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11192300000038

第38章 卖点炒作一定要有角度

角度,是切入问题本质的最有效的利器,是撬动市场的入口。一个好的角度,它往往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能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一个孩子要撬动比自己重几倍的石头怎么办?找到一个支点。在支点的帮助下发挥杠杆的作用,就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产生我们看似不可能的结果。

一艘万吨巨轮在海上航行,我们希望它向左传,怎么办呢?你应该推什么地方呢?常规的想法是在船头给他一个向左的推动力。可是,要多大的力才能推动一艘万吨巨轮的船头向左转呢?这个看似符合常理的办法是很难实现的,最省力的方法是寻找杠杆点。杠杆点位于船尾,把油轮的尾部向右推,油轮便能向左转。这便是小小的辅助舵所产生的神奇效果。

辅助舵这个小装置,对庞大的巨轮有很大的影响。当它被转向某一方向时,环绕着舵的水流被压缩,造成压力差,把舵吸向所要去的方向。整个系统——船舵、辅助舵,透过杠杆原理的运作,轻易地实现了庞大巨轮的转向。

这就是巨轮转向的原理。多么简单。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有效的支点。

卖点炒作也一样,只要建立起了卖点炒作支点,就找到了改变市场声音对比的有力武器。一些企业的卖点炒作是靠找到了卖点炒作支点而使企业成为强大的企业,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具备了强有力的财力和物力。

一些企业卖点炒作得较早,发展的规模较大,在市场竞争中已具备先天的优势。那么,那些后出生的企业、那些小字辈的企业怎么办呢?难道因为别人强大,就不能去挑战他们了吗?大量的书籍都在谈所谓的卖点炒作策略,说什么只有行业的第二第三名才有挑战的资格,如此说来,那些小企业,那些后出生的企业岂不是就不可能用卖点炒作发展来壮大自己了!没有的事!难道因为有了可口可乐的强大卖点炒作,晚出生12年的百事可乐就没有活路了吗?难道因为麦当劳的强大卖点炒作,美国汉堡大王就成不了伟大的企业了吗?因为胃舒平、口服安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吗叮啉就没有机会了吗?

不可能的事!后出生的企业不仅要活,要活得好,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关键是要找到炒作支点。炒作支点能够微妙地改变强弱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强者不再那么强,弱者不再那么弱,从而达成另外一种可能,从而实现以弱击强、以小搏大、以轻举重。

百事可乐的炒作支点——撬动庞大的可口可乐。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在一个方面表现出的优势,从另一个方面看往往就是劣势。卖点炒作支点的作用就是在承认对手优势的前提下,巧妙地将它的优势转化为它自己无法否认的劣势。用对手的优势打击对手!

炒作支点当然并不是谁都能想得到的,除了一些偶然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必然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炒作的创意能力。

卖点炒作创意不仅仅体现在卖点炒作内容上,在卖点炒作形式、卖点炒作投放方式、媒介策略上,因为与众不同的卖点炒作形式和媒介策略极易引起受众关注,令受众耳目一新,形成记忆。

2003年4月10日,CCTV1黄金时段破天荒播出了长达5分钟的威驰轿车卖点炒作,此前,为了让这条产品上市卖点炒作产生轰动效应,威驰的卖点炒作代理公司北京电通特意在这个卖点炒作播出前,就在央视黄金时段的同一位置投放了一周的预告卖点炒作。这种创新的卖点投放炒作方式,成倍放大了这条卖点炒作的传播效果。

某卖点炒作公司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了150个人,到一个实验的环境里,分成三个实验室。第一个实验室的人会看到一些节目和常规卖点炒作;第二个实验室的人看到的则是一些品牌的产品出现在节目里,包括摩托罗拉、美宝莲、脑白金、联想、旭日升、吗叮啉等,他们看不到常规的卖点炒作;第三个实验室的人看到的既有节目中的产品涉入,也有常规卖点炒作。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三个实验室,卖点炒作的效果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当产品涉入这种特殊卖点炒作形式与常规卖点炒作相配合时,卖点炒作效果大为增加。在试验的六个品牌中,有五条卖点炒作效果明显增加,其中联想增加了79%,旭日升增加了295%,差不多三倍,这不能不让人惊叹特殊卖点炒作形式的价值。

在卖点炒作投放方式上,卖点炒作策略创新比被动式购买更重要。有三点原因:

1.策略式购买的卖点炒作形式往往比较特别,它可能在时长上与众不同,比如威驰的5分钟卖点炒作;也可能不是完全的硬卖点炒作的形式,而是特约播映。冠名、演播室背景版赞助等特殊形式或与节目主题融合;还有可能是很多卖点炒作形式的组合,既有常规形式卖点炒作,也有特殊形式卖点炒作。因为形式上的不同,策略式卖点炒作投放更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卖点炒作的记忆度更高。

2.策略式卖点炒作投放可以跟节目很好地结合起来,将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和好感转移到品牌身上。在香港一家电视台转播体育比赛的节目中,有个啤酒品牌的卖点炒作与节目结合得非常绝,比赛中插播5秒卖点炒作,卖点炒作语只一句话:“喝杯啤酒接着看”,然后就是接下来的比赛。这样的卖点炒作能很快形成一种口碑传播的效应。

3.策略式的卖点炒作投放往往资源有限,甚至是唯一的。在市场竞争的博弈中,企业抓住了某些独特的资源,对手就失去了,这不是100分和10分的关系,而是100分和0分的关系。特殊卖点炒作形式往往是唯一的、独占的、不可复制的资源。比如2002年世界杯时健力宝通过招标获得了央视世界杯独家全程特约播出权,其竞争对手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的卖点炒作资源,起码在气势上就先输给了健力宝。

因此,在卖点炒作投放方式上,策略创新要比被动式购买更有效。

海尔成为北京申奥直播最大的赢家,那它又是找到了一个什么炒作支点了?

2001年7月13日,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时,国内的电视观众马上看到了一个画面:“全球海尔人祝贺北京申奥成功!”就在这样一个全国人民共同欢呼的激情时刻,海尔出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海尔这一策略创新,也创造了卖点炒作比新闻还快的佳话。

申奥成功令海尔振奋不已,他们有理由这么高兴,暂且不说那些同样令人兴奋的有关覆盖率、收视率、占有率的数字,海尔人在7月13日这天对其卖点炒作的效果就已经更直观地感觉到了。据的朋昌介绍,当天晚上投票结果出来后,海尔在青岛的总部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观众纷纷把电话打到海尔集团,与海尔分享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和激动。而作为这次海尔卖点炒作活动总策划的曲朋昌,事后也因此得到集团总裁张瑞敏的重奖。

“在7月13日申奥投票这天,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投入了400万元的卖点炒作费,估计得到的回报要超过5000万元,海尔应该是这次活动的最大赢家。”

2001年7月27日,海尔集团卖点炒作部部长的朋昌在中央电视台卖点炒作部举行的7·13卖点炒作活动总结座谈会上高兴地说。

对一切卖点炒作宣传机会非常敏感的海尔集团卖点炒作部部长的朋昌,从2001年5月份就盯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申奥直播。在其他企业还没有什么动静的时候,他就几次来北京,与海尔的代理公司和中央电视台一起谋划,如何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次“百年不遇”的机遇。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央电视台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沟通、互动、双赢”的卖点炒作经营策略,并希望以这次申奥直播卖点炒作活动将这一新策略付诸实践。对于7月13日的申奥投票直播,中央电视台下了很大工夫,从中午12点开始,节目持续了15个小时,而且信号覆盖非常广泛,除CCTV1、CCTV4、CCTV5同时播出外,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至少有21个频道在对这个节目进行不同程度的转播,有的是从12点开始直接把直播信号转过去了。如果从转播形式来说,跟《新闻联播》应该不相上下。

经过三方的多次沟通,最后中央电视台专门为海尔集团设计了一个以点带面的主题式卖点炒作投放组合:从6月12日到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申奥宣传片和7月13日申奥直播节目宣传片后播放海尔集团的卖点炒作,并在7月13日当天的申奥直播节目中为海尔集团提供一个特别的套装卖点炒作,包括申奥成功后的祝贺卖点炒作。

在具体的炒作支点诉求上,海尔根据中央电视台卖点炒作部提供的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最后决定放弃做硬卖点炒作的方式,而是与海尔集团下半年以“国际化”为主题的和平、健康、向上的宣传方向相一致,并将此卖点炒作诉求与北京申奥的观众情绪和环境氛围融合在一起,专门投资23万元做了一条“全球海尔人支持北京申奥”的电视卖点炒作片,供这么短时间内进行一次性的播出。

这时,收视数据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当天晚上观众对直播节目的关注程度和北京申奥成功后观众的情绪投入。无论北京申奥成功与否,观众对节目的高度关注就是卖点炒作投资的价值所在,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增强了观众对直播节目的关注程度。

在这种收视心理和氛围中,任何与申奥相关的信息都会受到观众的注意,其中当然也包括节目中的卖点炒作。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出后,为什么那么多观众给海尔打电话?因为海尔的庆贺卖点炒作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观众不但不像平时那样讨厌卖点炒作,而且特别爱看这样的庆贺卖点炒作,这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所起的作用是很难用数字去分析的。

海尔申奥直播卖点炒作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它最先找到了申奥这个卖点炒作的有力支点。海尔的这次卖点炒作,为那些重视品牌卖点炒作的企业将其品牌形象更深地植入消费者的心理、情感之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本。

实际上,品牌就是一种感觉,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一种感觉。对于企业和卖点炒作公司来讲,品牌经营的关键任务是要通过各种传播活动让消费者有这种感觉。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是把卖点炒作信息简单地传达到消费者的眼睛里、耳朵里,让他们知道有这样的产品,而且更应该让品牌形象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心理、情绪和情感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让消费者感觉到我们的品牌是跟他在一起的,跟他一起分享他生活中的快乐、荣耀、希望、成功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贝纳通这个意大利时装巨人,他又是怎样找到卖点炒作的支点的。

在时装界,说到贝纳通这个意大利时装巨人,已是无人不知的了。它的成功,除了得益于紧跟潮流的时尚设计外,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其独到的有创意的卖点炒作。该公司最新的一个卖点炒作再次引起轰动成为舆论的焦点,招来一片哗然之声。这个卖点炒作竟然出现了美国监狱中死囚在等候处决的情景。这一系列死囚照片也能称之为时装卖点炒作?其卖点炒作特色是这样:

1.不谈服装。卖点炒作与产品没有任何瓜葛?有这样的卖点炒作吗?这样的卖点炒作对推广品牌有用吗?回答都是肯定的。不信可以看看贝纳通的最新卖点炒作:

一个美国人坐在等候处决前的一个小屋子里,眼睛茫然而绝望地盯着镜头,是对生的怀恋?对死的恐惧?不得而知,反正表面看来与贝纳通的时装毫无关系。

在卖点炒作推出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播放了一段在监狱中拍的镜头。冰冷的钢丝铁门快速推进“”的一声关住,隔离出两个世界。这则卖点炒作以贝纳通又一次向人类道义呼吁的形象出现,它是为最近的意大利宣布支持死刑而推出的。对于死刑这种人间至刑是否该存在,人是否有剥夺另一个人生存的合法权利,一直是西方许多国家争论的话题,有些国家已废除了死刑。

但针对贝纳通这一行为,许多人士不禁提出疑问:“卖点炒作的目的是推销产品,以这样严肃的国际社会问题来做服装卖点炒作,是否合适?”一直在帮助贝纳通制作卖点炒作的女摄影师奥丽维亚图是此系列卖点炒作的始作俑者,她说:“我不是来这里看谁有罪无罪的,只是拍摄出一种客观事实。”“我这两年以来一直在美国各大监狱中寻访,并推出了一种客观事实。”确实,她这两年以来一直在美国各大监狱中寻访,进行摄影活动,并推出了一个题为“写在脸上的死亡”的系列作品。卖点炒作上的主题人物,那位美国人阿皮纳说:“我认为公平是存在的。但最后倒霉的总是穷人,如果你不能请大律师,那你一定会被送上断头台。这就是我主张要废除死刑的原因。”

2.关注敏感话题。其实,贝纳通服装的卖点炒作一直在寻求一种试图超越性、社会等级、种族和国别的生活哲理理念。多年来其卖点炒作一直在关注社会敏感问题,力图在宣传产品的同时改变一些社会观念,其内容涉及恐怖主义、种族主义、艾滋病、同性恋等话题,唯独没有提及贝纳通的服装。而这些方面的举止却大大提高了贝纳通的知名度。尽管不断地遭到一些团体和相关舆论的批评,这则关于美国监狱死囚的卖点炒作仍然已在全球推出,并引起极大的反响。

由此看来,要想找到卖点炒作支点,还得真要有与众不同的创造力才行,因为,投放有创意的卖点炒作可以使卖点炒作传播事半功倍。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就是千篇一律。阴阳、四季、五味、七色,丰富的人生就是这些元素错综复杂的交错。同样,卖点炒作若要获得理想效果,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创意应是卖点炒作传播者永不懈怠的追求。因为创意性卖点炒作投放还可提高卖点炒作记忆度。

在韩日世界杯之前,也许没有人知道健力宝有个第五季,也许很少有人想到京瓷是日本的一种手机,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交通银行的信用卡叫太平洋卡……短短一个月的赛事就成就了这么多的品牌,这是足球的成功,更是善于捕捉卖点炒作商机的企业的成功。

从卖点炒作传播形式上来看,这些成功的故事很多都是因为它们在投放方式上与众不同,都与对中央电视台特殊角度的卖点炒作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密不可分,健力宝的赛事特约播出、三精制药的计时卖点炒作、京瓷的“今日之星”冠名、海尔的场景切换LOGO等等。这些特殊角度的卖点炒作资源的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并为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