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040

第40章 中老年人“五脏”健身

人的身体整体上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机器,只有相互协调,才可以呈现最好状态的运作,所以,对于中老年人的强身健体,绝不可以只是一个锻炼一下胳膊腿儿那么简单,想要身体健健康康,内在的调养也非常重要。

养生先养“内”

明代养生家高濂提出的“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的观点,对于时下一些人舍本求末的错误养生追求,是一剂极好的良药。

所谓“养内”,一种就是指对心性的修炼。对此,在我国古代就有较多论述。如《黄帝内经》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强调要“阴阳平衡”方能“扶正固本。”孔子提出的“仁者寿”以及荀子所提出的“美意延年”的观点,都说明了善养生者,要把自己的心性修养放在第一位,有了好的操行道德,好的心境情趣,神魂安宁,五腑畅泰,这便具有了养生的内在基础。另一种养内则是指以科学的饮食为内养。《黄帝内经》说,饮食养生当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原则。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养内的基本内涵。有了这个养内的基础,再兼以适宜的外养,便可从根本上改善人的生命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时下不少人,却把养生的内因即“养内”忽略了,一味盲目追求“养外”。如在精神情绪上,追求超出心理需要的各种刺激,甚至不顾人伦法纪,去追求“一时之快乐”;在饮食上违反身体的需要,海吃猛吞那些“爽口物”;在保健上,完全依赖保健品和各种补药补品等。这些急功近利的养外,对养内是一种极大的干扰,甚至会损伤养内的基础,埋下伤身的隐患。缘此,高濂提出的“善养生者,先须养内”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健脾法。立正姿势,双臂同时向一个方向摇摆。手摆向左侧,头要转向左侧,意念从胸至左足;手摆向右侧,头亦向右,意念从胸至右足,反复做30次。

健肺法。立正姿势,双手掌心向后,俯身擦足3次,再用手掌心向前,俯身擦足3次,反复做10次。

健肾法。站立,双手握拳,紧抵左右腰部,身体向两侧摇摆30次,再以双臂伸直下垂,右手盖在左手上,身体向两侧摇摆30次。

健肝法。站立,两手置于身体两侧,交替下按,意念达到掌心及指尖,各做30次,然后双手置于胸前,手心向前推,意随手走,反复做3次。再以双手向身体两侧平推,意念把身体浊气通过手推至体外。

健心法。站立,左手轻握右手背,置于胸前,然后沿胸臂移动,向右移时,左臂贴胸;向左移动,右臂贴胸。各做10次。然后双臂交替前伸与后甩,各做10次。

奉孝箴言: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身体是生存和生活的本钱,为父母多留意生活中的保健误区?关注健身保健频道,关注健康,关注父母的未来,天天健身,时常保健,才能让父母少去医院,为他们的健康银行增加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