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育素质教育
11198800000054

第54章 情融于艺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刚正秉直,曾高举义旗,抗击安、史叛军,后来为维护大唐的统一,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其事迹被后人所称颂。他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宏大,展示着盛唐的时代风格,被后人尊称为“颜体”,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只要说到楷书,人们言必称虞、欧、褚、颜。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笃实耿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

颜真卿从小就继承家学,热爱书法艺术。孩时因家贫,买不起纸笔,就以黄土扫墙学习书法,成年后在做难泉县县尉时,习武之余,潜心学书,但总感到长进不大。当时“草圣”张旭名扬海内,颜真卿慕名毅然辞去官职,在张旭门下学书。张旭并没有给颜真卿讲很多,仅仅作了一些示范,勉励他勤奋学习,下功夫临写,在临写中体会笔法。大约有两年的时间他为了学书不辞辛劳来往于长安和洛阳之间,经常请教张旭。颜真卿恳切地请求张旭给他讲授笔法要诀。张旭看他学习勤奋,态度诚恳,就单独传授笔法规则给他。传说《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就是颜真卿根据他和张旭谈笔法时记录整理的。在这个时期他还结识了张旭另外两个弟子怀素和郭彤,并经常在一起讨论笔法,所谓“屋漏痕”就是他和他们讨论笔法时提出来的。颜真卿的书法,经过张旭的传授和本人的勤学苦练,潜心钻研,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在理论和基本功训练上作好了准备。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唐初的书风,是沿隋代南北书风融汇而来的。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崇和提倡王羲之的书法,唐初的书法一直在“二王”书风的笼罩之下。唐初楷书的碑直传六朝碑版之意,字形严肃而凝重,富于所谓金石气,但同时姿态众多,在凝重之中含有流美飞扬的风韵。唐初“四家”都宗师二王书法,又具有各自的风貌。这除了艺术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楷体作为一种文字现象,它的结构、形体和书写形态,在各家书法创作中仍有不小的分歧。这恰好说明初唐楷书还处在成熟前的酝酿阶段。经过初唐到盛唐中期这近130年的时间推移,楷体形体变迁历程步入最后结束的前夜。人们的审美观此时也有较明显的变化,社会力量要求有反映盛唐时代风貌的新的艺术风格出现。颜真卿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重大使命,以自己的艺书成就,继王羲之以后树起了又一块丰碑。“颜体”出现后,汉字的楷体字体在结构形态乃至书写外观上,便有了固定的字体形态。一代宗师颜真卿,传世碑刻、拓本和真迹有70余种之多,最著名的是《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和《颜勤礼碑》,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稀世珍品。

颜真卿的一生,政名和书法名气一样显赫,在政史和书法史中他都是流芳百世的一代名臣和宗师。他的一生,一半是在沙场、在朝廷的错综斗争中度过的。他把全部忠心献给了唐王朝,真正做了一位忠贞清廉的大臣。而另一半是在书斋中度过的,他钻研艺术、文学,酷爱书法,这是他一方宁静的天地。他又自强不息地走向一代书法家的峰巅。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深、使后世书法家受教益最大者,莫过于王羲之和颜真卿。“颜体”出现于唐代,成为一面楷书书法艺术的旗帜,他的影响之广甚至超过了王羲之,因为“颜体”更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初写颜字的人要比写王字的多。在深度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受到颜书的影响,唐代晚期的柳公权得“颜体”精髓,而使唐代楷书书法艺术达到另一高度。宋代四大书家的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都深受颜书的影响。宋代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后,在印刷体中多采用颜体,宋时刻本的字体多仿颜体,可见颜书在当时风行一时。元代的几位书法大家,如赵子昂、鲜于枢等人也都学过“颜体”。明清的许多书家以学“颜体”为入门者不在少数。颜真卿谢世已1200多年,“颜体”的艺术风范犹存,影响了几乎所有后代书家,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是不多见的。史学家范文澜说到唐书,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读者可从书中领略个中滋味。情融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这一准则。

颜真卿一向喜欢结交有学问的读书人。他在湖州与张志和的结识,历来被传为佳话。张志和是金华人,学问渊博,能诗善画,曾经做过官,后来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又号元真子。大历九年(774年),颜真卿请他到湖州来做客。拿了一卷绢请他作画,张志和提起笔来很快就画好了一幅山水画,旁观的人对他的艺术才能都非常钦佩。张志和、颜真卿还和宾客们在一起饮酒、作诗词,写了几十首《渔歌子》。张志和的歌词流传了下来,其中最为人们所喜爱的一首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颜真卿看到张志和坐的渔船又小又破,就替他换了一条新的。张志和回去后,颜真卿很想念他,写了一篇《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记述他的事迹,还劝勉他不要在烟波江上终老一生,应该出来好好地干一番事业。

总之,颜真卿其人其书都是后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