属姓名及联系电话和地址。老年人外出活动时,可借助手推车或手杖协助行走,注意避开人多拥挤的高峰时间,以免人多冲撞而发生意外。

(六)防止交叉感染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注意预防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三、老年人眼部护理措施

(一)老年性白内障的保养措施

1. 冷水洗眼法。清晨起床后,坚持用冷水洗脸、洗眼。首先将双眼泡于冷水中l~2分钟,然后再用双手轻轻搓脸部及眼肌20~40次。

2.经常眨眼法。平时一有空就利用一睁一闭的眨眼来振奋、维护、润滑眼肌,同时用双手轻度搓揉眼睑,增进眼球的滋润;闭眼时竭力挺起肩,两眼紧闭一会儿再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3.热水敷眼法。每天晚上临睡前,用40~50℃的温热水洗脸。洗脸时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取出拧得半干,立即趁热敷在额头和双眼部位,头向上仰,两眼暂时轻闭,热敷1~2分钟,待温度降低后再拿水洗脸。

4.中药泡服法。用枸杞子、草决明各12g,以刚开的沸水泡好,当茶饮用,可收到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

(二)老年性青光眼的保养措施

1. 悦心养性。平时要心胸豁达,不生闷气,避免无谓的精神紧张,保持愉悦的心情。

2.起居有常。工作和学习不能太劳累,尤其要避免用眼疲劳。定时参加适度的娱乐活动,改善心肺功能,增加眼部血液供应,减少血中C O2 堆积。

3. 注意饮食。忌大蒜、洋葱、韭菜、生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和饮酒。茶水、牛奶、咖啡等饮料不能喝得太多,一般24小时进水量限制在2000 m l之内。多吃水果,少吃上火食品,切忌暴饮暴食。

4. 其他禁忌。忌长期低头工作和领口过紧,以减少眼部郁血;忌在黑暗处久留,以避免眼压升高;禁用阿托品、莨菪碱和颠茄等扩瞳药物。

(三)眼部手术的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1)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手术过程,使患者了解术前、术中、术后应注意及配合的事项。

(2)做好术前准备,做好眼部检查及全身检查。

(3)对自理缺陷的患者给予生活护理。

(4)病房应保持安静、清洁、通风,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5)由于老年眼疾病患者年龄大、视力差、行动不便,给患者带来了社交及心理障碍,故对应患者进行细致的关怀及心理护理,使其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手术。

2.手术后护理。

(1)卧位指导。患者术后卧于健侧,避免对患侧施压,以免伤害正在愈合的组织。

(2)生活护理。眼部术后患者常有自理缺陷,应给予生活护理。

(3)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有无头痛、眼痛、恶心等症状。

(4)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半流质饮食,禁烟酒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5)眼部护理。用消毒棉签和温开水清洁眼睛,指导患者术后戴眼罩。

(6)避免使眼压升高的各种因素。如咳嗽、举重物、屏气、下蹲、用力排便等。

(7)保持机体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四、老年人耳部护理措施

(一)老年性耳聋患者的饮食护理

1.限制脂肪的摄入。老年人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避免血脂升高而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烹调方法尽量选用炖、煮,避免炸、煎。

2.多食维生素类食物。缺乏维生素D时,其代谢衍生物钙化醇减少,内耳听觉细胞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同时维生素缺乏可致红细胞硬度增加,难以通过末梢微血管,导致听觉细胞缺氧缺锌,易发生老年性耳聋。因此,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铁、锌等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豆类、木耳、虾、蘑菇、各种绿叶蔬菜、萝卜、牡蛎等。

3.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尤其是青鱼。因为青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使呈胶状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从血管壁上游离出来,避免产生高脂血症,从而达到防治老年性耳聋的目的。

4.应戒烟禁酒,不喝浓茶、咖啡和其他刺激性食物。

(二)助听器的使用

1.配戴助听器的适应证。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经专业医生全面的检查,根据听力损害的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不可自行选购、随意配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一般情况下,中度至重度感觉神经性聋、精神及身体状况较好、语言分辨率较高的老年人适合配戴助听器。

2.配戴时间及调整。指导老年人掌握助听器的各种开关的功能。老年人配戴助听器有一个适应过程,约3~5个月。在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调小,使用2~3个月后再重新调整音调和各种控制装置。初戴助听器时,应每天先戴1~2小时,几天后逐渐延长配戴时间,而且上、下午应分开,待完全适应后再整天配戴。

3.对话训练。开始时,先在安静的环境中训练听自己的声音,适应后练习听电视或收音机播音员的讲话,逐步收听其他节目,然后训练对话。训练时,先在安静环境下一对一地进行,适应后可进入较多人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最后在嘈杂环境中练习听较多人说话。老年人的感觉功能下降常为多种因素并存,因此对话训练的时间较长,要帮助老年人消除急躁情绪。

(三)沟通技巧

1.评估听力。检查老年人听力下降的程度,了解与人沟通和语言交流的能力及方式。

2.指导家属与老年人正确沟通。沟通的环境宜安静,交谈前可抬起手或轻拍老年人以引起注意。交谈时语速放慢,重复讲,不高声喊叫,使用短句表达意思,避免用单个字回答。对老年人不理解的语言,应给予解释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原话。

3.必要时采用书面交谈或手势等非语言交流技巧。多用眼神或肢体语言交流,如说话时倾身向前,以表示对老年人的话题感兴趣;适时点头和夸大面部表情,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老年人交谈的欲望和增进理解交谈的内容。对视力较好的老年人,可借助写字板、字卡或其他辅器具与其交谈,或进行唇读训练辅助其理解等。

五、健康指导

(一)定期进行感觉功能检查

定期进行视觉功能、眼底和听力等检查,同时进行相关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正确评估老年人的感觉功能,帮助老年人制订生活计划。

(二)健康饮食行为指导

合理膳食,指导老年人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摄入有利于视听功能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E、D、B等。坚持“三低一高”(低糖、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骨头汤、豆制品、奶等。劝导老年人戒烟,限酒,避免或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避免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兴奋性或刺激性饮料和食物。

(三)生活行为指导

加强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健康的行为及规律的生活等。

(四)防止意外伤害

老年人常有不服老、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尤其对生活小事,愿意自己动手,这是老年人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心理。因此要多做卫生宣教,使老年人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和能力,了解老年人容易发生的意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安全意识,预测危险因素,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居家环境。

(五)指导老年人和家属正确使用眼药水

1.使用前要了解眼药水的性能、维持时间、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有无浑浊、沉淀、变色及超过有效期。滴药时用食指和拇指分开眼睑,嘱老年人眼睛向上看,将眼药水滴在下穹隆内。闭眼,再用食指和拇指提起上眼睑,使眼药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结膜腔内。注意滴药管不可触及角膜和巩膜。

2.注意眼药水的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老年人,但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心率<;60次/分的老年人不宜使用。滴药后必须压迫内眦角数分钟,防止药水进入泪小管吸收,影响循环、呼吸系统。缩瞳剂宜晚上临睡前使用,以免使用后出现视物模糊而影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