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年护理技术
11204800000028

第28章 工作过程

一、护理评估

排泄是机体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未消化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指排便和排尿,包括老年人自觉的排泄功能状态,排泄时间、方式、量和质的改变或异常,以及轻泻剂或排泄控制辅助装置的使用情况。对排泄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排便和排尿的功能及模式,为制定预防排泄异常者的最佳健康促进方案和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一)交谈(病史询问)

1.排便形态。评估时注意老年人对日常排便形态和排便异常的危险因素的描述,如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活动少、使用影响肠功能的药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慢性疾病等。

(1)日常排便形态。询问老年人每日排便的次数,粪便的排泄量、颜色、性状,每次排便的时间,近来排便次数的变化;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出门旅行、作息时间改变、工作繁忙、陌生环境和如厕方式改变等,有助于对便秘的界定。每日排便的次数和时间因人而异,对便秘的界定有助于对老年人的排便形态做出准确评估。

(2)排便形态改变。询问老年人有无便秘的相关症状,如直肠胀满感、直肠胀痛、腹胀、腹痛、排便费力、排出羊粪状粪便或便中带血等;有无腹泻的相关症状,如腹痛、稀便、排便急迫感和粪便颜色改变等。

1)便秘:指以排便次数减少和排出干硬便为特征的正常排便习惯改变,常伴排便困难。

2)腹泻:指以排便次数增多和排出稀便为特征的正常排便习惯改变,粪便中可含未消化的食物、黏液或脓血等异常成分。

(3)自理行为。询问老年人预防或处理排便异常所采取的措施,如便秘时是否能保证充足水分及膳食纤维的摄取;是否规律锻炼以及锻炼模式、类型和频率;有无使用轻泻剂、肛栓或灌肠通便;了解所用通便剂的类型、使用频率和使用条件,判断其是否合理。

(4)健康危险因素。

1)疾病史:询问老年人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基础上,有无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观察老年人有无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及下肢水肿,有无胸痛、心悸、食欲不振和肝区胀痛等表现;询问有无影响排便形态的疾病史,如肠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脊柱损伤、脑血管意外、脑损伤及手术等;了解胃肠功能状况,如有无乳糖不耐症等。机体功能下降者易发生功能性排便失禁,如躯体移动障碍不能及时如厕、手指灵活性下降不能及时解衣等。

2)用药史:询问有无服用通便药、抗胆碱能药、麻醉剂或广谱抗生素。通便药可致腹泻,但长期使用会加重便秘;抗胆碱能药和麻醉剂可因抑制肠蠕动而引发便秘;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腹泻。

3)个人习惯:活动、饮食和睡眠习惯均可影响排便形态,是否排便时有看报纸或小说等习惯,有些老年人嗜好甜食、高脂高磷高蛋白少膳食纤维的饮食,易引起便秘,加重痔疮的病情。均衡饮食与足量的液体摄入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条件。当摄食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或摄入液体量不足等,均可引起排便困难。具有轻泻作用的李子、污染变质的食物及乳糖酶缺乏者饮用牛奶等能影响正常肠功能而导致腹泻。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蠕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询问老年人锻炼的类型、频率。长期卧床,缺乏活动的患者可因肌肉张力降低和肠蠕动减慢而导致排便困难。

2.排尿形态。询问老年人日常排尿状况,注意有无排尿异常、排尿异常的类型及其自理行为是否合理。

(1)日常排尿状况。询问老年人的排尿习惯,日间和夜间排尿的次数、排尿量、颜色、性状和每次排尿所需的时间。正常成人日间排尿4~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300ml。

(2)排尿状况改变。询问近来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等改变。对尿失禁患者应详细了解以下内容:① 尿失禁的病程;② 尿失禁发生的时间、频率,每次尿量;③ 有无促发因素,如不能及时如厕,认知障碍,喷嚏、咳嗽、大笑或提重物等使腹压骤增的因素,以及饮用酒精、咖啡等;④ 伴随症状、体征,如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排尿困难及血尿等。

1)尿频:指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增加,达10次以上。

2)尿急:指突然有强烈的尿意不能控制须立即排尿。

3)尿痛:指排尿时感膀胱区及尿道疼痛。

4)排尿困难:指排尿不畅,表现为排尿费力、排尿延迟、射力减弱、射程缩短、尿线变细或中断。

5)尿潴留:指膀胱胀满而尿液不能排出。

6)尿失禁: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自主地流出。

(3)自理行为。询问老年人预防或处理排尿异常所采取的措施。

1)液体的摄入:询问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及其种类,食物摄取量、出汗量等,评估出入液量是否平衡。尿失禁者不应减少摄水量,足够的尿量有利于维持膀胱肌张力,刺激排尿反射,并能稀释尿液,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和感染的机会。一般每天进水量应达到2000~2500ml。

2)活动与运动:询问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是否了解盆底肌训练并经常锻炼。通过盆底肌训练可增强盆底肌的支持作用和尿道括约肌的力量,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3)尿路感染的自我护理措施:询问老年人是否采用以下措施预防或处理尿路感染:① 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② 多食橘子等食物酸化尿液,抑制细菌生长;③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防止细菌进入尿道。

4)尿潴留的自我护理措施:询问老年人是否采用以下措施促进排尿:① 激发技术,即轻叩耻骨上区、摩擦大腿内侧、牵拉阴毛、按摩骶骨部或肛门等引发排尿;② 克雷德法,即用手按压膀胱区,使尿液流出。

5)尿失禁的自我护理措施:询问老年人是否采用以下自我护理的措施。不同类型尿失禁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常用的有:① 规定饮水时间、量和如厕时间;② 使用棉垫保持干燥;③ 间断性地自我导尿,排空膀胱;④ 进行盆底肌锻炼;⑤ 使用接尿器。

(4)健康危险因素。

1)疾病史:询问有无影响排尿的疾病史,如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膀胱或尿道肿瘤、尿道外伤、前列腺肥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活动受限等。

2)药物史:有无服用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镇静剂、利尿药及交感神经阻滞剂。抗胆碱能药和钙通道阻滞剂抑制膀胱收缩,可导致尿潴留和尿失禁;镇静剂降低机体的敏感性,易致功能性尿失禁;利尿药使尿量和排尿次数增多,并可引起尿急;交感神经阻滞剂使尿道括约肌松弛,可致压力性尿失禁。

3)个人习惯:多数老年人在潜意识里会有排尿时间的习惯,排尿的姿势、时间是否充裕以及环境是否合适,会影响排尿的完成。询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饮食的成分和结构对尿路结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如大量摄入动物蛋白,可增加上尿路结石形成的危险性;营养状况差,动物蛋白摄入过少时,容易形成膀胱结石;饮食中的其他成分,如脂肪、嘌呤、草酸、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会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饮水过少、喜欢静坐少动的老年人,尿液浓缩可促进结石形成。如果其他影响体液的因素不变,摄入量多,尿量就多。咖啡、茶和柚子汁具有利尿作用;摄入含水量多的水果、蔬菜等可使尿量增多;饮用含盐较高的饮料或食物则会造成水钠潴留,使尿量减少。询问老年人有无吸烟和饮酒的嗜好,因酒精可引起血管扩张,加重前列腺的肿胀,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气候变化也会有影响。

通过询问胡先生,了解其日常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每天饮黄酒约250 m l;已退休,喜欢在家静坐看报纸、电视新闻,很少外出活动,性格内向;前天家中有客人,因高兴而多饮了几杯酒,结果排尿困难加重。心理社会评估:胡先生平时不重视治疗,用药不规则,无医疗费用顾虑;只因长期排尿不畅和排尿困难,反复出现尿潴留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同时担心前列腺手术痛苦和效果不佳。

(二)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的检查。有无体温过高或过低,有无脉搏、呼吸加快,有无血压下降等。

2.一般状况。注意老年人的皮肤、营养、淋巴结、肌肉发育和骨骼等情况。

3.胸部检查。通过视、触、叩、听,观察老年人的胸廓、胸膜、肺功能和心功能情况。

4.腹部和下肢检查。检查老年人有无肝脏肿大、压痛,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腹泻老年人腹部听诊可有肠鸣音活跃或亢进,便秘老年人腹部触诊在左下腹可触及粪块。注意有无腹部膨隆,尿潴留时耻骨上区可触及圆形、张力较高的囊性物,不能推动,叩诊浊音。两下肢有无水肿等体征,是否对称。

5.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检查前列腺和精囊。前列腺肿大而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多见于老年人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大且有明显压痛,多见于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质硬、触及坚硬结节,可能为前列腺癌。精囊一般不易触及,精囊炎症时可有肿大、压痛。

6.肛门和直肠检查。嘱咐老年人取左侧卧位、膝胸位或仰卧位,直肠指诊检查肛管及直肠内壁,注意肛管内壁、直肠内壁的光滑度,有无压痛,黏膜是否光滑,有无肿块及波动感,了解肛门和直肠有无肛裂和感染,有无痔疮;必要时做肠镜检查,排除肿瘤及直肠息肉等病变。直肠指诊也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最简易和必须进行的检查方法,正常前列腺可扪及中央沟及两侧侧沟,手指能超过前列腺底部。

(三)心理—社会评估

注意询问老年人最近有无压力、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自卑、愤怒或抑郁,因压力可影响排便。心理因素是影响排便的重要因素,精神抑郁时,身体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少而导致便秘;而精神紧张、焦虑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加而致腹泻。排便异常是否干扰了老年人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睡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也会影响排尿,老年人在缺乏保护隐私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排尿。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化验,尿的量和性质的检查有助于排尿异常诊断。粪常规化验,粪的量和性质的检查有助于排便异常诊断。血糖、血脂水平和血液电解质等,可反映排泄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2.心电图检查。老年人可能伴有心功能减退,及时检查能发现伴随疾病。

3 .B超检查。前列腺肿大、质韧,尿道排尿部分受阻。

4 .X线检查。腹部平片检查可了解有无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肾盂造影可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功能结构,显示膀胱颈有无梗阻。残余尿检查是指测定排尿后膀胱内的剩余尿量,用于评估膀胱的排尿功能。

二、重点护理诊断

(一)排便失禁(bowel incontinence)

1.定义。老年人不能自主控制排便。

脊髓受伤的老年人,排便失禁与肛门括约肌随意控制障碍有关。要高度重视“排便失禁”的诊断。排便失禁的老年人常因排便功能的异常存在多种心理反应,例如尴尬、羞愧等;又因粪便对皮肤的刺激出现皮肤问题。

2.护理诊断依据。不能自主控制排便。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

1)肛门括约肌受损:见于糖尿病、肛门或直肠手术、肛门或直肠损伤。

2)认知障碍。

3)因慢性便秘或粪便嵌塞引起直肠过度扩张。

4)括约肌控制障碍:见于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症等。

5)粪便蓄积能力受损:见于炎性肠病、慢性直肠局部缺血。

(2)治疗因素。粪便蓄积功能障碍,见于结肠切除术、放射性直肠炎。

(3)情境因素。不能意识排便反射并作出反应,见于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等。

(二)便秘(constipation)

1.定义。每周排便次数不到2次和(或)粪便干硬。

2.护理诊断依据。

(1)主要依据。粪便干硬,每周排便不到3次,排便困难和排便时间延长。

(2)次要依据。肠鸣音减少,自诉肛门部胀满感和压力,排便时费力并感到疼痛,可触及肠内嵌塞粪块,感到粪便没有完全排空。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

1)神经刺激障碍,盆底部肌肉无力和不能活动:见于脊髓炎症、脊髓损伤、脊柱裂、痴呆、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

2)代谢率降低:见于垂体功能减退症、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3)对排便刺激的反应降低:见于情感障碍。

4)排便时疼痛:如痔、背部受伤。

5)因缺氧(心、肺疾病)造成的肠蠕动降低。

6)肛门括约肌不能松弛或肛门内压力过高:见于慢性劳损等。

(2)治疗因素。

1)与下列药物的副作用有关:抗酸剂(钙、铝)、铁、钡、铝、阿司匹林、噻嗪类利尿药、钙、抗胆碱能药、麻醉药(可待因、吗啡)、抗帕金森病药。

2)麻醉和手术操作对肠蠕动的影响。

3)习惯性使用轻泻剂。

4)放射造成的肠黏膜炎。

(3)情境因素。

1)肠蠕动减少:见于不能活动、妊娠、应激、缺乏锻炼等。

2)不规律的排便。

3)文化的或健康的信念。

4)缺乏保护隐私。

5)膳食中纤维素不足。

6)恐惧肛门疼痛或心区疼痛。

7)错误的评估。

8)液体摄入不足。

9)不能感知便意。

(三)感知性便秘(perceived constipation)

1.定义。老年人处于每天使用自己确定剂量的泻药或灌肠剂或肛门栓剂的状态,以确保每日排便。

2.护理诊断依据。

(1)期望每日排便,过度依赖泻药或灌肠剂或栓剂。

(2)期望每天在同一时间排便。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与错误的评价有关,见于强迫性精神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抑郁等。

(2)情境因素。与不正确的认知有关,见于文化信仰等。

(四)腹泻(diarrhea)

1.定义。频繁排出水样粪便或未成形粪便。

2.护理诊断依据。

(1)主要依据。松散的水样粪便和(或)排便次数增加(每日3次以上)。

(2)次要依据。急迫感,腹痛,肠鸣音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和粪便量增加。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

1)吸收不好或炎症:继发于胃炎、消化性溃疡、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结肠癌、结肠痉挛、乳糜泻(吸收不良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

2)与乳糖酶不足有关。

3)甲亢引起的肠蠕动增加。

4)倾倒综合征。

5)感染:继发于旋毛虫病、志贺杆菌性痢疾、痢疾、伤寒、霍乱、传染性肝炎、疟疾、小芽孢菌病、隐孢子虫等。

6)肝功能障碍引起的粪便中脂肪含量过多。

7)含氮废物水平过高(肾衰)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炎症或溃疡。

(2)治疗因素。

1)肠道手术造成的吸收不良或炎症。

2)下列药物的不良反应:甲状腺制剂、癌症化疗药、抗酸剂(氢氧化镁)、止痛药、泻药、西咪替丁、大便软化剂、硫酸铁、抗生素、抗病毒制剂等。

3)高溶解性的管道喂养。

(3)情境因素。

1)应激或焦虑。

2)刺激性食物(水果、谷糠麦片)。

3)旅游引起的饮食改变。

4)水中细菌含量变化。

5)老年人对一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没有免疫力。

6)咖啡因摄入量增加。

(五)排尿异常(impaired urinary elimination)

1.定义。排尿功能不全。

2.护理诊断依据。自诉或经历有排尿问题,例如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夜尿、遗尿、滴尿、膀胱膨胀、尿失禁、大量尿液残留。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

1)先天尿道异常引起的膀胱不能排尿。

2)膀胱容量下降或者对膀胱的刺激:见于感染、创伤、尿道炎、糖尿病或癌症。

3)膀胱发出的信息减少或者对这种信息的识别能力受损:见于脊髓损伤、脊髓肿瘤、脊髓感染,大脑损伤、脑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酒精性神经病变,帕金森病等。

(2)治疗因素。

1)前列腺切除术后或广泛盆腔手术引起的膀胱括约肌损伤。

2)诊断器械。

3)膀胱肌肉张力下降:见于全身或者脊髓麻醉;药物治疗(医源性),如抗组胺药、肾上腺素、抗胆碱能药、免疫抑制剂、利尿剂、镇静剂(如地西泮)、肌松药;留置导尿。

(3)情境因素。

1)盆底肌肉无力:见于肥胖或体重减轻、衰老、生育。

2)不能表达自己的排尿需要。

3)粪便嵌塞或长期便秘引起的膀胱出口阻塞。

4)脱水导致的膀胱肌张力降低。

5)对膀胱所发信息的注意力下降:见于抑郁、意识障碍。

6)上卫生间遇到的障碍:见于厕所太远、环境不熟悉、灯光暗淡、床太高或者有床栏杆。

7)不能及时如厕:见于活动障碍,咖啡因或酒精滥用。

(六)功能性尿失禁(functional incontinence)

1.定义。能及时到达卫生间而发生尿失禁。

2.护理诊断依据。在上厕所之前或上厕所途中发生尿失禁。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膀胱发出的信息减少或对这种信息的识别能力受损,见于脑损伤或脑肿瘤或颅内感染、脑血管意外、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酒精性神经病变、帕金森病、进行性痴呆。

(2)治疗因素。膀胱张力下降,见于使用以下药物:抗组胺药、肾上腺素、抗胆碱能药、镇静剂(如地西泮)、免疫抑制剂、利尿剂、肌松药。

(3)情境因素。

1)移动障碍。

2)对膀胱所发信息的注意力下降:见于抑郁、意识障碍、有意识地抑制(自我诱导的条件反射缺失)。

3)上厕所的环境障碍:见于距离厕所远、不熟悉环境、灯光暗淡、床太高或有床栏杆等。

(4)年龄因素。与老年人运动和感觉的功能减退或丧失有关。

(七)完全性尿失禁(total incontinence)

1.定义。膀胱没有充盈或没有意识到膀胱充盈出现的持续、不可预知的排尿状态。完全性尿失禁的护理诊断只有在排除了其他尿失禁后才使用。

2.护理诊断依据。

(1)主要依据。在膀胱没有充盈的情况下持续排尿,睡眠期间两次以上的遗尿,其他治疗难以控制尿失禁。

(2)次要依据。意识不到膀胱发出的要排尿的信息,意识不到尿失禁。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病理生理因素参考“排尿异常”。

(八)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

1.定义。膀胱过度充盈发生的无意识排尿(溢出性尿失禁)。粪便嵌塞、麻醉后等所致的急性尿潴留不推荐使用这一诊断。

2.护理诊断依据。

(1)主要依据。膀胱过度充盈(与急性的、可逆的病因无关),膀胱过度充盈伴随着少量、频繁排尿或者漏尿(溢出性尿失禁),残余尿量达100ml以上。

(2)次要依据。排尿之后感觉膀胱似乎还没排空。

3.护理诊断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

1)膀胱出口梗阻:见于前列腺肥大、会阴肿胀、输尿管疝、膀胱颈挛缩。

2)传入途径障碍或不当:见于脊髓损伤或脊髓肿瘤或脊髓感染、脑外伤或脑肿瘤或颅内感染、脑血管意外、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酒精性神经病变。

(2)治疗因素。膀胱出口受阻或传入途径障碍,由于以下药物治疗(医源性)引起:抗组胺药、茶碱类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抗胆碱能药。

(3)情境因素。

1)粪便嵌塞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

2)应激或不适引起的适应排尿导致的逼尿肌功能不全。

三、其他护理诊断

(一)有便秘的危险(risk for constipation)

很有可能处于使大肠郁积,导致很少排便和(或)粪便干硬的危险状态。

四、护理目标

(一)排便失禁的控制有效

老年人能每隔1~2天排出柔软成形的大便,能表述排便的有效方法,陈述日常饮水、进食的要求。

(二)便秘

老年人自述至少每隔2~3天能排便一次,能描述有效的排便方法,了解生活方式改变的原理。

(三)感知性便秘

老年人自述接受每2~3天排一次大便。能叙述产生便秘的原因,描述使用缓泻剂的危害;不需要定期使用缓泻剂。能在指导下增加饮食的纤维素、液体和参加日常生活锻炼。

(四)腹泻

老年人自述腹泻减轻。老年人能描述所知道的致病因素,了解干预措施的基本原理。

(五)排尿异常

老年人能控制排尿。老年人了解尿失禁的原因,说得出治疗的依据。

(六)功能性尿失禁

老年人自述没有发生或很少发生尿失禁。老年人家中的环境障碍减少,能使用适当的设备来帮助排尿、移动和穿衣。老年人能描述尿失禁的成因。

(七)完全性尿失禁

老年人能控制排尿。老年人能描述尿失禁的成因和治疗原理,了解每天需要摄入的液体量。

(八)尿潴留

老年人将取得其个人满意的干燥清洁状况和自主排尿。

五、重点护理措施

(一)排便失禁的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措施。评估以前排便的形态、饮食及生活方式。

2.确定目前神经状态、生理状况及功能水平。

3.为消除疾病制订适当的计划。

(1)计划5天连续训练的方案,训练每日排便,以养成排便习惯。

(2)计划每隔一天早晨或晚上训练的方案。

4.骶髓反射中枢正常的人。

(1)如果允许,采取床上直坐位或坐位。

(2)如果功能不允许(四肢瘫痪),取左侧卧位。用手指进行刺激(手套、润滑剂、食指,用于成人)。

(3)如果允许,使用辅助器具(如肛门刺激器)、升高便桶座高度、使用手套或润滑剂等。

5.指导排便技巧。上肢能动及腹肌神经支配正常的老年人,指导其掌握促进排便的技巧,如Valsalva法、向前弯腰、腹部按摩;如果允许,坐着用手撑压坐椅扶手,抬起身体。

6.骶髓反射中枢损害的人。

(1)制订每日排便计划,早上或晚上用手操作取出直肠内的粪便。

(2)如果允许,采取床上直坐或坐姿。

(3)适当地使用辅助器具,升高便桶座高度,使用手套及润滑剂。

(4)指导患者掌握排便的技巧。Valsalva法、向前弯腰、腹部按摩;如果允许,坐着用手撑压座椅扶手,抬起身体。

7.做好排便情况的记录,包括时间、大便性状、所使用的方法、不自主排便的次数。

8.使老年人了解摄入高纤维饮食和适量液体的重要性。

9.每次排便后要清洁肛周皮肤,涂药膏(如铝膏)以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如果皮肤有损伤,向临床护理专家及肛肠治疗师咨询。

10 .鼓励适合于老年人功能情况的身体活动和锻炼(如腹部运动、散步)。

11 .指导适当地使用粪便软化剂和进行肛门给药,并使老年人了解灌肠的危险。

12 .告知大便秘结及便秘的体征和症状。

(二)便秘的护理措施

1.讲解膳食平衡的重要性。

(1)列出有高容积性的食物,如带皮的新鲜水果、谷糠、干豆、坚果仁和瓜子、全麦面包及麦片、烹制过的水果和蔬菜、果汁。

(2)为了每日正常排便需要摄入大约800g水果和蔬菜(大约4块新鲜水果和一大盘生菜)。

(3)随着胃肠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谷糠摄入量(可以加在麦片、烤制食物中)。解释随谷糠摄入大量液体的重要性。

2 。液体摄入。鼓励每天至少要摄入2 L液体(8~10杯水,禁忌证除外)。每天喝咖啡限制在2~3杯。建议早餐前30分钟喝1杯温水,以刺激排便。

3.确定一个有规律的排便时间。如果可能,尽量使用坐便桶或坐便器,而不要使用便盆。帮助老年人采取正常的半蹲姿势,能有效地利用腹肌和重力的作用。

4.指导排便时轻柔按摩下腹的方法。告诉老年人对便意做出反应的重要性。

5 .如果出现粪便秘结,经肛门注入温矿物油,保留20~30 分钟,然后戴上润滑好的手套,捏碎硬结的粪便并取出碎块。注意观察迷走神经的刺激症状(头晕、脉搏缓慢)。

6.解释使用灌肠剂和非容积性缓泻剂的危害性。参阅“感知性便秘”。

7.解释正确使用容积性缓泻剂,用膳食纤维素补充治疗无效病例(如车前子亲水胶浆、甲基纤维素、聚卡波非)。

8.强调规律锻炼的必要性。建议散步。如果不能散步,教老年人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每次将一条腿屈膝抬高到胸前,每条腿抬10~20次,每天练习3~4次。教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从一侧翻身到另一侧,每次翻10~20次遍,每天练习6~10次。

9.指导老年人使用正确方法减轻直肠疼痛。

(1)在肛门处轻轻擦上润滑剂,以减轻排便产生的疼痛。

(2)冷敷局部,以减轻痒感。

(3)坐浴或在温水(43~46℃)浴缸内浸泡。

(4)通便剂或矿物油作为其他的辅助方法。

(5)向医生咨询关于局麻药和抗生素的使用。

10 .保护皮肤不受污染。

(1)评价肛门周围皮肤的情况。

(2)使用无刺激性的物品进行正确的清洁(如动作轻柔,排便后使用柔软的手纸)。

(3)建议排便后坐浴。

(4)轻轻擦上护肤剂或润滑剂。

11 .健康教育。

(1)教给如何防止产生肛门压力的方法(肛门压力造成痔)。

(2)避免排便时坐的时间过长和过分用力。

(3)软化粪便(如吃粗加工的食物、摄入大量液体)。

12 .护理措施要点。

(1)讨论老年人排便状态的不同(如:从每天3次到每周3次)。

(2)讨论可能造成便秘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麻醉药品、硫化铁、抗精神病药、铝和钙、抗酸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使用抗腹泻药)。

(三)感知性便秘的护理措施

1.与老年人谈论其排便形态和愿望。

2.向老年人耐心解释排便需2~3天一次,而不用每天一次。

3.解释经常使用泻药、灌肠剂或栓剂的害处: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造成核黄素、钙、镁、锌、钾的丢失,导致缺水,导致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吸收不良,造成腹泻、便秘交替,与其他药物(如利尿药、地高辛)可能发生反应。

4.讲解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参阅“便秘”)。

5 .鼓励每日至少摄入6~10杯水(禁忌证除外)。建议早饭前30分钟喝一杯温开水,以刺激排便。

6.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

7.强调有规律地进行锻炼的必要性。建议散步。如果不能散步,教老年人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每次将一条腿屈膝抬高到胸前(每条腿抬10~20次),每天练3~4次。教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从一侧翻身到另一侧(每次翻20~30遍),每天练习6~10次。

8.强调不用泻药、灌肠剂或栓剂,保持排便功能正常是可能的。

(四)腹泻的护理措施

1.评估致病因素。插管进食、乳制品不当或受污染的食物、食物过敏。

2.减轻腹泻。

(1)停止摄入固体食物。

(2)摄入澄清的液体,如果汁、佳得乐、肉汤。

(3)避免摄入乳制品、脂肪、高纤维食物(全麦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

(4)逐渐增加半固体及固体食物(饼干、酸乳酪、米饭、香蕉、苹果酱)。

3.增加液体摄入,以维持正常的尿比重。鼓励摄入高钾低糖的液体(如水、苹果汁、淡姜汁、酒)。注意防止摄入过热或过凉的液体。

4.向老年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解释防止疾病复发的措施。

5.如果与鼻饲有关,则:① 改变成持续滴注的鼻饲;② 如果出现胃肠不适的症状,放慢鼻饲速度;③ 如果是冷藏食品,在热水中加热至室温;④ 鼻饲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水分的摄入。

6.指导在他国旅游的注意事项。

(1)避免吃冷食、生菜、奶、鲜乳酪、冷盘及生菜酱。

(2)饮用碳酸饮料或瓶装饮料,避免加冰。

(3)新鲜水果和蔬菜要去皮。

(4)使用碱式水杨酸铋(如Pepto‐Bismol)对腹泻进行预防,向初级卫生保健提供者进行咨询,可在旅游期间及返回2天内使用碱式水杨酸铋30~60ml每日4次,避免服用含鸦片的抗腹泻药(如止泻宁、洛哌丁胺)。

7.解释如何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如洗手,适当地储存、烹调和处理食物或野餐中的食物)。

(五)排尿异常的护理措施

1.确定是否有急性成因。包括感染(如尿路感染、性病、淋病)、肾病、肾结石、药物作用、麻醉作用。如果急性成因确定,则转至泌尿科。

2.如果出现尿失禁,确定其类型。需要评估:

(1)排尿控制的既往史。

(2)尿失禁发作和持续时间(白天、黑夜、只在某时间)。

(3)尿失禁发生的因素。咳嗽、大笑、站立、床上翻身、延迟去卫生间、激动、离开卫生间、跑步。

(4)排尿的知觉。有、缺乏、减少。

(5)急迫尿意,仍有延迟排尿的能力。

(6)排尿之后的轻松感。完全轻松,膀胱排空之后仍有排尿的欲望。

3.运用评估资料,诊断尿失禁的类型。

(六)功能性尿失禁的护理措施

1.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如压力性、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尿潴留或者感染)。

2.具有职业治疗知识的医护人员访问患者住所,以评估家中卫生间的设施。评估感觉或认知障碍,评估运动或移动障碍。

3.减少环境障碍。

(1)妨碍物、光线和距离。

(2)高度适当的马桶和用于抓握的栏杆。

4.如果需要,在厕所和床之间的某个位置提供一个便器。

5.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每2小时、饭后和睡前提醒上厕所。

6.对于手功能受限的老年人。

(1)评估老年人换衣服的能力。宽松的衣服更便于老年人穿脱。

(2)必要时提供穿衣帮助。为坐轮椅的老年人提供黏扣式开合接缝、拉链锁扣,所有带拉链、搭扣的衣物都可采用黏扣式闭合式样。

7.针对老年人的护理措施要点。

(1)强调尿失禁并非是年老时不可避免的事件。

(2)解释不要因为害怕尿失禁而限制液体的摄入。

(3)说明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

(4)如需要,教其晚上到达厕所的容易方法,必要时考虑使用便器椅或尿壶。

(七)完全性尿失禁的护理措施

1.维持最佳水量。

(1)除非有禁忌证,增加摄入液体量2~3L/d。

(2)每隔2小时摄入液体一次。晚上7点以后减少摄入量,夜间只允许饮最少量的液体。

(3)减少饮用咖啡、茶、可乐、酒和葡萄汁,因为它们都有利尿作用。避免大量食用西红柿和橙汁,因为它们都可能使尿碱性增加。

2.维持适当营养。以保证至少每3天排一次大便。

3.促进排尿。

(1)确保排便时舒适而不受干扰。如果可能,用马桶取代便盆。如果可能,提供机会让男性站立排尿。

(2)帮助在便盆上的老年人弯曲膝盖和支撑其后背。教老年人排便姿势(坐在马桶上时身体向前弯曲)。

4.促进动机,以增强对排尿的控制。反复传递这样的信息:尿失禁可以治愈或者至少可以控制。

5.鼓励患者控制排尿。例如,鼓励穿体面的衣服,不鼓励使用便盆、护垫。

6.促进皮肤完整性。

(1)确定老年人是否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2)在尿失禁后,用清水冲洗并轻轻擦干局部。使用对会阴没有刺激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和酒精产品。可使用闭合性的保湿剂(羊毛脂、石油脂)。

7.评估患者参加膀胱功能再训练计划的潜力(认知、参加的意愿、改变行为的愿望)。提供治疗计划的依据,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提供确切的成功或失败的理由,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8.评估排尿形态。

(1)摄入液体的时间和数量,液体的种类。

(2)尿失禁的量。排尿量,包括有意和无意排尿。

(3)有无排尿的感觉。确定排尿前的某些活动(如坐立不安、叫喊、运动)。

(4)尿潴留量、残余尿量、激发排尿量。

9.安排摄入液体和排尿时间。如果需要,进行间歇性导尿。

10 。教患者和家属掌握间歇性导尿的知识和技巧,以便长期管理膀胱。

(1)解释导尿的理由。解释液体摄入和导尿频率的关系。

(2)解释定时排空膀胱的重要性,因为膀胱过度充盈有害(如容易感染、尿液潴留导致细菌滋生)。

11.指导防止尿路感染。

(1)鼓励定期、完全地排空膀胱。

(2)确保足够的液体摄入。

(3)保持尿液酸性,避免饮用柑橘类果汁、可乐和咖啡。

(4)监测尿液的pH值。

12 .指导患者监测尿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1)尿中黏液和沉淀物增加。尿中带血(血尿)。尿的颜色(正常为淡黄色的)或者气味改变。尿的性质改变。

(2)体温上升、寒战、颤抖,恶心或呕吐,尿液pH值增加。

(3)下腹痛、尿痛、尿急。频繁少量排尿或频繁少量尿失禁。腰部或肋腰部疼痛。

(4)脊髓损伤的患者痉挛增加。

13 .如果必要,在膀胱功能重建过程中寻求社区护士的帮助。

(八)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1.制订膀胱再训练或者膀胱重建计划(见“完全性尿失禁”的一般措施)。

2 .如果必要,教会患者收缩腹部或Valsalva动作。

(1)上身向大腿上前倾。

(2)如可能,收缩腹肌,并且绷紧或像分娩那样用力,用力的同时屏住呼吸(Valsalva动作)。

(3)继续绷紧腹部或屏住呼吸,直至排尿停止。停顿1 分钟,然后尽可能长地再绷紧腹部。继续做,直至再没有尿排出。

3 .如果必要,教会老年人Credé动作。将手平放(或握拳)放在脐下位置,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朝着耻骨弓的方向用力向下、向里挤压,重复6~7次,直至再没有尿排出。等几分钟后再重复,确保完全排尽尿液。

4.如果必要,教会患者肛门牵张动作。坐在便器或马桶上,躯体向大腿上前倾,一只手戴着手套放在臀部,把一或两根润滑过的手指插入肛门,分开手指或者朝后拉,轻轻地牵张肛门括约肌保持其扩张。像分娩那样用力并且排尿。牵张的过程中深吸一口气并且屏住呼吸(Valsalva动作)。放松,然后再重复这一过程,直至膀胱排空。

5.指导老年人尝试三种方法或者三种合用,以确定哪种方法能最有效地排空膀胱。

6.在出入液量记录单上提示使用哪种方法诱导排尿。

7 .排空膀胱后,监测膀胱内的残余尿;如果残余尿超过100 m l,需要间歇性导尿。

六、护理评价

有无便意,每天排便次数,饮食与排便的关系;排便的自控能力,失控程度;有无手术、产伤、外伤史、病程及治疗经过;有无排尿异常;肛周皮肤情况;自我护理的能力;家属的关爱和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