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059

第59章 冬季中老年人最好少喝茶

茶是中国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饮品,千百年来,人们饮茶品茶,甚至用茶来治病,因而,这种略带苦味的小叶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中老年人,更是把这种传统深深的继承下来。有的人甚至是一年四季以茶带水,茶不离口。殊不知,茶水虽好,但在冬季,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因而还是有一些人群是不适宜喝茶的。

喝茶分季节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中老年人冬季少饮茶

中老年人在寒冷环境中调节体温或保持体温的能力,与他们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铁元素多少有关。怕冷的中老年人70%都有喝茶的习惯,对茶叶偏爱的中老年人在这个时节对于茶叶的摄入量不减反增,人们都觉得寒冷的天气,喝上几杯暖暖的茶,实在是很舒畅的事情。但是茶属于碱性物质,本身就会消耗人体内的铁元素。所以,冬季老人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冬天里不管是茉莉、菊花等花茶,还是龙井、碧螺春等绿茶都属寒凉,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可在挥发过程中带走体内的部分热量,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如果在冬季长期饮用,会使中老年人本就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因受寒引发或加重各种疾病。而且中老年人到了冬季,抵抗力下降,手脚容易出现冰凉的现象,如果此时再喝上一杯茶,那只会更加重寒气,从而导致疾病的入侵。因此,在冬天,中老年人还是少喝茶为好。

如果冬季非喝茶不可……

我们说到冬季中老年人应少喝茶,那么许多中老年人几十年已经养成了喝茶的习惯,猛然不喝也是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又该如何是好哪?如果真的是冬季非喝茶不可,那么,我们应该首选红茶,红茶能暖胃、醒神,还能帮助消化,而且也比较温和,因此可以用红茶来代替平时喝的绿茶。还有,如果一定要喝绿茶的老人,那么加入一些红枣是非常必要的,红枣也是属于较温暖的,它能够帮助去掉绿茶的寒性。

有关喝茶的常识

1.不要空腹饮茶

冬天肠胃调节功能本身就较夏天弱了许多,如果再空腹饮茶,肠胃就会立刻引起反应,加重它们的负担,导致肠胃功能彻底紊乱。

2.不要喝烫茶

天寒地冻,大家都会用滚烫的开水来泡茶,这样做也是很不对的。它不但会削弱茶本身的功效,而且还会刺激胃部和口腔黏膜,对身体不好。

3.不要喝浓茶

同理,浓茶由于含有大量的茶碱等物质,会直接刺激我们的身体,造成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4.不要喝新茶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5.不要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6.不要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7.不要饭后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8.不要发烧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9.溃疡的中老年人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奉孝箴言:

中老年人可能通常对喝茶不会讲究这么多,就拿不喝头遍茶来说,他们可能也会嫌先冲洗一下太麻烦而不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责任,可以在父母想喝茶的时候主动替父母泡上茶,把该选的的茶选好,该冲洗得先冲洗好,再交给父母。要知道,冬季里暖暖的一杯茶,暖的不仅是父母的身,更是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