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天文兴趣看台
11200400000032

第32章 太阳的科学探索

太阳的起源学说

灾变学说:认为太阳先形成。行星是由恒星吸出的太阳的部分物质形成的。

星云说认为,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形成,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了太阳,星云的外围部分形成了行星。

俘获学说认为太阳在星际空间运动中,遇到了一团星际物质,靠自己的引力把这团星际物质捕获了。也就是说行星物质不是从太阳上分出来的,而是太阳捕获来的。

夜里出来的太阳

科学家认为,夜里出“太阳”是一种对日照现象。据观测研究,春分和秋分前后,在和太阳位置相对的黄道附近,有轮廓不明的圆形亮斑,呈暗红色,这就是“对日照”。由于它很暗,月亮一出来,它就消隐,没有月亮时,它的外形很像太阳。

太阳个数的悬念

1551年4月,德国城市马格德堡上空出现3个“太阳”。其实,多个太阳中除一个为真太阳外,其余皆为假象,气象上称之为“假日”、“幻日”或“伪日”,是一种少见的大气光学现象,其成因比较复杂。

太阳的伴星

阿尔瓦雷斯的学生马勒提出了伴星假说,即太阳有一位“伙伴”。这位伙伴的轨道周期,恰好是2600万年。伴星质量很大,当它接近太阳系外星的彗星群时,就会扰乱彗群的正常运行,产生彗星雨。有些彗星撞击了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灾难和生物大灭绝。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9世纪时,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指出地球雨量多少与太阳黑子有关。太阳风暴会干扰地球的磁场,还会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还会引起火山爆发。

太阳自转的原因

太阳自转研究还包括太阳大气层的自转问题。大气低层的自转也随纬度而变化,大气上层的自转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太阳自转还涉及到太阳黑子的分布问题。

然而太阳较差自转理论:认为米粒组织和超米粒组织这些小尺度对流可看做是一种粘滞作用,由于非轴对称的全球尺度的对流和自转的相互作用,角动量向赤道转移,从而形成了太阳的较差自转。

太阳的寿命

据科学家推测,太阳寿命约100亿年,现在正处于中年时期,也就是说太阳光耀地照射了50亿年,这还将一如既往地照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