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天文兴趣看台
11200400000029

第29章 星系的科学考察

原星系与矮星系之争

1989年夏天,阿雷西博射电天文台一位负责人在位于室女星座η星东北1.5度的地方,意外发现了一团椭圆形星际氢云。

天文学家M·海因斯发现这块云团距离地球6500万光年,直径大约65万光年,比银河系大6倍以上,属于“原星系”。英国科学家麦克马洪和伊尔文通过对这块云团的观测,认为这块云团属于正常的矮星系。至于哪种比较合理,还要深入研究。

仙女星系与银河系会碰撞吗

研究人员表示,银河系一旦与其他星系相遇,碰撞时所产生的超大冲击波将会压缩星系内部的星际气体云团。但是,这一巨大的灾难只会发生于遥远的未来。

德国马普研究院天文学家卡尔·门特恩解释说,碰撞将可能发生于数十亿年后,虽然两者碰撞的时间比科学家所预测的要早得多,但对于人类来说这一时间仍然是属于遥不可及的未来,不会引起人类的恐慌。

螺旋结构的起源

林达博是研究螺旋臂形成的先驱,他意识到恒星要恒久保持螺旋臂的形状会遭遇到“缠绕困境”而难以维持住,因为星系盘中天体的环绕速度会随着至中心的距离而变化,一条向外辐射出的臂很快就会因为星系的自转弯成弧线。

星系只要自转几周之后,螺旋臂的曲率就会增加至紧紧缠绕着星系的核球,但观测到的却不是如此。

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已经证实,在大霹雳之后,宇宙有一段时间是非常同质性的,其间的起伏低于1/100000.今天最能被接受的观点是原始扰动的成长形成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结构,原始扰动诱发局部地区气体的物质密度增加,形成星团和恒星。

这种模型的一种结果是在早期宇宙的一些地区因为有较高一点的密度而形成了星系,因此星系的诞生与早期宇宙的物理息息相关。

太阳系外发现新行星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个存在于太阳系之外的新行星,将其命名为HAT-P-2b。这颗行星所围绕运行的“母星”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HAT-P-2b行星的平均密度是水的6.6倍,比木星的密度大8倍。

神秘的类星体是什么

1960年,射电天文学家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观测到一个叫3C48和一个叫3C273的射电源。结果发现它们都是很暗的蓝色星。天文学上称它们为类星射电源,简称类星体。类星体的亮度惊人,但它的体积很小,直径仅有普通星系的十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

恒星颜色的揭秘

恒星的颜色并非一个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和白色等。不同颜色代表星体表面温度的不同。从恒星光谱型我们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蓝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5000度以上,如参宿七和轩辕十四等。白色恒星表面温度在11500度至7700度,如天狼星和天津四等。

适合生命存在系外行星

美国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新的系外行星,它位于所在恒星系统的“宜居带”,也就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

其引力足以固定住大气,表面具有很多岩石,也具备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可能适合生命存在。这颗行星围绕天秤星座内名为Gliese581的红矮星运行,距地球约20光年。

类似木星的新系外行星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发现一颗“大小像木星、轨道像水星”的太阳系外行星,科研小组将其命名为“科罗-9b”。它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80%,并同木星和土星等巨型行星一样,主要由氢和氦构成,并且表面具有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水和固体物质。由于具有反射作用的云层,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