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11203600000050

第50章 理财是致富之本

理财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赶得上潮流的话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理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放眼望去,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无一不是理财高手。对于还不用劳动就有大把零花钱的青少年来说,让自己快速拥有理财能力更是显得刻不容缓。有人说过,现在的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对钱的驾驭能力。理财也是一种技巧,学会了理财,才会让他们懂得赚钱的不易和花钱的节约,才能让他们更适应现代的经济生活。

学会理财,让你不再囊中羞涩

理财在中国应该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了,提到理财,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那是有钱人的事,那是家长的事,跟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其实不是这样的,一项有关青少年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青少年虚荣消费和冲动消费行为倾向较强,而理性消费行为较弱。有关专家建议,应该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和理性消费的观念。

调查显示,青少年每个月可以动用的金钱,100元以下的占36.5%,100元至200元的占23.1%,201元至400元的占19.2%,401元至600元的占9%,600元以上的占8.3%。青少年的零用钱主要是用来购买衣服鞋袜、消闲刊物、参考书,到西式快餐店消费,以及看电影等。

调查结果表明,39.6%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由此可见不少青少年在购买东西时,可能会因为受他人的影响,从众消费,或可能被商品的外观所吸引,凭一时的冲动而购买,买回来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而闲置一旁。相当多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青少年中开展理财教育。

西方家庭普遍认为,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人的教育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自然发展来定的,这充分体现出了生动取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鲜明特点。

理财,刻不容缓

1.青少年对钱的认识。现在的青少年衣食住用都不用自己操心,每天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和同学在一起,所以,同学之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增强,需求又有所不同。他们的零花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娱乐。“吃喝玩乐”依然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花销。有的同学甚至将正餐的钱也全买了零食,而主食却很少吃。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特别喜欢一些歌星、影星,有甚者是他们的铁杆粉丝,影碟、歌碟自然少不了。相对于男同学来说,上网玩游戏的吸引会更大一些。节假日,同学还会相约出游,也免不了花销。二、学习。买书和购买学习用具。中学学习压力明显增大,很多同学出于紧迫感,用压岁钱买了学习资料、参考书、工具书等。也有一部分选择买一些世界名著、言情小说、科幻小说和漫画。三、生活。中学生的日常开销有路费、伙食费、电话费等。此外,中学生有了更强的自主意识,衣服鞋袜,复读机手机,自行车滑板,孩子们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四、储蓄。有极少数的孩子想到了把多余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入银行。

2.家长缺乏价值引导。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零花钱到底去了哪儿是一笔糊涂账,只要孩子张口,而且是关于学习上的,家长们就会毫不迟疑的给。同时,家长们并不完全清楚孩子孩子拿到这些钱后如何使用。这在一方面体现出了家长对孩子的爱,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缺少理财教育。例如说:孩子提出要买复读机,家长一听与学习有关,马上掏钱,可孩子拿复读机听音乐的时间大多于听英语的时间;又如,孩子说为了方便查单词,需要买个电子辞典,家长一听也立马同意,不去追究孩子买电子辞典到底是为了查单词还是为了打游戏。这些都是家长们在孩子使用零花钱的方式上缺乏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就不知道挣钱的辛苦,也不知道钱要花在什么地方才合适。有些孩子拿到零花钱周末就去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而家长却毫不知情。

有些青少年在使用零花钱的时候,对钱的用途认识不清,认为几块钱买瓶饮料理所当然,认为几块钱买个汉堡天经地义,但轮到买一些学习资料的时候,却把它当成一种浪费。这些青少年已经在对事物的价值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与家长们的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青少年缺乏理性消费。青少年在在使用零花钱时,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从而导致了很多青少年消费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零花钱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孩子的心灵原本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但随着零花钱将孩子们的“贫富差距”拉大,有的孩子利用自己零花钱多的优势拉帮结派。平时,同学在一起玩,就请同学吃点零食。遇到某某同学过生日,便带上一拨同学大吃大喝,一顿饭就要花去好几百,有的甚至还会去KTV包厢。在这些青少年的眼里,钱就成了他们与人人交往的桥梁,一旦没有钱,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地位与威信。

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国家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你就会知道:在中国,青少年理财,刻不容缓!

美国:有钱人家同样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等。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孩子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尽量做到经济上独立。

日本:家长虽然严格控制子女零花钱的数额,但是一旦给出就会让孩子自主安排,并视之为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途径。父母甚至还会相互打听各自给子女零花钱的数额,并约定大致的数额,以免让孩子攀比而造成心态不平衡。

比利时:家长到孩子满10岁后就开始每月给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并随其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孩子的零花钱基本固定,很少受成绩或表现好坏的影响。在接受零花钱方面,家境不同的孩子之间差别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