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至道之宗,主要内容来自春秋战国,历经秦及汉初,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即西汉中后期。但该书年代久远、文词古奥、义理精深,用现代语言和理解方式很难直接读通、读懂。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读懂此书,理解其意,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我们历经数载,稿凡屡易,完成此书。
在译释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第一,原文部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经》为底本;
第二,原文文字一律使用简体,仅对个别难以替换的字保留繁体;
第三,按《黄帝内经》原文顺序,分篇章译释;
第四,译文尽量做到忠实原著,措词准确,雅俗兼顾,直译与意译并用,如直译较意译为好则直译,如意译为佳则采用意译,视具体语境而定,以期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本书未对《素问》“七篇大论”(即《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予以录用和译释,因其主要涉及古代天文、地理知识与医理结合的“五运六气”学说,文字与义理较《黄帝内经》其他篇章更加古奥晦涩,古今许多医家在肯定其贡献的基础上对其理解也有分歧,对此,我们将另编《黄帝内经七篇大论通释》加以详释。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高延培、高琰、王铁民、曹启富、张红、任晓燕协助做了很多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黄帝内经》文简、义博、理奥、趣深,尽管我们的工作是认真仔细的,但限于水平,译释中仍不免有疏漏和讹误之处,恳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张湖德 马烈光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