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
走近报复深渊的女孩
有个姑娘与男友相恋了四年,可以说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男友。有一天,她发现男友原来另有所爱,而且还爱得很认真,于是大为恼怒。在悲愤和绝望之下,她决定报复自己的男友。她忍气吞声,假装对的友好,并做了很多令他家人很感动的事。当这个男人大张旗鼓请好客,并到酒店交了婚宴款,准备与她结婚时,她却突然宣布要与另外一个男人结婚,让所有的人不知所措。
18岁的小雨是某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小雨的性格有些不稳定,有的时候与班上同学发生矛盾后,便怀恨在心,到第三者那里诋毁前面那位同学。班上同学很不喜欢她。
有的时候她请同学帮忙,便给对方钱作为帮忙的补偿,弄得同学很不自在,觉得好像在等价交换。她却说:“我家有钱”。
当她觉得同学伤害了她后,就开始报复。报复的方式经常为同学水杯里放药或者将脏水倒进杯子里。看见同学喝下去的时候,她就自己躲在一边笑。
当同学对她有一点点关心的时候,她就给予非常热情的回报。如对方在她打喷嚏的时候,递上一张纸巾,她便马上给对方买这买那,搞得同学难以接受,不敢再接近她。
现在班上的女同学都不理睬她,将她当做一个怪人。她很苦恼,经常感慨人情冷漠。
“心理解惑”
扭曲的心灵
故事中的小雨和那个姑娘存在的是一种典型的报复心理。
一、容易形成报复性心理的几种人
1.经不住挫折的人
这种人往往由于上进心强和面子观念重,总想出人头地,他们的思想基础和心理情绪比较波动,一旦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便会立即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形成报复心理。
2.容易兴奋的人
这种人由于脾气暴躁、倔强、固执,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牢骚满腹,加上听到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谣传,就顿时火冒三丈,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报复行为。
3.意志消沉的人
这种人有了过失后,见别人另眼相看,觉得自己失去了应有的尊严而孤僻,从而产生痛苦和精神的压力,使内心发生病变,形成多疑的性格,再遭到挫折,意志彻底垮了,便“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地形成报复性犯罪心理。
4.思想不健康的人
这种人爱贪小利,爱占小便宜,一旦自己的不良行为被人发现后,感到“无脸见人”,便对告发人形成报复心理。
5.人际关系紧张的人
这种人长期与他人关系紧张,精神时常处于紧张状态,一旦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便会“豁出去”地实施报复行为。
6.“望天长叹望地发呆”的人
这种人遇到恋爱、婚姻、家庭等挫折的烦心事,认为自己显失公平,再遭到别人的刺激,便会“拔剑而起”,这种人见亲人被政府判处,认为自己不好做人,前途无望,若再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形成报复心理。
7.对社会不满的人
这种人把社会看成一团漆黑,其心理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引发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就发展为报复心理。
二、容易形成报复性犯罪心理的原因
第一,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高希望与低承受的矛盾。过去,人们的合理需求长期被限制和禁锢,使人形成一种欲求需要而又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内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使一些人的个人需求又恶性膨胀,期望值空前高涨。正如有的人所说:“该得的必须得,不该得的也要得。”有的人一旦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不从提高思想认识或从提高生产力水平上去找原因,而是或发泄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情绪,或发泄对他人怀恨在心的情绪,直至铤而走险地实施报复性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是个人价值观念出现病变。一是渴望独立自主,坚持个人有权独立处置自己的事,反对外来约束和依附他人。二是过度关注自己利益。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的错误原则来待人处世。一旦个人利益受损,就容易形成报复心理。三是人格的利己个性。在个人需求、兴趣、理想、信念、能力诸多个性特征上,具有一种强烈的利己心理倾向,即“名也要,利也要”,过分强调个人价值、个人表现、个人奋斗、个人利益,因而一旦不能满足,便与社会发生矛盾,形成报复心理。再一方面是过分计较他人处事欠公。一旦发现他人处事不公,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改变自己原有的平衡状态,形成报复心理。
第二,个人原因。
个人原因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容易产生报复性犯罪心理的人,生理发育较为超前,使心理成熟与生理发育难于同步,往往有“人老童心”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心理需求与客观条件不符的矛盾。具有报复性犯罪心理的人,个人需求愿望往往大大超出了实现的条件。由于自己的欲望难以得到满足,心理矛盾又无法解决,便容易形成报复性犯罪心理。再一方面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相互之间的矛盾。持有报复性犯罪心理的人,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而是认知、情感、行为之间影响和发展的结果。通常来说,人的认识决定情感,情感支配行为。但并非有了正确的认识,就有正确的行为。有的实施报复性犯罪的人由于认识能力局限,而情感既强烈又冲动。结果,行为就会受到情感的支配而产生报复性犯罪的行为;有的人的意志薄弱,尽管在认识上是正确的,但行为上抗衡不了外来的阻力与干扰。
“心理调节”
解开包袱的死结
报复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不仅损害个人身心健康,破坏集体团结,而且当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常常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违纪违法。因此,必须下决心消除。
第一,宽容为先
化干戈为玉帛者是机智坦荡的人,化仇恨为友情者是胸怀博大的人。化解一时的怨恨,最终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相互之间也难免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摩擦。如有的伤了自己的面子,有的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了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有成见,等等。对此,应努力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宽宏大度去影响他人。不然,就会把事态扩大,甚至激化矛盾。
第二,理智当先
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人的行为,可减少许多不满情绪的产生,从而遏止一部分报复心的形成。正确对待他人给你带来的伤害或不愉快。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当你受挫折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你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第三,处世要豁达
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心胸狭窄,易受情绪影响,且恶劣心境的作用强烈而漫长。因此,一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提高自制能力,能容人、能容事、能容批评、能容误解。多一点宽容,根除报复心理,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