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11186200000045

第45章 独立才能成就大美——依赖症

“经典故事”

走不出父亲影子的席某

席某是某工科大学毕业生,从事计算工作。席某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教授。席某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已婚,不在家。目前一家有三口人。

因是老小,席某自小较受父亲宠爱,在家什么小事都由父亲替她干,较少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上小学时,因怕路上会有危险,都由父亲陪伴上学。周末想出去玩,也常由父亲陪带。由于这种长久的习惯,就是上了大学以后,席某也很少在学校与同学交往,不用说,很少与男同学交往过。每天放学就回家,在家处处事事由父亲决定或代替办理。

虽然父母都在大学教书,但性格上父亲较母亲精明能干,做事有主见,处理问题能力强,因此父亲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席某自小就很敬佩父亲,并且事事都依赖父亲,并以此为乐。在家庭中父亲极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与孩子经常沟通思想,帮助孩子处理或决定事情;因此孩子有问题或困难,也都找父亲帮助,在心目中也较尊重父亲。无形中,女儿跟母亲就缺乏亲近,很少与母亲谈女人的悄悄事。

由于席某年纪已不小,经朋友好意介绍,席某开始与一男友相识。该男友与席某同岁,已获有硕士学位,智力较高,是高才生。照一般情况说来,该算是很好的异性对象。但席某觉得该男友对于社会经验少一些,显得不够老练和成熟。尤其与自己的父亲相比,更显得社会能力差,不够理想。席某认为理想的男人不仅要智力超群,而且社会能力要像父亲一样很能干。

可是席某内心又很矛盾。因这次是头次交男友,看男友跟她蛮有意思的,总要邀她出去,想跟她亲近,结果让她觉得心慌,不知如何去应付。一方面脑子里想,这个男友不够理想,却又想到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女人长大该出嫁,不能太挑剔。但最糟糕的,还是自己慢慢喜欢上这个男友,但又担心将来失去能干的父亲,需自立处理,那又怎么办。

有件事需要提的,是当席某从小学进初中时,即大约十三岁时,因父亲已不能陪她上学,席某有所反应,曾一度发生情绪上的毛病,患了抑郁症。当时看了精神科医师,并经父亲细心照顾以后,短期内就好转。但这次席某又开始忧虑,怕万一有一天自己又生病了,照顾不了自己,而将来的丈夫又不能干,不会细心照顾她,那又怎么办等等。总之,由于这些一连串的心理烦恼,让席某脑子里觉得乱,也恐慌、紧张,不知所措,唯恐自己会发疯起来。

“心理解惑”

依赖症到底在依赖什么

很明显,席某是由于自小依赖且爱慕父亲,缺乏独立自主的性格。一旦遇到与父亲疏远的情况,就产生心理恐慌的反应,说明她的人格是一种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心理调节”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要治疗依赖型人格,心理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招:

第一招: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有独立的思维能力。

第二招: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做,正确地评价自己。

第三招: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使我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自己该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做个“小地主”。在学校,除了学习好外,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去帮助他人。

第四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处理自己的一些问题的,向他们学习。周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