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百科全书
11204000000055

第55章 婴儿腹泻(1)

哪些原因易引起婴儿腹泻

除了感冒外,幼儿最常见的疾病是腹泻。

腹泻多发生在2岁以下幼儿,其中1岁以下占半数,所以又叫婴儿腹泻。致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胃酸及抗体较低,消化酶分泌较少;另一方面,婴儿生长速度快,需要营养多,胃肠负担重。

2.感染因素:病菌通过被污染的食物、食具、手等进入消化道,或从身体其他系统的感染扩散到消化道,引起肠胃炎。

3.非感染因素:如饮食因素,喂养不当。个别婴儿对牛奶不适应,开始喂牛奶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可改用其他替代品,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少、口渴吃奶过多,均会增加胃肠负担。

如何防治婴儿腹泻

平时注意婴儿腹部保暖,天热时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婴儿腹泻时应注意症状,区分轻重。如是肠胃炎,一般疗法便足够,腹泻严重者需禁食半天或一天,由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及热能。抵抗力较弱的幼儿,如3个月以下的婴儿或需服用抗生素者,应慎防受沙门氏菌感染而患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婴儿患慢性腹泻时,可以改用不含乳糖的止泻奶粉。

如何防治幼儿腹痛

腹痛是幼儿常见症状。一向身体状况良好的孩童突然腹痛,并且持续不止,就须认真对待。如果孩子的腹部一触即痛时,应立即请医生诊治。尽管如此,多数幼儿的腹痛并非严重疾病所致,往往尚未查明原因,腹痛已经消失。每10个患过腹痛的孩子中,大约有1个可能会一再腹痛,但是能够找出病因的不到10%。如果孩子精力充沛,体重增加令人满意,就不存在腹部的疾患。多数患病幼儿的腹痛发生在中腹部肚脐周围,如果发生在腹外周,即左右腹或上下腹,则表示多为机体有疾患。

以急性盲肠炎为例,20%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临床病例变化多端,其中典型的腹痛先在上腹部,后移至右下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若延误时机,不及时动手术,盲肠破裂并发腹膜炎。因此一有怀疑,就必须作检查。

急性肠炎也会引起腹痛,此症常伴随上吐下泻、发热、食欲不振、脱水等现象。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腹部疼痛,是由生活紧张引起,尤其在考试前容易发生。另外,饥饿时也明显有腹痛现象,严重时可见黑色大便,一般可通过胃镜检查进行诊断。此外,便秘、肠套叠也会引起腹痛。

如何处理幼儿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出时感觉疼痛,甚至排便困难的状况。

大多数幼儿每天排便一次,有的一星期只有3~5次,但只要粪便较软,仍属正常;如果每星期只有1~2次则属异常。以下是造成幼儿便秘的原因:

1.饮食问题:3~6岁的孩子以米饭为主,不再以牛奶为重。但不少孩子只吃鱼肉,不吃蔬菜水果,以致体内纤维质缺乏,还缺少水分或其他液体,因此肠胃蠕动机能不正常。容易便秘。

2.心理障碍问题:2~3岁幼儿开始进行排便训练,家长要求孩子按指定次数大便,反而造成心理压力,由于孩子害怕“做不好”、对被迫去洗手间反感;年长一点时,又因贪玩或别的原因而忍住大便,结果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甚至因肛门皮肤撕裂而疼痛,使幼儿更加害怕大便。

3.疾病引起的问题:如果某种疾病引起食欲不振或活动力减弱,可能打乱孩子正常排便规律而引起便秘。

防治便秘的办法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进行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何防治幼儿感冒

感冒、发热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医学上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的一般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发热、咳嗽、浑身酸痛、嗜睡、食欲减退。轻度感冒可持续1周,严重的可达数周。

其中最令父母不安的是发热,所谓“幼儿发热,父母发慌”。有些父母甚至担心发热会把幼儿的脑袋烧坏。其实发热本身并不可怕,反而是一个警讯,提醒父母要注意幼儿生病了。况且发热不会烧坏脑袋。

幼儿的体温确实需要经常注意,简单的办法就是量体温。正常的体温是37℃,肛温在38℃、口温在37.5℃、液温在37℃以上,才算发热。幼儿易发高热,可高达37℃~40℃。有部分婴儿在发热初期由于突然高热而出现抽筋。有时发热不退,症状加重,上呼吸道感染在下呼吸道或向周围蔓延,会引起并发症如中耳炎。

一般情况下感冒,可让幼儿多喝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时以冷水或冰水毛巾湿敷前额或擦身,并口服退烧药。有过高热抽筋病史的幼儿,医生可能还要加用苯巴比妥以防抽筋。

幼儿扁桃腺炎

什么是幼儿扁桃腺炎

扁桃腺属于淋巴组织,呈环状,包围着咽头,把守着呼吸道和消化的入口,是人体抵抗病菌的第一道防线。

张开嘴巴即可见到扁桃腺,外观像草莓,有许多隐窝,常有食物残渣留在窝内,致使细菌滋生,尤其是儿童很容易患扁桃腺炎。致病的细菌以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杆菌。

患急性扁桃腺炎的儿童会发高热、喉咙痛、畏寒、扁桃腺充血、发红并肿大,上面附着一些黄白色的点状渗出物。扁桃腺炎反复发作会影响到呼吸及吞咽,其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疡、呼吸道阻塞,有些幼儿还可能会患急性中耳炎、急性风湿热、肾丝球性肾脏炎。

如何处理幼儿扁桃腺炎

细菌性扁桃腺炎须以抗生素来治疗,多数医生爱用青霉素,3~5日为1个疗程。3岁以上幼儿如反复感染扁桃腺炎,或有过风湿病、肾炎病史,需延长使用青霉素7~10天或更长时间。

当病症转为慢性或有并发症,如睡眠时窒息症候群之时,可考虑切除扁桃腺以绝后患。一般而言,一年发作5次以上,或引起肾病、心脏病、风湿热、扁桃腺过于肥大而引致呼吸不畅,应考虑以手术切除。切除后,其他淋巴组织会发挥抵御病菌的作用。

幼儿支气管炎

什么是幼儿支气管炎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症包括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但也有原发性的。

气管、支气管常常同时感染,简称支气管炎。病发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接着发生持续干咳,1~2天后有痰声。婴儿不会将痰吐出,多是再吞入胃;年龄较长的幼儿会吐痰,同时伴有胸痛或气促。

如何处理幼儿支气管炎

儿科门诊中,此种病相当常见,一般治疗方法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同。根据医生的处方,5岁以上幼儿因干咳而影响睡眠时,可服咳必清;如果痰多,除多喂开水外,可用祛痰止咳药水;体弱婴儿或怀疑并发肺炎时,可加用磺胺类药物或注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幼儿患急性支气管炎时,医生会根据病情治疗。以下几种情形下,医生会建议患儿住院:一是有先天性心脏病;二是神经方面异常者,如脑性麻痹患者;三是年龄较小,如小于3个月的婴儿;四是屡次复发,临床症状严重;五是有并发症出现,如肺炎、中耳炎。入院后,使用氧气帐是较佳的治疗办法。

如何防治幼儿肺炎

肺炎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不但容易复发,也是在婴儿期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肺炎多数是因上呼吸道发炎而引起的,如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也可能由支气管炎引起。患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时,身体抵抗力较差,容易并发肺炎。

肺炎有6大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脸部青紫和肺部湿罗音。

年龄较大的孩子比较容易罹患大叶性肺炎,即其中一个或多个肺叶会被肺炎球菌所感染。3个月以下的婴儿容易患一种披衣菌肺炎,一般通过黏膜、结膜、上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新生儿可经母亲产道感染。临床可见咳嗽、肺部听诊有喘鸣声,此病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很少有发热现象,所以又称为无热性肺炎。由于症状不像一般肺炎严重及显著,容易被父母忽略,多数是因为听到喘鸣声才送院治疗。因此,对于3个月以下婴儿不发热,而且发出喘鸣声,须有高度警觉性。

中耳炎

什么是中耳炎

幼儿由于咽管短而平坦,当上呼吸道受到感染时,常并发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儿科病之一。此病主要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副鼻窦炎、腺样体增殖症引发,临床症状是耳痛、发热、耳漏、耳闭塞感或听力下降,如检查鼓膜,可见鼓膜发红、肿胀,严重者中耳渗出液会变成脓性黏液;如果肿胀厉害,鼓膜会自然破裂而排脓。

如何处理幼儿中耳炎

治疗中耳炎,一般须服用抗生素10~14天,治疗无效或有耳漏现象者,可做细菌培养,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急性脓性中耳炎者,鼓膜呈现严重的发红及肿胀,可做鼓膜切开手术,鼓膜穿孔排脓后会比自然破裂更容易愈合,而中耳的脓引流出去后,耳痛及发烧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部分幼儿在急性期治疗不当、延迟就医或反复发作,可能演变成慢性中耳炎或持续性浆液性中耳炎。少数免疫力差的幼儿可能并发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

浆液性中耳炎是指患儿中耳有积液,会影响鼓膜震动和声波传入内耳的效果,造成听力下降。如果经过治疗,中耳积液持续3个月,医生可能建议装置中耳通气管引流,以免造成永久性听力伤害。

如何处理幼儿流鼻涕

在气候变换的季节里,幼儿流鼻涕是最常见的现象。父母最关心的是需要接受治疗吗?鼻涕要不要擤出来或找医生吸出来?它会不会断根或变成鼻窦炎?

鼻腔是呼吸的通道,其特殊构造能对空气起过滤、加温、加湿等作用。因天气变换或其他因素而引起的幼儿流鼻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副鼻窦炎及腺样体增生等。以下是幼儿常患的鼻病:

1.过敏性鼻炎:此病源自父母先天的体质,加上环境因素,使体内产生过敏反应,发生在肺部为气喘,发生在鼻腔内为过敏性鼻炎。过敏的季节多是花开的春天或天气转凉的秋天。治疗此病一般以抗组织胺这类药物为主,严重者须用类固醇,口服或喷鼻剂均可。

2.急性鼻炎:感冒时,由于婴儿的鼻黏膜对细菌及病毒的抵抗力极弱,故容易发炎。鼻黏膜红肿,鼻涕由初期水样演变至后期的黏液性或脓液性。患儿鼻塞,多改用口呼吸,治疗方法以治感冒为本。

3.副鼻窦炎:此病多是短暂、急性或是反复急性。幼儿多患急性炎症,很少像成人那样变成慢性副鼻窦炎。

幼儿一般不会自己擤鼻涕,除了找医生抽吸引流外,也可以买一种“吸鼻器”,按照说明的指示把幼儿鼻腔内分泌物吸出。

尿布疹

尿布疹是十分常见的婴儿皮肤病。顾名思义,此病因尿布而引起。

人的阴部处于隐蔽、不通气的环境,婴儿包上防漏的尿布后,生殖器、屁股、大腿内侧上方的皮肤更处于长期湿热之中,加上尿液、粪便等排泄物经细菌分解,会产生大量阿摩尼亚等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物质,尿布疹由此而产生。少数婴儿对尿布所含荧光剂或材料过敏,也会形成尿布疹。

尿布疹的外观是细小红点融合的小斑块,上有轻微的脱皮。父母如果不勤于替婴儿更换尿布或作适当的清洁护理,可能会使尿布疹恶化成糜烂状态,甚至流水流脓,使整个屁股红遍,此时极易并发细菌或霉菌感染。其中以皮肤念珠菌最为常见。婴儿由尿布疹感染念珠菌后,如不迅速诊治,病灶会迅速蔓延到胸、背、腋下、颈部等皮肤,婴儿更加痕痒,烦躁不安、食欲不振。

如何防治幼儿尿布疹

对尿布疹的防治,最重要的是要勤换尿布,保持阴部、屁股、大腿等部位干爽。使用药物以较弱的类固醇软膏为主,不过效果较慢,但婴儿皮肤娇嫩,如果使用较强的类固醇药膏可能使皮肤萎缩。

幼儿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6个月后的幼儿。

幼儿受麻疹病毒传染后,经10~12天的潜伏期,便会进入前骡期(约3~4天),表现为发热、眼睑发红、结膜充血、流涕咳嗽;然后在口颊黏膜处可见粒状黄白小点,这是麻疹早期特有的口腔黏膜疹。1~2天后进入出疹期(约3~5天)。疹子先现于耳后,再扩散至额、颈、胸膜及四肢。疹子呈淡红色,有些会凸起;开始时疹子较稀疏,后逐渐厚密,有些地方融成一片。

如何防治幼儿麻疹

出疹时体温增高,可高达40℃;这期间应多喂水及易消化的食物,但高热时给的退热药不要用足量,以免因热度突然下降而导致疹出不齐、出了又退或变为出血疹。一般疹子出后由淡红转为暗红,依出疹时间顺序消退,体温逐渐下降,这是恢复期。整个过程约10~14天。如果麻疹出齐后热度不下降、咳嗽加重、气促,便是麻疹并发症肺炎,这很常见,也是麻疹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风俗习惯,幼儿患麻疹应戒口百日,但这样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患麻疹后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目前麻疹疫苗普遍应用,已能有效控制麻疹病的发生。

如何处理幼儿水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接触传染。潜伏期约2周,发疹的顺序为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红痢,变化很快,新旧疹子可以同时存在,所以称为“四世同堂”或“百世同堂”,这是水痘的特点。症状是初起有很多细小的红色疹(斑疹)出现在身体躯干、头皮、脸,后向四肢扩散,严重者连口腔、阴道、尿道的黏膜也会出现水痘。其后斑疹中央凸出成斑后疹,数小时之内变成椭圆形,大小不一,开始为晶莹,后变为混浊的水滴状(水泡疹),周围绕以红圈,患者有痒感。1~3天后,水泡、脓胞变干,然后结痂,变为痂疹。

幼儿患水痘会伴有发热现象,但一般热度不高,约38℃左右,可持续4天,白血球不会上升。但是免疫力不全的幼儿,例如患白血病,又得水痘,可发热至40℃,死亡率高达20%。

因此病令患者感到十分痕痒,易抓破水泡,可口服抗组织胺或局部涂擦痱子膏止痒。应替幼儿把指甲剪短,洗澡水温度不可太烫。此外,发热时不可使用阿斯匹灵的退烧药,以免引起并发症,主要是雷氏症候群。

患过一次水痘,即可终身免疫。

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10岁的幼儿。因皮肤呈弥漫性猩红色,故称为猩红热。

猩红热是因链球菌感染而发病的。潜伏期平均是3天左右,患儿往往会突然发热、呕吐、头痛、咽喉痛、胃寒及肚子痛。发病后12~18小时内会出现点状细小红疹,先在腋下、脖子出现,很快蔓延全身,脸上较少见点状红疹,但前额及双颊会泛潮红,使嘴巴四周看起来较苍白。此种红疹,指压下去会褪色变白,触摸时感到粗糙,像沙皮纸。患儿舌头红肿,似草莓表面明显突起,因此又叫“草莓舌”。1周后,身上红疹慢慢消褪,从脸上到躯干及四肢均会有脱皮现象。

如何处理猩红热

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红热,一般的治疗药物是青霉素,连用10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改用“合成头孢菌素类”。发病期间,除以此类药物治疗外,还须有其他治疗,因为部分患儿2~3周后可能会发生肾炎、风湿热等。链球菌感染早期的合并症有中耳炎、肺炎、淋巴腺炎、鼻窦炎、败血症等;晚期有风湿热及急性肾炎。

幼儿玫瑰疹

什么是幼儿玫瑰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