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107

第107章 中老年人再婚对身心有好处

中老年人丧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痛苦,情感上的缺憾及生活上的无助。这时重新结婚便会适当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但是在我国,老人再婚往往不是特别容易被接受,这是一种不明智的思想。

日本有关资料记载,丧偶的老人找到了接触对象或重新结婚时,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返老还童了”“皮肤光洁了”“不再受病魔折磨了”“生活得更有意义了”等等。在重新恋爱结婚之前曾希望早日了结残生的人,男女均为36%,而恋爱结婚之后,这一比率几乎下降到了零。这些都说明老人再婚是消除孤独感,提高生存质量的特效药,于心理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因此,中老年人丧偶之后选择新的配偶是正当的。不论从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哪方面看,只要处理好再婚问题,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但中老年人的再婚问题由于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远比年青人的恋爱婚姻复杂,所以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

再婚好处多多

1.中老年人重新结婚后就有人倾听诉说了

人有诸多欲望,其中“倾诉欲”在老人身上体现得更为强烈。他们要把心里想的吐露出来,这时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新老伴能够倾听他(她)的诉说,和他(她)共同追忆往事,共同分享喜怒哀乐,使他(她)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事实证明,积贮的烦闷忧都就象一种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就会形成情感上的定时炸弹埋伏心间,一旦触发立即酿成大祸。所以及时地向老伴倾诉心中想说的话,就可取得内(感情)与外(刺激)的平衡。

2.有人陪伴度日

对于再婚老人来说,新的伴侣可以为他(她)消除孤独。白天一起做些自己感兴趣而又于社会有益的事。晚上一起听音乐、看电视;夜深人静时互相体贴、抚慰。平时,关照冷暖温饱。生病时,帮助请医喂药……这样的生活多么幸福而惬意啊。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人谈到再婚的原因都是出于一个人的生活太寂寞,并且多有不便,希望找一个人相互照顾,相互扶持,在精神上也相互沟通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会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有情趣。所以中老年人再婚是无可厚非的,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对老人有很大益处,在生活中找个人陪着度日,这是再孝顺的子女都无法做到代替的。

勇敢的迈出再婚这一步

1.中老年人要敢于冲破封建世俗的偏见,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中老年人再婚本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由于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老年再婚还是有一定阻力的。它不但表现在社会舆论和亲属的干涉,还有相当的成分来自中老年人自身。许多老人虽有再婚愿望,但怕人们轻蔑讽刺的神情,背后指指点点的嘲笑,尤其是老年妇女,更受封建伦理的束缚,强抑自己的感情,没有勇气接触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老年再婚问题已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舆论的宣传,法律的保护,为老年再婚创造了条件。

2.老年再婚,同样必须以正确的婚姻观作为基础

那些“只图有人照顾我”或是只注重地位财产等不正确的择偶动机,都不会有真正感情结合的结果。另外中老年人再婚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除了准备对付一些阻力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准备改变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模式,与新的伴侣在共同生活中,互相适应,建立起台偕的生活模式,共度晚年。

3.老年再婚前后,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是能否获得晚年幸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往往在老年再婚最直接的阻力来自子女的干涉。

4.中老年人再婚后,与年青人新婚一佯,都有一个家庭关系的“磨合”期。有人把这个磨合期称为婚后“危险期”。要特别重视家庭关系的磨合、调适,达到尽快和谐。

奉孝箴言:

父母把儿女拉扯大,这个时候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小家,能分给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若是再失去了配偶,他的内心则会是很苦闷难言。在这种时候,子女就不应该再反对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再婚,他们也有选择幸福的权利,他们这一生为你付出的已经太多,他们的快乐也很重要。所以,子女不应该反对父母追求幸福晚年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