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11203600000028

第28章 克服性格缺陷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的性格也是一样,有的人乐观自信,充满活力;有的人卑怯畏缩,唯唯诺诺;还有的人扑朔迷离,行止无端。

克服怯懦的性格缺陷

上帝指土造人,从此这个世界有了男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男人的形象应该是剽悍无比,勇往直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唯唯诺诺,缩头缩尾,表现出怯懦的性格。

作为一种性格缺陷,怯懦的基本表现是: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容易屈从他人,甚至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张皇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一旦形成怯懦性格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僻地自我封闭,从而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加深怯懦。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病”之一的“精神恐惧病”,也是指这种性格缺陷:不及格分数困扰学生,使其精神受到刺激,因而一看到评分就恐惧;由于老师的批评而怕老师,因而一看到老师就恐惧,由于恐惧而不能正常思维,教师的大声训斥,甚至是对别的学生的训斥,都会抑制他的智力活动,因而导致成绩不良。

怯懦性格的产生同家庭溺爱、袒护、娇惯有关,与父母长期的喝斥、打骂也有关,在学校中,没有受到意志力的锻炼也会加重怯懦性格的形成。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的人倘若得不到适当的锻炼和引导,便容易形成怯懦性格。

怯懦性格一旦形成,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正视它,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完全可以消除它。

下面是心理学家经过实践验证提供的克服怯懦的方法:

①反条件训练法

反条件训练法就是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多次重复进行登场前的预备演习,以便使语言流畅,临场时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如,你有开会发言怯场的毛病,那开会之前就先拟好讲稿或提纲,然后自己先念几次。再把你的观点在家人、朋友、同学或同事中自然地说出来,最后在开会讨论发言时,你熟悉了自己所要讲的内容后,语言就流畅了,心情也会因此而镇定。这种训练方法也可以培养认真的习惯。

②自律性训练法

有的时候没有条件事先作充分准备,当你临时出场而感到紧张时,这时必须控制紧张情绪外露,使神态保持自然,身体保持舒适的姿势,然后以自慰的心理告诉自己:“我很舒服,很镇定。”这样自律性的安慰,也可以达到消除过敏、放松心情的效果。

③模仿法

经常注意观察和模仿一些泰然自若、善于交际、活泼开朗的人的言谈举止风度,对照自己的弱点加以克服。根据自己的气质养成自己的风格。

④气氛转换法

在与人交谈或在公众场合发言时,当你从别人的眼神、表现中发现不自然时,千万不要以失败者的心理对待自己,你可以在人们毫不注意时迅速转换话题,使气氛得到缓和。如果你觉得某一阶段连续工作心情过于紧张,那就换换环境,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和休息,使心情平静,增加活力,以消除因精神疲劳而造成的紧张心理。

总之,只要豁出去,勇敢地暴露自己真实的自我,当有了成功的体验时,怯懦从此便会消失。

有怯懦性格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克服它的勇气。作为男人,应该有勇气,有办法克服它。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怯懦将逐渐远离你。

怯懦会使你胆小怕事、逆来顺受、感情脆弱、张皇失措,怀疑自己的能力,怯于与人交往,最后严重地导致自我封闭。战胜怯懦的办法只有一条: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克服拖延的恶习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着种种的憧憬、种种的理想、种种的计划,如果能够将这一切的憧憬、理想与计划,迅速地加以执行,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而在现实中却恰恰相反,人们往往有了好的计划后,不是去迅速地执行,而是懒得去做,一味地拖延,以致让一开始充满热情的事情冷淡下去,使强项逐渐消失,使计划最后消灭。

拖延是最可怕的敌人,它是时间的窃贼,它还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劫夺人的自由,使人成为它的奴隶。

希腊神话告诉人们,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在某一天突然从丘比特的头脑中一跃而出的,跃出之时雅典娜衣冠整齐,没有凌乱现象。同样,某种高尚的理想、有效的思想、宏伟的幻想,也是在某一瞬间从一个人的头脑中跃出的,这些想法刚出现的时候也是很完整的。但有着拖延恶习的人迟迟不去执行,不去使之实现,而是留待将来再去做。

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象、观念突然闪入一位作家的脑际,使他生出一种不可阻遏的冲动——想提起笔来,将那美丽生动的意象、观念记录下来。但那时他或许有些不方便,所以没有立刻就写。那个意象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活跃、催促,然而他最终没有行动。后来那意象便逐渐模糊、暗淡了,终于完全消失!

一个神奇美妙的印象突然闪电般地侵入一位艺术家的心间,但是,他不想立刻提起画笔将那不朽的印象绘在画布上。这个印象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灵,然而他总是不跑进画室埋首挥毫。最后,这幅神奇的图画也会渐渐地从他的心扉上淡去!

其实,这些人都是既懒惰又缺乏意志力的弱者。而那些有能力并且意志坚强的勤勉的人,往往趁着热情最高的时候就立即去把理想付诸实施。

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今日的理想,今日的决断,今日就要去做,一定不要因为懒惰拖延到明日,因为明日还有新的理想与新的决断。

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人们做事,因为拖延会摧毁人的创造力。其实,过分的谨慎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有热忱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在热忱消失以后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难易苦乐要相差很大。趁着热忱最高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一种乐趣,也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热情消失后,再去做那件事,往往是一种痛苦,也不易办成。

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工作做好。所以,把今日的事情拖延到明日去做,实际上是很不合算的。有些事情在当初来做会感到快乐、有趣,如果拖延了几个星期再去做,便感到痛苦、艰辛了。比如写信就是一例,一收到来信就回复,是最为容易的,但如果一再拖延,那封信就不容易回复了。因此,许多大公司都规定,一切商业信函必须于当天回复,不能让这些信函搁到第二天。

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还往往会对我们产生不良的影响。惟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增进自己的品格,才能使他人景仰他的人格。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而也只有这少数人是最后的成功者。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

男人应该极力避免养成拖延的恶习。受到拖延引诱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勤奋去做,决不要去做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艰难的,并且坚持做下去。这样,自然就会克服拖延的恶习。

让惰性在自己身上消亡

惰性是每个人身上都时隐时现的“敌人”,只有除非让惰性“消亡”,否则永远只能是一个平庸者。

对于命运的主宰能力和程度来说,人在达到一定的发展层面之后,特别是进入了享受上的层次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动力上的“惰性”,动力越来越不足,逐渐颓废。只有通过强烈的和有效的刺激,达到对人们的动力调动与唤醒,才能消除惰性。

动力的激发方式因国家而异,就美国、日本、中国现在的一些做法而言,长期以来就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奖励机制,一种是回报机制,一种是嫉妒激法机制。这三种模式都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听你的话,“听话——能干”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激活人的内在动力,从而消除惰性。

奖励机制

在以往的做法中,奖励机制主要是物质刺激与精神鼓励两种类型。精神鼓励,就是表彰和宣传以及发给各种荣誉证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很重要,形象也是力量)。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用这种方法。另外,就是在物质方面予以奖励,最著名的要算是“诺贝尔奖金”一类的了。

上面说的这两种方式,在现实中,都是复合式操作。就是说,都是精神鼓励与物质刺激两方面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当然,这种激励型的奖励式激活方式,也不是没有极限的。不管它具有多么大的奖励份额,归根结底,还都是“封顶式”奖励。也就是说,奖励不可能是“无限的”,而人们的野心却是“无限的”。因此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奖励式的激活方式,也还是不愿意接受的。还必须研究出其他的激活方式。

回报机制

就是让你“天天得,天天赚”,支付一点赚到一点,永无止境。可见,强大的回报机制的建立是用以遏制和满足人们的野心的。所谓回报机制就是回报与奉献都有止境。你创造多少,就回报你多少,甚至摆出一副让人“富可敌国”的回报架势(至少在形式上如此)。所谓上不封顶,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创造,国家与市场经济的机制就保障你的劳动所得,让你的劳动所得合法化。“投入—产出—回报”,从衣、食、住、行、娱、医、业、安八大方面,予以全面支持。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一点:衣、食、住、行、医、娱、业、安八大方面的回报与存在,也有一个极限,就是:必须遵纪守法,必须是在法律所规定与制约的范围内。

嫉妒激活机制

这是一种舆论导向式的东西。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特别是有一些人,天生就是温饱即可,小富即安,有一点就行,就是不愿意做事,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对于这些人,你必须激发他的“努力和获得的欲望”,让他知道,生活本来是可以更美好的,只要你做出努力,一切会更加美丽,而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让他看到榜样和拥有的力量。

惰性会损毁人的心态,使人萎靡不振。作为男人,应当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激发自己,让惰性从自己身上消亡,从而活出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