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
11199600000095

第95章 聚落与环境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我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大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我国及世界上的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我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