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11204800000037

第37章 知识拓展

一、老年人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

(一)呼吸系统

老年人鼻黏膜变薄,嗅觉功能减退;腺体萎缩,分泌功能减退;鼻黏膜的加温、加湿功能减退和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干燥,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老年人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萎缩,特别是腭扁桃体明显萎缩,所以容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老年人咽喉黏膜、肌肉退行性变或神经通路障碍时,容易出现吞咽功能失调,在进食流质时容易发生呛咳。老年人喉上皮角质化,软骨钙化,防御反应迟钝,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黏液腺的退行性变化,纤毛运动减弱,使清除呼吸道异物和痰的能力下降。老年人胸廓最显著的改变是胸廓呈“桶状”,整个胸廓活动受限,导致肺活量降低。老年人肺组织重量减轻,体积减小,硬度增大,弹性下降,肺泡腔变大,形成老年性肺气肿。随着年龄的增加,肺动脉壁相继出现肥厚、纤维化、透明化,肺静脉内膜硬化使肺血流量减少、肺动脉压力增高。老年人由于膈肌退变,肌纤维萎缩,肌力减退,吸气时膈肌下降幅度受限,导致肺通气量和肺活量降低,使呼吸功能减退。

(二)循环系统

老年人受心包膜下脂肪含量增加、心内膜增厚等因素影响,心脏大小并不比中青年人小,反而比青年人略大。老年人心肌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左心室肥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心室呈进行性增大,心肌逐渐纤维化,收缩力减退。老年人心脏瓣膜因硬化、纤维化、钙质沉积而增厚,柔韧性降低,活动度降低,瓣膜的开放与关闭受到影响,出现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形成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其中以主动脉瓣病变多见。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也会发生退行性变,易发生心律失常。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心律的变化。老年人的血管老化主要表现为动脉管壁胶原纤维增加,弹性纤维减少,钙质沉积,使管壁变硬、弹性减退、管腔缩小,导致外周阻力增加,使动脉血压波动过大,脏器血流量减少。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静脉回流缓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增高。

二、老年人运动系统的生理变化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骨骼和关节具有支持、保护,以及作为运动的杠杆作用。此外,肌肉的活动还可促进新陈代谢,骨组织还有造血和储存钙、磷的作用。

(一)肌肉

老年人骨骼肌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间液体增加,肌肉弹性下降,功能减退,易于疲劳。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占体重的比例亦随之下降,30岁的男性肌肉可占体重的42%~44%,而老年人的肌肉只占体重的24%~26%。

(二)骨骼

骨骼中有机物减少,无机盐增加。随着机体的老化,骨骼中有机物质,如骨胶原、骨黏蛋白等减少,无机盐如碳酸钙、磷酸钙等却增加。无机盐含量越高,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越低,因而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

(三)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以后的妇女。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有:① 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可刺激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因此女性40岁以后每年丢失骨量0 。25%~1%,绝经后3年内平均每年丢失2%~3%,这种状况约持续5~10年。性激素水平低下引起的骨量丢失主要影响四肢,女性四肢骨量的丢失占总丢失骨量的40%~50%,而男性约为30%。② 老年人户外活动不多,日照时间少,因而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量减少,同时老年人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入的维生素D的量也不足,这些均可加重骨质疏松。③ 沿骨长轴重力作用可刺激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而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这种功能减退,因此体育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

(四)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报道,50岁以上者患病率可达80%~85%,其中30%~40%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骨组织受到外力(如骨折)或病理性破坏(如类风湿关节炎)时,启动自身修复、增生功能。当关节损伤而受力不均时,某些部位受到的压力增高,出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钙、磷较多地被输送到这一部位,以增生的形式加强骨膜强度。随着人体老化而肌力下降、韧带松弛,原来由肌肉组织承担的重力部分转移到骨组织上,人体便代偿性地以增生的方式加强相应部位骨组织的承受能力。骨质增生易发生在静力作用时间较长、承受负荷较大的部位,故以颈椎、腰椎、膝关节、跟骨等处较为常见,而负荷较小的肋骨、尺骨、桡骨、指骨等处则不易发生骨质增生。

(五)骨皮质变薄

老年人还可发生骨萎缩,即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一般在45~50岁掌骨的骨皮质开始变薄,肋骨在70岁以后开始出现骨萎缩。在50~80岁期间,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骨皮质厚度减少5%,女性减少7%左右。

(六)椎间隙变窄

老年人椎间盘的水分和有机物质逐渐减少,椎间隙变窄,同时椎体逐渐出现骨质疏松,使椎体变薄,因而老年人身高下降,男性平均缩短 2 。25%,女性平均缩短2 。5%。基于同样的原因,老年人易患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症。

(七)关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关节的软骨、滑膜均可发生退行性改变。当关节的损耗超过关节软骨的再生修复能力时,则逐渐形成骨关节病。骨关节病严重者关节软骨可能完全损耗,活动时关节两端仅以骨面接触,因而出现磨损、增生,关节僵硬、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并发生变形。

能力训练

1 .李某,女性,68岁,每日饮浓茶。慢性腰痛7年,健康体检发现患有骨质疏松症。问:(1)骨质疏松症易产生什么后果?

(2)针对这位老年人的情况,制定健康指导方案。

2 .李某,男性,67岁,反复胸闷、气急、头晕1个月。询问病史:李某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晚上睡眠中突然出现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坐起片刻后,症状自行缓解,无其他特殊表现未进行治疗。近1个月来胸闷、气急症状加重,在日常活动后即可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头晕、乏力,来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8年,无其他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 。7℃,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2/94mmHg

(1)列出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

(2)制定该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