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11199800000023

第23章 农历的节日

我们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配合农业生产的节奏和气候变化,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均以农历纪时。现在选择几个略述如下:

春节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节日。它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一个节日。

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种叫法大概起源于周代。因为对于“年”,尧称“载”,夏曰“岁”,商曰“祀”,到了周代才称“年”。“过年”是农业收获后的一个大庆祝日。古书载:“年,谷熟也;从禾、干声。春秋传曰:大有年。”又说:“五谷皆熟曰有年,大熟曰大有年。”五谷丰登,俗称“好年冬”或“好年景”。

我国民间惯用农历,代代相传,未易转移。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形式。因为历时久远,深入人心,所以形成为固定的习俗。其中主要有:

(1)春联

春联究竟始于何时,虽传说不一,文献难证,但其历史久远,却是毫无疑问的。直至到今天,每逢春节,张贴春联,仍为一项历久不衰的庆祝形式。

(2)春酒

新春饮春酒,由来已久。远在我国战国时代,就有此风。如《庄子》中说:“春月毗巷,饮酒茹葱,以通五脏。”《诗经》中也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张衡赋中还说:“致饮芹于春酒。”由此可见,春节期间饮春酒,不但是欢庆中一大乐事,且有益于身体。

古时所饮的春酒是一种延年祛病的“屠苏酒”或“椒柏酒”,多用中药调制。据说,屠苏酒系华陀所配药方,饮之可以“辟疲疠一切不正之气”。早年我国医学多“寓医药于饮食,以收预防之效”。

(3)迎春接福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广大农村特别重视。《礼记·月令》说:“先立春三日,太史谒天子曰:某日立春盛传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至今有些农村仍有“迎春”之俗。就是在红纸上写“迎春接福”四字,贴于中堂,并陈设果品、五谷,以祀勾芒之神;敲锣打鼓以迎“春牛”。当然这都是古俗了。

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又称。“元宵节”,俗称“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冥”。灯节前几日为“放灯”,最后一天为“谢灯”。此日家家悬灯结彩,竞放花火;夜间举行灯会,鼓乐齐鸣,龙狮并舞,一派喜乐景象。

关于灯节的起源,北史上有这样记载:“隋柳或见都邑百姓正月十五日作觚戏,上奏曰:‘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阶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带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竞此一时,请并禁断’。上可其奏。”这里所说的觚戏,就是一种摔跤游戏。

《汉书·武帝纪》中说:“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

隋朝也同汉代一样,在春节期间举行摔跤游戏,只是隋人选在元宵之夜举行,并且扩大范围,将摔跤游戏演变为“人带兽面,男为女服”,好像现代的化装游行。照柳或奏折所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可谓十分热闹。但“禁断”并未能遏止民间习尚。到了唐代,元宵晚会更发展为盛大的灯节。

另据《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彩,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烛炬,连属不绝。时有京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绘成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珍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能。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

到宋代,改为放灯五夜。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述元宵情景,至今读来仍耐人寻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元宵放灯始于汉,兴于唐、宋。古代农业社会在岁首闲暇之时,官府与百姓同度佳节,张灯结彩,通宵达旦,欢乐之情可以想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族人民仍把元宵放灯作为喜庆丰收和抒发欢乐的象征。全国各地多在公园游艺场所举办花灯展览,灯型制作逞奇斗巧,更有电动花灯,人物栩栩如生,尤为奇观。

清明

清明古称“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

据传,周成王年幼时,在与弟弟叔虞的一次耍戏中,削桐叶为圭,说道:“以此封若。”史官听到后马上走过来请成王择日正式加封。成王说:“吾与之戏耳。”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遂封弟叔虞于唐,称为晋。晋传至献公时,献公嬖骊姬杀死太子申生,并欲伐次子重耳于蒲。重耳得知消息后逃出,在外流亡19年。在重耳流亡期间,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让重耳吃,俗称“割股奉君”。重耳重返晋国取得王位(称晋文公)后,欲行复国之赏,便大会群臣,分3等计赏:上赏赏德,次赏赏才,再次赏功。凡为复国战死者为首功,授上赏。如:赵衰、颖颉、魏掣、狐偃等都受到赏封,但唯独没有介子推。在这种情况下,介子推并不言语,领着他的老母隐于绵上山中(今山西省境内)。

介子推的一个随从看到这种情况,便悬书宫门。书中写道:“有龙娇娇,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四蛇人穴,皆有处处;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晋文公得知后大惊道;“此寡人之过也!”于是便派人寻找介子推,但就是找不到。后来听说介子推藏在绵上山中,晋文公便亲往求访,找了好几天还是找不到。

这时有人说介子推对母亲很孝顺,如果放火烧山,他必然携母而出。

晋文公觉得此话有理,就命军士举火焚林。大火烧了3天,介子推始终不肯出来,最后母子相抱,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晋文公找到介子推母子尸体,非常悲哀。为志其过,改绵上山为“介山”。

因为烧山这1天是三月五日清明之时,晋国人为怀念介子推,当时1个月内都不忍生火做饭,尽吃冷食。以后渐减为3天,命为“寒食节”。

后来经过长期演变,三月五日(农历)就被定为清明节。直到现在,农村每逢清明,家家都在门前插柳,并祭扫祖墓,以悼死者。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或“诗人节”。

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常于正午时分奉贡粽子醴酒祭祀祖先;用艾草、蒲菖插置门前,说是可以“避邪驱暑”;有些地方还举行龙舟竞赛,叫做“游江”,借此吊念屈原。

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他博学多识,善于治乱,为楚国三闾大夫。起先很得楚怀王重视,后由于靳尚从中挑拨而为怀王疏远。屈原愤而作《离骚》以寄慨。楚襄王后来又把屈原贬谪到江南。屈原又作渔父诸篇,以表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公元前299年5月5日,楚国灭亡。屈原遂投汨罗江而死,享年67岁。

楚人仰慕屈原的贤德,找不到尸体,于是就驾舟江上,播旗击鼓,以招忠魂;并把米饭装在竹节内,洒于江中喂食鱼虾,希望这样能保全屈原的尸体。

这种风俗,后经楚地而传于全国。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古时的招魂小舟,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龙舟竞渡,竹节米饭后演变成竹叶粽子。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或“团圆节”。

在这二天,有些人家常于庭院摆下桌子,放上水果,对月空拜,俗称“拜月娘”;拜毕,全家分食丹饼,赏月纳凉;有些要好的朋友还聚在一起,谈艺吟诗,饮酒赏月;亲戚朋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称为“送节礼”。

八月十五日所以叫中秋节,乃是因为它处于三秋之中,因而得名。《周礼》载:“中秋夜近,寒亦如之。”可见“中秋”这一名称在周朝就有了。

但是中秋赏月则起于唐代,而吃月饼赏月又是从宋朝开始的。现将有关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介绍一二:

(1)《中秋博物志》中说:武夷者,地官也。相传于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于武夷山,置慢亭,化虹桥,通山下。八月十五日,太极王、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并坐空中,然后命鼓官行酒,命歌师唱人间可怜之曲。

储山谱》中还说: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有一天他告诉老百姓在山顶相会。这一天,山下老百姓都聚于山顶,果然看到山上有绿屋宝殿,内中众神分男女而坐;仿佛还听到空中有人声和乐器声,但不见人。

(2)唐明皇游月宫。据唐逸史载:“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奏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否?’乃取桂杖向空中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帝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合唱歌曲。帝不识其曲名。问之,‘霓裳羽衣曲也。’帝密记其声调而回。却顾其桥,随步而减。即召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之曲。”

(3)嫦娥奔月:相传在夏代,穷国君后羿恃其善射而疏远贤臣,听信谗佞,残暴欺压百姓。他的妻子嫦娥,美丽而贤惠,常常不同意后羿的所作所为。

有一天西王母派人给后羿送来长生不老仙药。嫦娥怕后羿吃了药真的会长生不老,长期欺压百姓,就把仙药偷吃了,并飞向月宫而成仙。

后世感念嫦娥恩德,都为她在广寒宫里的孤苦而惋惜。有一首诗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馈赠月饼:据传元世祖至元十年,降将张弘范兵至山,文天祥被俘,陆秀夫背着卫王跳海自杀,宋朝基业尽败,而全国各地忠贞之士,多矢志匡复,约期中秋举事,主事者以面粉和糖做成圆饼。饼中藏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一张传单,分赠各家,名为“节礼”。

当时的老百姓既怀国破家亡之痛,又恨元朝残暴,果然按传单所说,在八月十五日夜啸聚起义,可惜组织不严密,又缺乏作战经验,终为元兵所歼。

这就是中秋送月饼的由来。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古有吃糕、饮酒、登高、赏菊的风俗。

在唐、宋时代,还规定在重阳讲武习射,称为“赛马节”。宋代苏轼说道:“四时令节,惟清明与重阳,不宜虚度。”

明代,人们在这一天要接出嫁的女儿回家,所以又叫“女儿节”。

清朝时把重阳节称为“夜作节”,人们在这一天要特别慰劳夜间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