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倾听野人诉说
11202900000038

第38章 巴士克人之谜

巴士克人居住在西班牙的东北部和法国的西南部,民族自尊心极强。这个民族的人相貌自成一格,身材中等,面孔狭长,鼻子挺拔;肤色带黑,却没有同一地区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那样黑;语言更独特,是现代欧洲唯一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巴士克语的起源至今仍叫语言学家们迷惑不解,而有关起源的种种说法中,最异想天开的莫如宣称那是上帝的语言了。

对巴士克人的语汇细加研究,便会发觉大部分语汇和任何已知的语言毫不相似。巴士克语非常难学,外人很少能够通晓其复杂的语法。巴士克语方言非常多,官方承认的就有8种,而次方言有25种之多。一村甚至一屋之遥,就有不同的语汇和方言。这种语言复杂的程度,有一个十分流行的传说可作最生动的注脚,魔王有一次迁到巴士克人所在的地方,居住了7年还是不得不离开。因为他只能学会“是”和“否”两个字。

19世纪以来,科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提出了种种说法试图解开巴士克之谜,却莫衷一是。最普遍的几种说法是:古代伊比利亚人或克尔特伊比利亚人,北非柏帕尔人以及前苏联黑海与里海之间高加索地区各民族可能与巴士克人有血缘关系。

因为巴士克语与高加索地区的语言有些相似,所以据说两者有联系。19世纪初,这种说法似乎有了证据,当时考古学家在法国巴士克人居住的地区发掘到高加索人种的颅骨。但这项可证明巴士克人与高加索人有关的发现如同昙花一现,随即便发现不确,因为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布洛卡博士在西班牙巴士克人居住的地区发现另一个颅骨,却是古代欧洲人种的。

布洛卡发现的颅骨,其形状与现代巴士克人的差别很大,两者之间并无密切的联系。不过,他的发现可以认为巴士克人是欧洲一个原有民族的后裔,那个民族可能就是伊比利半岛的原居民。

1936年,在乌尔提亚加洞穴里发现了两种旧石器晚期的人类颅骨。一种和布洛卡博士以前发现的相同;另一种则与现代巴士克人的颅骨极为相似。这是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巴士克人是这个地方旧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的后裔,也首次说明巴士克人或许是巴士克地区的土生人。

虽然有这些证据,巴士克人和他们的语言无疑还将不断引起种种揣测。正像巴士克历史学家奥伊纳提所说的那样:“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史及其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史很难下笔,因为没有任何古代文献记载这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