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11199800000044

第44章 奇妙的珊瑚化石与鹦鹉螺

大自然有一种奇妙的钟表——地质钟。这是些什么呢?原来,生活在浅海里的珊瑚都有这种奇妙的钟表。

地质学家在研究海洋化石时发现,不同地质年代的珊瑚化石上的条纹不同:石炭纪(距今3亿年前)的地层珊瑚化石一年有385条生长纹;泥盆纪(距今3.5亿年前)的地层珊瑚化石一年有390条生长纹;志留纪(距今4.1亿年前)的地层珊瑚化石有398条细纹,中间夹杂了13个生长带。

这些化石的迹纹是怎样来的呢?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那些生活在晶莹碧蓝而温暖海水中的珊瑚虫,沐浴着阳光,经历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忠实地记录着自己在亿万年来的地质史进程。

原来,珊瑚的外层细胞分泌的碳酸钙的多少,同太阳光强弱有关,白天分泌得多,晚上分泌得少,于是在珊瑚的表面上留下了许多环状的细纹,叫生长纹。每过一天,就留下一条细纹。

有趣的是,现代珊瑚还留有“月历”和“年历”的痕迹呢!现代珊瑚每隔28个生长纹,就有一条细薄而收缩的条文,叫生长带,这同现代的阴历一个月的天数相近。现代珊瑚大珊瑚大约每隔360圈生长纹,就有一个明显的圆环,由许多厚而宽的生长纹繁集而成,叫生长环,同一年的天数相近。这是为什么呢?“月历”是由于珊瑚每月有一次繁殖高潮,它分泌碳酸钙的机能降低,环纹就变薄而萎缩了。“年历”是由于珊瑚的生活受到季节的影响,夏季水温高,生长快;冬季水温低,生长慢,因此留下凹凸不同的环纹。

根据珊瑚化石的痕迹,科学家推测,在5亿年前,一年大约有420天,而在4亿年前,一年约390多天,每月有30.5天,每天约21.5小时。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离现代越近,地球自转的速度越慢,每月的天数变少了,而每个昼夜的时间变长了。

地球已有46亿年高龄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代。珊瑚化石成了地球进化史中的一个“见证者”,因此叫它地球的“时钟”。珊瑚化石还是地质工作者找矿的“尖兵”,因为不同年代,不同神态的珊瑚地层,常常是石油煤和铝土矿等蕴藏的宝库。

大自然中,除了地球的“时钟”——珊瑚外,还有奇妙的月球的“时钟”——鹦鹉螺。

鹦鹉螺的外貌像蜗牛,但它却与乌贼、章鱼是近亲。鹦鹉螺在地质史的志留纪时期,十分昌盛,到泥盆纪开始衰落,在三迭纪时,直壳型的鹦鹉螺绝灭了。而卷曲的鹦鹉螺很罕见,几乎被人遗忘了。

可是,生物学家发现,鹦鹉螺还剩下一个属,共计三种,数量稀少,格外珍贵,是难得的“活化石”。

鹦鹉螺生活在印度洋和菲律宾海域,壳体作包卷状,直径20~30厘米,外壳灰白色,腹部洁白,背部有粗宽的棕黄色横条纹。它常在珊瑚质浅海底爬行,偶尔也会游泳,姿态同乌贼相似。遇到大风来袭,鹦鹉螺就漂浮到海面上,以小鱼、虾、蟹为食。

鹦鹉螺的头前缘绕有许多短触手,为捕食和行动之用,鹦鹉螺觅食的时候,伸出触手,向四周展开,将猎物包裹起来,然后吞食。在休息的时候,触手都缩进壳里,只留1~2个触手在外面警戒,有时如果需要迅速行动,它会像乌贼那样喷水,以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前进。

鹦鹉螺的壳由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室”,最外的一个小室体积最大,是鹦鹉螺居住的地方,叫“住室”。后面的其他小室,体积较小,可贮存空气,叫做“气室”。各个隔膜中央有一小孔,连成小管,同最外的肉体相连。鹦鹉螺不断长大,小室的数目也跟着增加。鹦鹉螺正是依靠这种“气室”,在海中漂游时能够沉浮自如。

科学家研究活的鹦鹉螺时,发现鹦鹉螺的小室壁上有一条条清晰的环纹,这是它的生长线。每个壁上都有30条生长线。

奇怪的是,在同一个地质时代的鹦鹉螺化石,它们的生长线数目是一样的,而不同地质时代的鹦鹉螺化石却是不同的。例如,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鹦鹉螺化石,腔内有22条生长线;距今约3.2亿多年前的鹦鹉螺化石,腔内却只有15条生长线。这说明:鹦鹉螺的生长线,从近代推向远古,越来越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生物学家和天文学家的推算:在距今3.2亿年前,那时候,月球离地球较近,月球绕地球一周需15天,鹦鹉螺每月留下了15条生长线;在距今7000万年前,那时候月球离地球远了,绕地球一周需22天,鹦鹉螺每月留下22条生长线;现在月球离地球更远了,月球绕地球一周约需30天,海中的鹦鹉螺每月制造出30条生长线,正好记录着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天数。

鹦鹉螺在海洋里生活,默默地记录着月球在亿万年漫长岁月里的变化。它说得上是一个奇妙的“天文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