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百科全书
11204000000049

第49章 3岁儿的抚育(8)

在正式开始训练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父母要确保孩子有一个使用方便的便盆,因为孩子在大小便时不易保持平衡。应为孩子准备很多内裤,大约10条左右。这样就可以应付许多意外弄脏内裤的情况。同时,洗这么多内裤比一次只洗二三条内裤经济得多。孩子的内裤不应太大或太小,使孩子能很容易地将内裤脱过臀部及大腿根部但又不致于掉下来。

当孩子需要使用厕所时,父母必须让孩子自己独立做每一件事情。而且通常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食物来鼓励他们多上厕所(注意避免吃任何易引起腹泻或腹痛的果汁)。当父母小便时让孩子注意听一听,来帮助孩子了解上厕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训练有助于使孩子直观地明白在厕所里大小便与在便盆上大小便是一回事。

一开始应该教男孩坐下来小便而不应站着撒尿。否则,一听到响声或受到惊吓,他们常常会把浴室弄得到处都是小便。

在入厕训练结束后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孩子偶有一次反复,这是预料中的事,与入厕训练的方法无关。许多孩子在6或7岁之前仍有许多麻烦事发生。3岁以下的儿童夜尿多或尿床(遗尿),应该是意料中的事,与入厕训练无关。孩子并非故意要弄湿他们的床,因此不应该因为尿床而责骂他们。

大多数孩子在大便后不能擦干净他们的肛门,尤其是在大便稀软的情况下,对很多孩子来说,这种情况要到4岁才会得到改善。如果你的孩子排便困难或便秘,甚至便后喊大腿酸痛,你就应该考虑每天饮食中给予更多的植物纤维或粗粮。在入厕训练中,没有比小孩便秘引起的麻烦更糟的了。如果孩子经常便秘或排便困难,你就应该在进行入厕训练前带小孩找医生看一看。

给孩子多吃芝麻酱

我国营养学家提倡孩子多吃芝麻酱,因为芝麻酱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经济易得。芝麻酱是高蛋白、高钙、高铁的食物,每100克芝麻酱中,含20克蛋白质,而猪瘦肉中才含16.7克,鸡蛋才含14.7克。每100克芝麻酱中含钙870毫克,猪肉中含11毫克,蛋是55毫克,豆腐是200毫克。每100克芝麻酱中含铁58毫克,鸡蛋是7毫克,猪肝是25毫克。

芝麻酱可以做糖包的馅,可以烙芝麻酱火烧、糖饼、做花卷;也可以拌凉菜。如果孩子喜欢吃,用芝麻酱拌上白糖每日吃几小匙也很好。另外市售的威夫饼干不要夹巧克力的,去买夹芝麻酱的,也很好。

纠正孩子用口呼吸

有的孩子以口呼吸,易感冒,易患咽炎。

呼吸应通过鼻子来完成,鼻腔有温暖、润湿和洁净空气的作用,保护呼吸道。不论严冬还是盛夏,空气经过鼻腔到达肺里,都可接近体温。鼻腔黏膜上皮有许多腺体,它们不断分泌液体,成人24小时鼻腔捧出的液体达1000多毫升,使吸入的空气湿度保持在75%。鼻毛不断地将阻挡住的灰尘、细菌推向口腔,鼻中还分泌溶解细菌的酶,增强了鼻腔的防病功能。

如果孩子用口呼吸,不仅鼻腔的作用用不上,而且会唇干舌燥,咽干,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孩子用口呼吸,有的是坏习惯,有的是因为疾病,如鼻腔或副鼻窦炎症、慢性扁桃体炎、增殖腺肥大等。如果幼儿时不及时治疗这些病,纠正孩子用口呼吸,长期下去,孩子容易长成张口或上唇短向上翘或露齿的面容。

因此,如果孩子用口呼吸,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耳鼻喉科检查。

保护皮肤,从小做起

皮肤覆盖着人的整个身体,是人的门面,也是人体抵抗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一个人从小到大,经历千千万万个日子,皮肤保护着身体,功劳可大了。不管什么部位受到损伤,首先被伤害的是皮肤。外出时日晒风吹,遮掩身体的又是皮肤。一个人从小到大到老,皮肤从鲜嫩而趋向衰老,如果不爱护皮肤,不能从小就注意皮肤的保养,那么,皮肤就会过早地衰老,看上去人就比实际年龄要大,也就是说,过早地衰老了。

应当怎样保护皮肤呢?

首先,要保持皮肤的干净、清洁。每天洗脸,经常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有的人做过试验,用清水冲手可以冲掉手上的细菌,效果与用消毒水泡手相差不明显。所以我们在洗手时应该多冲一会。

洗澡既能保持皮肤的清洁,又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因此。孩子应该养成每星期洗澡1~2次的习惯。洗澡时不要使含碱量大的肥皂,只需要使用含碱量小的香皂,婴儿洗澡既能保持皮肤的清洁,又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因为小孩子的皮肤嫩,碱大了会刺激皮肤,同时碱大了会降低皮肤的酸性,有利于细菌繁殖。值得注意的是,用过浴液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合理的营养是皮肤保持健康的重要保证。孩子应该做到不挑食,多吃瘦肉、牛奶、鸡蛋、青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营养和维生素的新鲜食品,以保证自己的皮肤得到充足的营养。

足够的阳光有增加皮肤健康、杀死细菌的功效。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手人体骨骼的正常发育,紫外线还能刺激血液再生,使血红蛋白升高,使皮肤红润。此外,紫外线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孩子应该经常到室外活动,锻炼身体。合理的日光照射可以使人体魄强壮,皮肤健康。

看电视时应注意什么

看电视是孩子生活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看电视可以学到许多知识,但如果观看不当,会给眼睛造成负担,引起眼部疾患,因此在看电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观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距离

让父母将电视置于光线较柔和的地方,位置放的不要太高或太低。电视机的屏障中心最好与视线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由于在看电视时眼部肌肉是处于紧张状态,眼睛和电视机要保持一定距离,以电视屏幕对角线的4~6倍为适。观看时应坐在屏幕的正前方,斜看角度不应大于45度。

2.看电视时,室内光线不要太暗

有人喜欢看电视时把屋里的灯都关掉,这样使屏幕的亮度和周围的黑暗形成较大反差,长时间观看造成眼睛疲劳。相反,如房间灯光很亮,图像就显得灰暗,而且也看不清楚。因此看电视时,屋子里的光线不要太暗,也不要太亮,可以在屋子里开一盏柔和的小灯,这样眼睛就不容易疲劳。

3.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

儿童看电视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就要到别处转一转,喝点水,上厕所或站在窗前向外眺望一会后再看,也可以利用放广告节目时,闭目养神,使眼睛得到一定时间的休息。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视力是多少

眼科医生非常强调在孩子3~4岁时做一次视力检查,这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发现晚了治疗起来的也就比较困难。

有个名叫李菲的孩子,今年3岁半,他妈妈发现他视力不太好,带他来查视力,双眼结果均为0.8,眼底、眼球均正常。所以医生说孩子的眼睛很好没问题。李菲的妈妈很纳闷,心想0.8的视力还说没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要从眼球发育谈起。刚出生的孩子,眼球的前后径比较短,为远视眼,视力发育未成熟,随着年龄的长大,眼球前后径也随着变长,所谓的远视眼也逐渐得到纠正,这个纠正的过程大体如下:

出生后3个月视力为0.01~0.02,6个月约为0.05,1岁时约为0.2,以后每增加1岁视力大约增加0.2,5岁时视力应达到1.0以上。

孩子出生以后有一块红色的胎记,现在比出生时还大些,它会随着孩子发育越长越大吗?

胎记对孩子来说是很普遍的,它是一种血管瘤。它们可能在开始的一两年变大,这会使一些父母紧张起来,以为是恶性的疾病。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这些胎记到孩子五六岁后会逐渐退掉而留下一个小疤。

孩子脸上长了一个痣,是否应该除去,什么时间最好?

脸上的痣是否应除去,应取决于下列一些因素:痣的大小、痣的外观以及是否在出生时就存在。

如果这个痣又黑又大,而且是出生时就有的(含色素的巨型痣),最好在两岁以前把它除去。这个痣被认为是癌的前兆。

如果这个痣不是在出生时就有的,而且也不大,那么在青春期之前变成癌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要除去这种痣,多半是出于美容的目的。如果是出于美容的目的,最好等到孩子上学后再除去它。

如果你孩子的痣变化,应与大夫联系,尤其是出现下列变化时:痣的大小、形状的突然变化,色的改变,尤其是变红或蓝;发炎或流血;痣变成肿块或硬壳,这些变化可能是早期癌变的预兆。

早期培育

大动作能力训练

1.让幼儿自如的走、跑、跳

让幼儿与小伙伴玩“你来追我”游戏。练习跑跑停停。让幼儿练习长距离走路。

2.训练上攀登架

锻炼幼儿勇敢的性格,学习四肢协调,身体平衡。学习爬上三层攀登架。

方法:将三层攀登架固定好,每层之间距离为12匣米(不超过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废板材或三个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纸箱两面靠墙让宝宝学习攀登。攀登时手足要同时用力支持体重,利用上肢的机会较多,可以锻炼双臂的肌肉支撑自己的体重。同时锻炼脚蹬住一个较细小的面也要支撑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不怕摔下去的危险。因此要检查攀登架是否结实可靠,支撑点是否打滑等安全因素。家长要在旁监护,鼓励孩子勇敢攀登。

3.钻洞训练

使宝宝能钻过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方法:在家庭内利用写字台的空隙或将床铺下面打扫干净让宝宝练习钻进去。或利用大的管道或天然洞穴。钻洞时必须四肢爬行,低头或侧身才能从洞中钻过。孩子都喜欢钻洞。孩子有时还将一些玩具带到床铺下面钻进去玩。宝宝也喜欢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因此可用一只大纸箱如冰箱、洗衣机的大包装箱,在箱的一侧开“门”,一侧开小窗户透入光线,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宝宝可以钻进这个小门作为自己的家,将一些小东西带进去玩,也可带小伙伴进去玩。孩子在钻进钻出的同时,锻炼了四肢的爬行和将身子和头部屈曲的本领。四肢轮替是小脑和大脑同时活动的练习。

4.骑足踏三轮车

练习驾驭平衡和四肢协调。2岁半到3岁的孩子由于平衡的协调能力差,骑老式三轮车更为安全。孩子先学习向前蹬车,家长在旁监护,尽量少扶持,熟练之后,自己会试着左右转动和后退。双足同时踏,配合双手调节方向,身体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倾斜。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协调练习。

语言能力

1.训练说物品的用途

选孩子日常熟悉的物品如杯子、牙刷、毛巾、肥皂、衣服、鞋等,说出名称和用途。

2.训练说词模仿动作

训练幼儿在不断说出各种能表现动作和表情的词,让孩子模仿,如说:“哭”,就做哭状,说“笑”,就做笑状,说“开汽车”,就模仿开汽车等,也可大人做各种动作,让孩子说出词。

3.反义词配对训练

锻练思维、记忆能力,发展言语。

方法:在宝宝认识若干数字的基础上选出10对字卡做反义词配对。如出上时应配下,出长时应配短,出大时应配小等。在平时学汉字时要有意地成对学习,可便于孩子理解,又可做配对训练,可重复加深记忆。

认知能力训练

1.学写数字和简单汉字

方法:先学写近似的数字,如1和7,再学写4,这3个数字都以直线为主,也容易辨认。然后学写2和3。2似鸭子,3似耳朵,注意3的方向,开口向左,勿写成ε。再学写5。5与3方向相同,上加一横。然后学0和8。许多小孩用两个小圈连成8,经过教导才会旋转成8,要注意3和8的区别在于3是两个半圈,向一边开口,8是封口的圆。最后才学写6和9。6头上有小辫,9下面有脚。有些孩子会写成方向相反的*9鄣和ρ,要经过纠正才能写正确。也可学写简单汉字,如一二三工土大人等。

2.学习认识人的不同职业

家长要随时给孩子介绍不同职业的人,所做的工作和作用。如乘公共汽车时,认识司机是开汽车,售票员是给乘客卖车票。种地的是农民。修路的是筑路工人等。使宝宝学会尊重做不同工作的人,和各种不同的人配合,如早晨看到清扫马路的阿姨,告诉他不要随便扔物品在地上,要扔到垃圾箱等。

3.理解时间概念的培养

宝宝习惯于有规律的生活,他懂得每天早饭后可以玩耍,到10点吃过东西可以到外面去玩耍。回来时总是随大人买点菜或食品,准备午饭。饭后午睡,起床后吃一点东西再去玩耍,然后爸爸或妈妈回家。很快再吃晚饭,饭后全家人在一起游戏,再吃水果,然后洗澡睡觉。当宝宝有一些要求时,大人经常告诉他“吃过午饭”,或“爸爸下班回来”,“午睡之后”等,以作为时间概念,这样宝宝容易听话,也能耐心等到应诺的时间。幼儿的时间概念,就是他经历的生活秩序。幼儿还不认识钟表,也不懂得几点钟是什么意思。上托儿所的孩子会模仿大人看钟,他会从针的角度和自己的生活日程,知道下午吃完午点后当针指到那个位置妈妈就会来接他,所以快到时间就会竖起耳朵听脚步声,拿上自己的衣帽准备回家。

规律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突然换环境,或改变了生活规律,孩子会感到不习惯,不睡觉,甚至哭闹不安。3岁前应少变更生活环境,晚上要与父母或亲人在一起。

4.收取物品训练

锻炼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方法:当妈妈把全家人洗好的衣服放在床上时,一定要请宝宝来帮助收拾,从日常生活和观察中,宝宝能认识妈妈的衣服,爸爸的袜子,宝宝的衣服等,学叠衣服,分清属于谁的,就放到谁固定的地方。让宝宝认识每个人放东西的地方后,还可随时帮大人取东西。学会家中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放。自己的玩具也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种家中物品分类收放的过程,也是养成生活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情绪和社交能力训练

1.购物助手训练

让宝宝认识各种商品和购物的程序。

方法:带宝宝去超级市场,让他当助手,取商品时,可让他取,当他对买到的东西感兴趣时,可一一介绍,使他认识许多物品。出门时,让他看计算器如何显示,若会认数字,让他念出来,促进他认数字的兴趣。让他看看付钱和找钱。在自由市场购物时,介绍一二种他不认识的蔬菜,购买一些回家尝。让他听卖菜人介绍,怎样讨价还价,怎样用秤来称菜,这些宝宝都感兴趣,回家后会将所见所闻在游戏中重演。

2.学习等待

锻炼忍耐的性格。2岁多的宝宝,脾气急躁,尤其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就会发火,因此要让宝宝学会等待。

方法:带宝宝去游乐园,玩上滑梯、坐碰碰车或坐飞机等,都要经过排队、买票才能轮到玩,教孩子耐心等待,才可享受玩的快乐。等待在生活中是免不了的,要经常找机会让孩子学习忍耐。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自己洗脚的训练

目的:培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