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学校而言,教师是学校主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应是成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
突出重点
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本培训和骨干培训为重点,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识底蕴较为深厚、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养的师资队伍。
(1)建设持久弥新的师魂工程
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笃学。
(2)搭建与时俱进的发展舞台
一是研训平台成就专业教师。系统拟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坚持以校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架构“换脑子、结对子、架梯子、压担子”研训模式,促进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培训效益。
二是青蓝工程引领新秀成长。通过双向选择,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为青年教师的成名成家架设台阶,创设登台亮相、脱颖而出的舞台。
三是创新形式锤炼骨干栋梁。遵循骨干教师的成长规律,以全面提高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导向,对骨干教师委以教育教学重任,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科研型、学者型”的学科教学“领跑者”。
优化方法
学校应制定与国家、市级教育部门接轨的、系统而有层次的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方案,多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专业引领,提升教育教学品位
学校一方面可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为广大教师作专题报告,讲授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另一方面可以邀请课堂教学的名师来校上示范课,在与名师的零距离互动中,深刻感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真谛,从而有效提升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同伴互助,实现专业引领专业
真正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认真落实备课组的集备活动。抓好常规教研活动,特别是开课、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开课、听课和评课,提高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定期组织开展沙龙活动,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组织教师各抒己见,切实起到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3)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走向双赢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应主动征求学生对自己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我反思进行深刻剖析,吸纳学生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促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为学而教、以学定教。
多元推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拓宽培训渠道,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要多方位进行推进,切实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
(1)抓好常态教研
学校的常态教研工作如备课组的集备活动,教研组组织的常态教研活动等等,仍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能放弃,要务实创新。
(2)重视教育科研
学校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要重视教育科研的作用,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发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反思能力,探究归纳能力和尝试创新能力,更是大大促进了教师实际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3)充分利用网络
我校利用校园网推出“漫品书香”和“话题讨论”等栏目,通过“漫品书香”定期向教师推出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供教师学习和赏鉴;通过“话题讨论”栏目,每两周推出有关教育教学方法的3-4个话题,让教师们参与讨论,及时跟帖,发表意见,引发教师去学习、去思考。
(4)开展学生评教
每学年期中后发动全校学生开展评教活动,对每位教师的师德和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并把学生评教的意见经统计后反馈给每位教师,让教师从教育对象处知道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5)落实绩效考核
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待遇,也促进了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制订好奖励方案,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学习、勤奋工作,提升自我,争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