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
11199600000004

第4章 险峰陡崖“西岳”华山

在中国的名山中,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和恒山一起被称为“五岳”。华山被称为“西岳”,也叫做太华山。它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华阴县南。它的北边是咆哮的黄河和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南边背靠绵延起伏的秦岭。它的主峰就像一块巨石,直刺蓝天,四面陡立,好像刀劈一样笔亘,以陡峻和雄险而闻名,历来有“华山天下雄”的说法。中国古代的著名地理著作《山海经》上说,太华之山,高五千仞(一仞约等于2.3米),削成四方,远望若华状,故名华山。(古代花、华意义相通;这两句话说出华山几座山峰分布如花蕊的形态。)有人说,华山的名字起于山顶上的莲花池。不管怎样说,华山的名字和它的高峻有密切的关系。华山有五座山峰,分别是东面朝阳峰,南面落雁峰,西面莲花峰,北面五云峰,中间玉女峰,这五座山峰的海拔高度都在2000米以上。

华山是典型的由于花岗岩被侵蚀而形成的山,是经过漫长的地壳变动形成的。大约在距离现在1.4亿年到0.7亿年前的时代(在地质历史上叫做白垩纪),华山所在的秦岭地区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华山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一个巨大岩体:东西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后来,华山北面的渭河谷地不断陷落,山地不断抬升。它周围的山地是由片岩组成的,抵抗侵蚀的能力没有花岗岩大,经过千百万年,较松软的片岩被侵蚀掉,留下坚硬的花岗岩高高耸立在山地之上。

由于华山地势陡峻,难以攀登,想要上山只有沿着切割华山的瀑流沟谷——华山峪攀登,别的地方都行不通。这条小路上下几乎垂直,民间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战国时,秦昭王曾经下令,架设钩梯攀登华山。但是,直到唐代和宋代,华山还没有真正的登山道路,就连历代的帝王也无法上山举行封禅活动,只能改在山脚下的西岳庙举行。到了明代和清代时,沿着华山峪,架起了铁索,修筑了山路。

民间传说唐代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历尽千辛万苦,登上了华山的苍龙岭,当他回头看到那光滑无依的陡峻山脊和岭下的万丈深渊时,顿时心里害怕,两腿发软,发狂痛哭。他认为再也不可能安全下山了,随手写了遗书投到崖下,然后就再也不肯挪动一步。后来是别人用酒把他灌醉,再把他的眼睛蒙上,方把他弄到山下。现在苍龙岭逸神岩上,还刻着“韩愈投书处”几个大字,成为华山的一大趣谈和古迹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