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天文兴趣看台
11200400000050

第50章 神秘的彗星之谜

彗星的生命特征

彗星是宇宙天体中一种流浪的天体,它不是经常能被我们所见到的天体。彗星的寿命短暂,有时会四分五裂直至消亡,那为何还有彗星邀游于天际呢?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彗星形成与它消亡的速度是等同的;另一种是宇宙中的彗星无可计数,所以在46亿年后的今天仍未消失完。但是第一种成立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天文学家们直至现在也没有发现彗星仍在形成的证据。

彗星来自奥特云

1950年丹麦天文学家詹·汉德瑞克·奥特提出了一种由宇宙尘埃和气体星云等原始物质构成的“奥特云”。由此可知,彗星可能存在于奥特云,这些彗星以特别缓慢且不变的速度绕太阳旋转。但是,由于彼此间的碰撞或其他恒星的吸引,彗星的运行发生变化,并以新轨迹运行,而且最终步入消亡。

奥特研究表明,在太阳系存在的时间内,有20%的彗星已经飘逸到太阳系以外或已坠入太阳而消亡,不过,仍会有80%的彗星以它原有的状态遨游于太空之中。

彗星来自彗星带

这种学说由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太阳系边缘有个彗星带,那里大约有100亿颗彗星,它们可能是在50亿年前在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形成时剩下的物质形成的,而且有规律地向太阳系地球飞来。

当它们从大行星附近飞过时,由于引力作用,轨道受到摄动,轨道变成椭圆形,成了周期彗星。所以,也就成为了太阳系的固定成员。如哈雷彗星就是椭圆形轨道,周期性地回归。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俘获”说。

彗星来自木星喷发物

这种假说认为大部分周期彗星的轨道远日点都在离木星轨道挺近的地方,由此推测彗星有可能是由木星内部向外喷发的一些物质形成的。彗星的化学成分的确也与木星大气成分相似,这一点证实了喷发说。

要想喷发,必须达到每秒60000米速度才可能使喷发物摆脱木星引力而飞向太阳系的轨道。不过这一速度以木星上的温度来看,又好像特别困难。所以此假说是否能成立,还待作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证实。

彗星来自于复仇星

这种学说认为,太阳有一颗姐妹星叫复仇星。复仇星在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上周期性地把致命的彗星释放到地球上,使地球上飘浮长久不散的尘埃,环境发生剧烈变动,导致生物从地球上消逝。

每隔2600万年,复仇星离太阳最近时,彗星在引力的迫使下从奥特云中飞出,其中一部分飞入地球大气层。关于复仇星的来源,有人提出,它与太阳形成的时间相同;也有人提出它是后来被太阳俘获的。

至于复仇星的存在与否,它是一颗恒星还是一颗行星,目前还不清楚,因此关于彗星来源问题,至今仍处在假说研究证实阶段。

彗星的种类

彗星分两种:周期彗星和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的周期也不同,有的几年、几十年或上百年回归一次。有的非周期彗星永不回归。周期彗星的运行轨迹是椭圆形和抛物线状;非周期彗星的轨迹是开放形的双曲线状。

彗星蛋是巧合吗

1682年哈雷彗星定期回归时,在德国的马尔堡,有只母鸡生下一个异乎寻常的蛋,就是蛋壳上布满星辰花纹。

1758年英国霍伊克附近乡村的一只母鸡生下一个蛋壳上清晰地描有彗星图案的蛋。有的科学家认为,彗星蛋与免疫系统的效应原则,甚至和生物进化有关。

彗星的传说

我国民间称彗星为“扫帚星”,认为它会给地球带来灾难、饥饿和战争。当哈雷彗星在1066年出现时,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准备入侵英国,后来一举获胜,威廉公爵夫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将当时的情景编织在一幅挂毯上,以示纪念。

彗星是个“脏雪球”

1986年天文学家认识到,彗星实际上是一个由石块、尘埃、甲烷、氨所组成的冰块。彗核外表酷似一个深黑色的长马铃薯,就像一个“脏雪球”。

天空稀客、常客、过客

彗星可分为周期彗星和非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是短周期彗星的代表,它的周期是76年,下次回归是2061年。虽然它如“稀客”一般,但终会回归的。

最短的是恩克彗星,周期3.3年,从发现到现在已出现50多次,算是“常客”了。而非周期彗星算是“过客”了,它们可能从遥远的太阳系深处来,在太阳这里转个弯,又不知跑到哪处去了。

哈雷彗星真貌

天文学家观测得知:日照率4%,比煤炭还黑,喷流约几千米高,喷泉核表面粗糙,像煤块般极黑,核外部是由非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多孔表面层,接近太阳外表30度至130度,里面仍存在零下70度,有多处裂纹和凹坑,从里向外喷射气体尘埃流、尘气。

瘟疫来自于彗星吗

1664年,人们观察到一颗彗星,那一年英国伦敦流行鼠疫,短短数个月内,竟有几十万人死于此病。1825年埃及人看到一颗彗星,在那段日子里,成千上万头牲畜倒毙于地。

英国两位杰出的天文学家维克拉马兴格教授和霍伊尔爵士声称,星际空间中充满微生物尘埃。彗星在太阳系诞生时,由星际微生物尘埃、病菌和冻结气体混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