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通释
11201700000007

第7章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原文”

黄帝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予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日: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豁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成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成,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成,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日: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日:法阴阳奈何?岐伯日: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日: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日: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日: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儋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日:何以然?岐伯日: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日: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憬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译文”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纲领,万物变化的根源,生长毁灭的由来,事物内部存在的阴阳不断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因。所以,治疗疾病也必须把握阴阳这个根本规律。在自然界中,清阳之气聚集上升而成为天,浊阴之气聚集下降而成为地。阴的性质是静止,主成长、主收藏;阳是比较躁动的,主生成、主肃杀。阳能化生气,阴能聚成形。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凝滞能产生浊阴,热气升散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都是阴阳运行失常的具体表现。

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上的水蒸发上升为云,天之气凝聚下降为雨。所以雨虽然从天而降,地气上升实际是它产生的根本;

云虽然是地气上升而成,天气的下降实际是它产生的根本。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而使人能呼吸、发声、嗅味、视物,浊阴之气出于下窍而使人能通过排便去污秽;清阳外发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四肢,浊阴内走六腑。

水火相对而言,则水属阴,火属阳;药食气味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喜升属阳,味有质而喜降属阴;饮食五味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精的产生又要依靠气化功能的推动。也就是说,阴精是靠药物、饮食之气通过气化作用而产生的,形体既依赖药食之味的滋养,又要靠元气的充养。但是,如果药食之味太过,又能损伤形体;阳气化生成阴精,太过则反而会耗伤阴精。精可以产生气,但也可以由于气味太过而受损伤。

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阳生热。气味淳厚的壮火之品,能使正气衰弱;气味温和的少火之品,能使正气壮盛。这是因为亢烈的壮火会消耗元气,温和的少火会充养元气。所以说壮火耗散元气,少火生养元气。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偏盛,则阳气受损而为病;若阳气过于亢盛,则阴气受损而为病。阳偏盛则表现为热性病症,阴偏盛则表现为寒性病症。寒病到极点,会有假热表现或转化为热证;热病到极点,也会有假寒表现或转化为寒证。寒能伤形体,热能消耗人体之气。气分受伤,可以产生疼痛;形体受伤,形体可以发生肿胀。所以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风邪太过,多表现为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多表现红肿;燥气太过,多表现为津液干枯;寒气太过,多表现为水肿;湿气太过,多能发生泄泻。

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形成了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喜怒等情志变化如果过度,可以伤气;寒暑等邪气外侵,超过人体承受能力,可以损伤形体。突然大怒,会损伤人的阴分;突然大喜,会损伤人的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可见神气浮越,脱离形体的失神状态。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很好的延续。阴到极点可以转化为阳,阳到极点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黄帝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人,他们讨论推理人体的身形,分辨内在的脏腑,了解经脉的分布、交会、贯通经脉的表里六合,探寻各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关系;气穴都有名称;肌肉空隙以及关节,各有起点;分属部位的皮络,或逆行或顺行,各有条理;天之四时阴阳,都有经纬纪纲;外部环境与人体内部相关联,都有表有里。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岐伯回答说:东方应春,风气生而木气荣,草木生发,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气,肝气养筋,筋膜柔和则又能生养于心,肝开窍于目,这都是阴阳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自然界表现为主宰万物的微妙力量,在人表现为能够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在地表现为生化万物。大地有生化,所以能产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能产生一切智慧;宇宙间的深远微妙力量,导致了自然界的变化莫测。变化表现在天之六气为风气,在地面上为木气,在人体为筋,在五脏为肝,在五色为苍,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在病变的表现为筋膜拘急,在七窍为目,在五味为酸,在五志为怒。过怒能伤肝,悲能抑制怒;风气太过能伤筋,燥气能够抑制风气;过食酸味能伤筋,辛味能抑制酸味。

南方应夏,阳气盛能生热,热甚生火,火气能生苦味,苦味能滋养心气,心气能化生血,血气充足,则又能滋养脾,心气开窍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之六气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忧,在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为喜。过喜能伤心,恐惧可以抑制喜;过热能耗气,寒气可以抑制热;味过苦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应长夏季节,长夏多雨而湿气重,湿与土气相应,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人脏能滋养脾气,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则又能养肺,脾开窍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之六气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病变的表现为哕,在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为思。思虑太过则伤脾,怒可以抑制思虑;湿气太盛能伤肌肉,风气能抑制湿气,味过于甘能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西方应秋,秋天肃杀而生燥,燥与金气相应,金能生辛味,辛味能滋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则又能养肾,肺开窍于鼻。它的变化在天之六气为燥气,在地为金气,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病变的表现为咳,在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的变动为忧。过忧能伤肺,喜能抑制忧;过于干燥能伤皮毛,寒能抑制热;味过辛能伤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应冬,冬天阴盛生寒,寒气与水气相应,水气能产生成味,咸味能滋生肾气,肾的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则又能养肝,肾开窍于耳。它的变化在天之六气为寒气,在地为水气,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在病变的表现为战栗,在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致的变动为恐。过恐能伤肾,思能抑制恐;过寒能伤血,湿能抑制寒;味过咸能伤血,甘味能抑制咸味。

所以说:天地是万物上下高低的标志;人体血为阴而气为阳,正如女为阴而男为阳;左右为阴阳运行,升降不息的道路;水为阴,火为阳,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运使于外。

黄帝说:人体应该怎样效法阴阳的变化法则呢?岐伯回答说:人体如阳气太过,则身体发热,腠理紧闭,气粗喘促,呼吸困难,身体亦随之前后俯仰,如果没有汗出则发热更甚,牙齿干燥,烦闷,如见腹部胀满,则预后不良。这是属于阳性之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夏天就不能耐受了。阴气盛则身体怕冷,身体时时因寒而颤抖,出冷汗,甚至手脚发凉,如见手足冷而腹部胀满的,预后不好。这是属于阴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这就是阴阳偏胜的病理表现。

黄帝问道:怎样调摄阴阳呢?岐伯说:如果懂得了男女房事中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则人身阴阳可以调摄,如果不懂这些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一般来说,人年到40岁,阴气自然衰减一半,起居动作也渐渐衰退;到了50岁,身体觉得笨重,耳目也不够聪明了;到了60岁,出现阳痿,肾中精气大衰,九窍不能通利,常常流眼泪、流鼻涕。所以说,知道七损八益而进行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不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这样,本来按照自然发展状况应该相同的身体,却因为养生调摄的适当与否,出现了强弱的差异。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抓住长寿之人的共同特点;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只注重年老时身体有强弱之分这一表面现象。不善于养生的人,常感身体虚弱,而重视养生的人,则时时精力充沛;善养生的人,耳目聪明,身体轻便,即使已经年老,身体仍能保持强壮,本来强壮的则身体更加轻快。所以圣人做事总是顺其自然,不胡思乱想,常保持少思寡欲,乐观畅达的心境。所以能够寿命无穷,尽享天年。这是圣人养生的方法。

天气是不足于西北方的,所以西北方属阴,人的右耳相应的也不如左边的聪明;地气是不足于东南方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如右边的强。

黄帝问: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升浮向上,所以那里的人精气聚集于上部,聚集于上部则上部强盛而下部虚弱,所以在上的耳目聪明而在下的手足不便利。西方属阴,阴性重而下降,所以那里的人精气聚于下部,聚集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所以手足便利而耳目不聪明。如果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了。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风的纲纪,地有五方的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清阳上升于天,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以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而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古时贤能之人,效法天地自然的道理,把人体上部的头比做天来保养而常保持清明,下部的足比做地来保养而常保持丰满有力,中部的五脏比做社会人事而常保持协调。天气与肺直接相通,地气与咽相通,风木之气与肝相通,雷火之气与心相通,水谷之气与脾相通,雨露之气与肾相通。人体六经就像大自然的河流,肠胃好像大海,上下九窍是水气灌注的地方。如以天地自然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形成的汗,像自然界的雨;人身的阳气运行,像自然界的疾风;人在暴怒之时,像自然界的雷霆;人体上逆之气,像阳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若不取法于自然,疾病就会发生。

邪气伤害人体,来去就像暴风骤雨一样急速而猛烈。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在邪气处于皮毛,还很轻微的时候,就给予治疗;技术稍差的,等邪气到了肌肤才知道去治疗;再差一些的,等邪气到了筋脉才治疗;更差一些的,等邪气到了六腑才去治疗;最差的医生,直到邪气侵入五脏才想到给予治疗。但假如病邪传到五脏,病情多已非常严重,这时即使治疗,治愈的希望也只有一半了。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人体,能伤害五脏;饮食寒热不当,会损害人的六腑;地面的潮湿之气,能损害人的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用针治病的人,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的穴位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穴位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诊察病人的异常状态,以表现在外的症状,了解体内的病变,通过这种方法判断疾病的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还很轻微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而及时治疗,这样就不至于因贻误诊断而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

所以善于诊断疾病的医生,在诊察病人的色泽和切按病人的脉象时,首先要辨别病证的阴阳属性;审察色泽的清明或晦浊,而知道病变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的声音,而知道患者的病苦;诊察脉象的正常与否,来分析病在何脏;诊察尺肤的滑涩,按寸口脉的浮沉,来了解产生疾病的原因。这样就不会误诊和误治了。

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针刺而愈;当病势正盛时,应当等其稍微衰退,然后在实施针刺。所以病轻浅的,可用发散轻宣之法治疗;病重的,可用缓消渐减之法治疗;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疗。形体虚弱的,当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用厚味药物滋补。如病邪在上的,可用吐法而使病邪从上越出;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使病邪从下而走;病在中部而见胀满的,可用消导之法;邪在表,可用汤药浸渍以取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的方法使其外泄;病势急暴的,可诊清病情,制伏邪气;遇到实证,则分清表里而用散法或泻法。总之,要辨清病情的阴阳属性及虚实情况,阳病可以治阴,阴病可以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而安定气血回归原位。

血中实邪壅滞的,宜用疏通之法以泻之;气虚下陷的,宜用升提补益之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