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11204800000035

第35章 背景知识

一、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

(一)临床特点

1.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① 劳力性呼吸困难;② 夜间阵发呼吸困难;③ 端坐呼吸。

2.心脏低排血量的表现。心力衰竭时身体各部肌肉的供血减少,能量代谢水平降低,不能为肌肉的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轻度心力衰竭时,由于代偿,特别是血流重分布效应可使脑血流仍保持在正常水平;但病情加重,代偿失调后,脑血流开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十分敏感,脑血流量下降,供氧不足,必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患者出现疲乏无力、失眠、头痛、烦躁不安、眩晕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嗜睡,甚至昏迷。导致上述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机制较为复杂,与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不足、酸中毒、钙超载及溶酶体酶漏出、神经细胞膜电位下降、神经递质合成紊乱、脑细胞水肿及脑细胞结构破坏有关。

3.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肺水肿,毛细血管压升高。当左心衰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肺毛细血管压急剧上升超过30mmHg(4kPa),代偿能力不足时,会发生肺水肿。此外,左心衰竭患者由于输液不当,导致肺血容量急剧增加,也可引起肺毛细血管压上升而加速肺水肿的发生。由于肺循环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导致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动脉PaO2下降,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渗入肺泡形成肺泡水肿。与此同时,肺泡内的水肿液可稀释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表面张力加大,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被吸入肺泡中,加重肺水肿。

4.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系统过度充盈,压力增高,内脏器官充血、水肿等。

(1)症状。由于各脏器慢性持续性淤血,患者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尿少、夜尿等症状。心衰时,由于心排出量下降,加上交感兴奋使肾动脉收缩,使肾血液灌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强,尿量减少。尿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功能状况,心功能改善时,尿量增加。

(2)体征。①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② 肝肿大;③ 水肿。

(二)病情观察

1.呼吸。老年人在心力衰竭早期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熟睡中憋醒。

2 .心率、心律。心力衰竭代偿时可出现心率加快,当心率在100次/分以上且与体温不一致时,预示早期心力衰竭表现。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因此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非常重要。首先应避免感染、缺氧、劳累、激动等诱发因素,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脉搏频率和节律变化,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并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3 .体重。下垂性水肿是右心衰竭的典型表现,体重增加达5kg后即出现凹陷性水肿,观察体重是否增加,是早期发现右心衰竭的有效方法。

4.颈静脉充盈,肝肿大压痛。此体征说明有颈静脉回流障碍,亦为右心衰竭的重要表现。

5.消化道与精神状态。当患者有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时,伴有头晕、乏力、烦躁、嗜睡,亦为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6.尿量。尿量的多少反映患者体液平衡及肾功能情况,且尿量的多少与水肿和感染的控制程度有关。

7 .用药观察。① 口服地高辛或注射洋地黄前应数脉搏、听心律,如脉搏小于60次/分应暂停给药,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注射速度宜慢,一般10~15分钟注射完毕,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听心率并记录,注意毒性反应的观察。在使用洋地黄治疗期间,应注意询问和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观察心电图情况,预防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② 应用利尿剂后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告知患者补钾的重要性,注意观察低钾与高钾的发生。③ 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正确按医嘱给药,平静状态下心率增加5~10次/分是患者发生低血容量的体征之一,应及时处理。给药时应从低速度、小剂量开始,注意观察有无出汗、胸闷、气急等不良反应。

二、老年人运动系统疾病的特点

(一)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骨组织纤维结构受损,骨矿物质成分、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的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老年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妇女。

1.临床特点。

(1)疼痛。最常见的是腰背疼痛,其次是膝关节、肩背部、手指、前臂等的疼痛。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原因是支持身体重量的脊椎骨发生骨质疏松后,椎体内部骨小梁变细,数量渐减少,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柱前倾,背屈加剧,形成驼背。

(3)骨折。骨折的危险度明显高于正常成人。骨折的好发部位是脊柱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股骨颈、肋骨、肱骨近段、骨盆等。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弯、驼背、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明显减少,老年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气急、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

2.辅助检查。

(1)骨密度检查。X线检查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预测骨折危险性、评估治疗效果均有很重要的意义。常用的方法有单光子股密度测量法、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法、定量CT 检查和定量超声测定。

(2)骨代谢生化指标。有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钙、血清磷、尿钙、尿磷的测定等。

(二)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非炎症性关节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所致。好发于膝、髋、脊柱和手指关节,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变形、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症状。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1.临床特点。① 疼痛;② 功能障碍;③ 畸形。

2.辅助检查。

(1)X线平片。受累关节晚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有时可见囊性改变,关节面硬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内游离骨片,骨刺形成。

(2)M RI。能发现早期的软骨病变,多见于半月板、韧带、椎间盘。

(3)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可以确诊,但损伤太大很少使用。

(三)骨折

骨折指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性的断裂。老年人骨折增多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症日趋加剧,行走的平衡能力下降、步态不稳、眩晕、易跌倒所致。

1.老年人骨折的特点。骨折发生率增加,容易导致多次多处骨折,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较慢,容易发生畸形愈合,并发症多。

2.老年人骨折常见的部位及表现。① 髋关节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表现为外伤后髋部疼痛、肿胀,下肢呈外旋畸形,大粗隆向上移位,活动功能受损,按压股三角区或叩击大粗隆可引起明显疼痛。②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3cm内的松质骨骨折。该部位是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的部位,多由于间接外力作用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外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的多型性骨折。③ 伸直型骨折(即Colles骨折):是人体最多见的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女性,因到地时腕部背伸手掌着地所致。④ 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由于摔倒时臀部先落地或腰椎外伤、搬运物品不当引起,严重者易致瘫痪。

(四)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性较多,好发部位依次为C5~6、C4~5、C6~7.临床将颈椎病分为四型,即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1.病因。

(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基本原因。

(2)先天性颈椎管狭窄是颈椎病的一个前置性因素。

(3)损伤。急性损伤可诱发或加重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慢性损伤可加速本病的发展过程,使症状提前发生。

2.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颈椎病。先有颈痛及颈部僵硬,可向肩部及上肢放射,上肢有沉重感,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上肢肌力和手握力减弱。检查:颈部肌痉挛,头歪向患侧,颈肩部压痛,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2)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以侧束、椎体束受压最明显,表现为四肢无力,手握力减退,精细活动失调,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样感觉,随着病情加重自上而下地发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3)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① 眩晕:是本病的主要症状;② 头痛,为发作性胀痛;③ 视觉障碍;④ 猝倒。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及耳鸣、听力下降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如头昏、眼花、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3.辅助检查。

(1)前屈旋颈试验。嘱老年患者颈部前屈,让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嘱老年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若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往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 Jackson 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称为Eaten试验;如牵拉的同时再作肢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的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5)X线检查。50 岁以上的男性、60 岁以上的女性约有 90%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在X线片上表现为椎间隙变窄、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下降,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为滑椎。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此时应摄颈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6)肌电图检查。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控制作用,在肌电图上可有阳性表现。

(7)CT 检查。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4.治疗。

(1)非手术治疗。原则是去除压迫因素,消炎止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法:① 颌枕带牵引:能解除肌肉痉挛,增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使嵌顿于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② 颈托和围领:用以限制颈椎的过度活动;③ 推拿按摩:可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④ 药物治疗:目前无治疗颈椎病的特效药物,主要作用是消除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或脊髓型颈椎病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者,适宜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可分前路、前外侧及后路三种。

三、老年人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和营养。以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尽量减少高脂、高糖食品的摄入,保持正常体重。及时补充含钙高、易吸收的食物,含钙高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大豆、豆制品、海带、虾米,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鱼肝油。同时要戒烟限酒,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

2.休息和活动。患有骨关节炎的老年人在急性发作期应制动、休息,缓解期宜动静结合,有规律而适宜的活动可有效预防关节功能的退化。肥胖的老年人更应坚持运动锻炼,减轻体重。

(二)减轻和缓解疼痛

对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老年人来说,减轻关节的负重和适当休息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措施,可适当利用助行器、手杖等站立和行走。局部理疗、按摩、洗热水澡可以促进肌肉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三)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病情,让其了解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坚持治疗和康复锻炼,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和康复。给予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

(四)用药护理

消炎镇痛药宜饭后服用,以免对胃肠道造成损害。用按摩、理疗等方法可缓解疼痛者可不服药。钙制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不要与绿色蔬菜一起服,同时多饮水。钙调节剂有降钙素、维生素D、雌激素等。用雌激素时要了解有无妇科肿瘤、心血管病,并进行半年一次的妇科检查和乳房检查。

(五)体位和功能锻炼

能运动的老年人每天应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因疼痛活动受限的老年人可进行关节活动,肌肉等长、等张收缩运动。因骨折固定的老年人,每小时活动身体数分钟,如甩臂、扭动足趾等,避免弯腰、负重,注意环境安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六)颈椎病护理

1 .保持有效的颌枕带牵引。牵引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头前屈15°左右,牵引重量4~6kg,每日1~2次,每次1小时;也可行持续牵引,每日6~8 小时,2周为一疗程。牵引过程中注意牵引效果和不良反应。脊髓型颈椎病一般不宜采用。

2.限制颈椎过度活动。选择合适的颈托或围领,并教会患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预防局部受压等。目前有充气式颈托,围好后根据需要可随时调节充盈度。

3.局部推拿按摩和理疗。应由专业人员操作。按摩手法要轻柔,一般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在推拿过程中注意患者反应。脊髓型颈椎病禁用此法。

4.药物治疗。目前治疗颈椎病无特效药物,一般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药及镇静类药物对症治疗,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只有在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及工作时才短期、相互交替使用。

5.日常护理。有颈椎病的老年人要纠正日常生活、休息、工作时头、颈、肩的不良姿势,保持颈部平直。睡眠时,保持颈、胸、腰部自然屈度,髋、膝部以略屈曲为佳。枕头以选择中间低两头高,透气性好,长度超过肩宽10~16cm,高度以头颈部压下后一拳头高为宜。加强功能锻炼,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期远视,缓解颈部肌肉的慢性劳损,预防颈椎病。

(七)增强自理能力

活动受限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受限程度,运用辅助器材保证和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如厕所、过道、楼梯、浴缸外要加用扶手和放置防滑垫等;对视力较差的老年人,在危险区域安装照明灯和不同颜色的指示标记,以保证的安全。

四、老年人跌倒的护理与防范

(一)观察病情

发现老年人跌倒后,询问跌倒时的情况并协助医生全面体检,以确定有无损伤、损伤的程度和类型,尽早处理。同时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等情况,若有异常立即配合抢救。

(二)对症护理

如有软组织损伤、疼痛、骨折等,给予相应的护理。

(三)心理护理

安慰、帮助老年人,使其对跌倒恐惧感减轻,鼓励老年人早期活动,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并发症。

(四)消除危险因素,减轻不良后果

指导老年人、家属及照顾者进行康复锻炼。教会老年人一些自我保护措施,如紧急呼救电话,跌倒后如何自救、起身等。

(五)针对内因的预防措施

1.预防视听觉减退所致的跌倒。居室内光线充足,应有足够的照明灯且开关易于触摸;避免用眼过度疲劳,看电视、读书报时间不宜过长;定期检查听力和清除耳垢,指导正确使用助听器;外出活动最好在白天,必要时有人陪伴。

2.预防平衡功能差所致的跌倒。对患有内耳眩晕症、小脑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所致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在医师的协助下,对其平衡能力进行评估,使用合适的辅具,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3.预防肌肉力量减退所致的跌倒。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可减少跌倒的发生。适合老年人锻炼的项目有步行、慢跑、太极拳、游泳、园艺等,还可有意识地增加腰腿部肌力的锻炼,如蹬自行车。

4.预防疾病所致的跌倒。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颈椎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了解发病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稳定血压,增强心功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变换体位时要慢。对有关节炎者应注意保暖,根据医嘱给予止痛、消炎治疗。对于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患者,除给予药物治疗延缓疾病外,还应有专人照顾。

5.预防药物所致的跌倒。服用镇静、催眠药的老年人应做好晚间护理,上床后再服药,以免上床前药物起作用而引起跌倒;睡前应将便器放于老年人易取处。应用降压、降糖及利尿药的老年人,应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教育老年人不乱用药,不滥用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针对外因的预防措施

1.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房间设施简洁、实用,家具摆放稳妥,卫生间紧邻卧室,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将便器放于其易取处。地面平整、不滑,通道宽敞、明亮、无障碍物。盥洗池、座便器、浴盆旁应有扶手,其周围地面应铺防滑地砖或铺有防滑垫。楼梯应设扶手,台阶高度适宜(一般不超15cm),上下台阶分明。睡床高度要适当,一般床垫面至地面的高度以45~48cm较适宜;床垫不宜太松软。

2.指导日常生活。对于有不服老或有不愿麻烦别人心理的老年人,要多做卫生宣教,做到量力而行。衣、裤、鞋穿着要合适,避免穿过长、过宽的衬衫、长裤、长裙,防止衣袖、裤脚、裙摆绊手绊脚而跌倒,穿、脱鞋、袜、裤时应坐着进行。行走、活动与变换体位时应有个准备过程,如上下床、便后起身、转身、上下楼梯、低头弯腰拾物的动作要慢。日常起居应遵守“三个30秒”的原则,即醒后躺30秒再起床,起床后坐30秒再站立,站立30秒后再行走。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危险性活动。高龄老年人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入厕、洗澡时需有人照顾,外出时要有人陪伴,活动不便者应借助安全的辅助器具,如轮椅、助行器、拐杖等。

五、老年人活动原则

(一)老年人活动能力评估

1.活动史。目前的活动程度,过去的活动习惯。

2.体检和评估。进行心血管、骨骼、神经系统检查,了解动作协调情况及步态,并评估活动对全身的影响。评估目前用药情况、现存活动能力、目前活动的耐受力,制定活动目标、活动量;评估活动前后情况、活动的耐受力、活动环境。

3.活动种类。日常生活活动、家务活动、职业活动、娱乐活动。

4.运动项目。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跳舞等。

5 .运动强度。运动后心率、自我感觉、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70 -年龄(身体健壮者180-年龄)。

(二)老年人运动强度观察方法

1.运动量适宜。运动后达到最适宜心率,3~5分钟内恢复之前心率。运动时全身热感,微出汗;运动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佳。

2.运动量过小。运动后3分钟内恢复运动前心率。运动时不发热,无出汗。

3 .运动量过大。运动后10分钟以上才恢复之前心率。运动后感觉疲劳、头晕、心悸、气促、食欲减退。

4.立即停止运动。出现严重胸闷、气喘、心绞痛、心率减慢、心律失常时。

(三)老年人活动原则

1.选择适宜。老年人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年龄、体质、运动基础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

2.循序渐进。老年人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使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不宜做过于激烈、急剧、迅速的活动。

3.持之以恒。坚持经常性、系统性、规律性的活动,日积月累才能发挥锻炼的最大功能。

4 .运动时间。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以下午、黄昏为宜。如在饭前锻炼,至少休息30分钟才能用餐;饭后不宜立即锻炼,至少饭后1 。5小时才可锻炼。

5.运动场所和环境。空气新鲜,地面平坦,环境幽雅。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夏季高温炎热要防中暑;冬季严寒冰冻要防感冒,早晨不宜太早,必要时可在室内锻炼。

6.自我监护。无论采取何种锻炼方式,只有运动量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才会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在锻炼时既要达到一定的量,又不能超过机体的负荷量,关键在于客观监测、自我感觉以及适宜的运动量。

(四)老年人运动注意事项

服饰宽松、舒适,鞋底有弹性、防滑,注意防止跌倒。运动前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运动后不应立即停下、蹲坐,不应立即洗热水澡。出现胸闷、气促、全身不适时,要及时就诊;患急性病时,暂时停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