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014

第14章 节食,不是减肥的唯一用途

看过《红楼梦》的人会知道,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一种饥饿疗法,当人病了的时候,不吃什么药,而是饿上一顿。当然,这种疗法绝对不适合所有的病,但是它却揭示了一种饮食上的态度,那就是经常的太多对身体无益。

食至七分刚刚好

《内经》中说:上古之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经验之一,就是“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包括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食物的种类与烹调要合理,不偏嗜,不偏食等内容。

中国有句俗话:有钱难买老来瘦。中老年人节制饮食尤为重要。中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同时,进入老年期以后,体力活动减少,所消耗的热能也相应减少,因此,对中老年人所供给的热能也应相应减少。

近年来,老年医学专家研究证明,中老年人限制饮食摄入量对健康长寿是很重要的。如果人到老年而食量不减,以致热量过剩,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每餐贪多过饱,使血液集中于胃肠,势必引起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容易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胆囊炎等。另外,饮食过量会引起肥胖,而肥胖又可引起多种疾病。研究资料表明,饮食过度和肥胖病人在中年以后死于肿瘤者比正常人为多。在国外的很多资料还表明,绝大多数长寿中老年人的体重正常或偏低。说明肥胖伤体,轻身长寿。科学研究早已证明,肥胖伤身,轻体健康。中老年人必须节制饮食量,因为用节食方法来减缓人体衰老的速度,是维护健康的好办法。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饮食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应该避免吃得太饱,食有十分,七八分饱则为最好。《寿世保元》则更明确地概括为: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节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到老年,养心安神、清心寡欲是长寿的秘诀,而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也被视为长寿的重要秘诀,同样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合理节食,应注意以下5点:

1.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

2.食物的种类与烹调要合理,不偏食。

3.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而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副食,如瘦肉、豆类、乳类、鱼、蔬菜及水果等。

4.富含脂肪的食品及高糖类如点心、糖果等也应尽量少食,并避免吃零食、夜宵。

5.在烹调上也应以清淡为主,少用油煎炸烹调。

总之,中老年人适当节食有益于防病和健康长寿。

奉孝箴言:

给父母的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同时,食物的种类与烹调要合理不偏嗜、不偏食。根据我国的膳食结构和特点,适当节食主要是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而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副食,如瘦肉、豆类、乳类、鱼、蔬菜及水果等。这有利于防止组织器官的衰老,减少皮下脂肪的蓄积。此外,富含脂肪的食品及高糖类如点心、糖果等也应尽量少食,并避免吃零食、夜食。在烹调上也应以清淡为主,少用油煎炸烹调法。总之,让父母适当节食有益于防病和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