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11203600000012

第12章 利用体育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体育在培养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性

社会的现代化首先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各种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特点和情感方式的现代化。”,而体育教学与一般教学有很大区别,除表现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和练习外,多种感知觉参与、以动作记忆为主和各种情绪因素的影响等。体育教学的非语言指导也是其显著的特点,即教师利用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音语调、人际距离、口哨等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这些都与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因此,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及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研究他们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特点、运动能力的现状,以及他们的个性特征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前提和依据,认真分析教材的特点,仔细研究教法,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需要是人对满足个人或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的渴求和力求占有的趋势。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以活动的动机形式表现出来,是积极性的源泉,个性的积极性表现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人类行为动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对人们的学习起推动作用。

学习动机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目的作为学习动机的,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

(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重要的是随时注意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促使他们的兴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4)培养各种技术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决定着知识、技能、熟练获得的成就,才能就是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素质是能力产生的自然前提,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则需要在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不论是一般能力还是特殊能力都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

(5)培养良好气质与性格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性特征。气质的这种动力性特征在人的情绪和言行上表现得最为显著。不同类型的气质在体育运动中他们的表现特征也不同,现代人所要求的社会性格和现代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容易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必须从早期抓好学生性格的培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养成朝气蓬勃、快乐向上、好奇求知的优良品格,对于性格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不好表现,要及时加以研究指导。

(6)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必须时还需要意志努力,并受人的意识控制。在体育活动中指出完成动作的目的和要求、关键和难点,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上来,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和转移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运用注意规律,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兴趣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一心一意去做,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以坚定的意志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因此,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处理好它们之间上午关系对现代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