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小病不求医I:经穴按摩使用手册
11185400000002

第2章 按摩的优点

(1)促进气血生成和运行。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则是气血运动变化的结果。

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肾中精气、水谷之气、自然界的清气;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血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成,在心、肝、脾的推动下流注全身,濡养人体的脏腑肢节。

可见,气血的生成都需要水谷精微的充分供给,而水谷精微的生成又有赖于胃的受纳腐熟、脾的生化和肠的吸收及输布精微等功能的发挥。而按摩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机体相应的穴位能健脾益胃,促使人体气血的生成,并能疏通经络,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以促进气机调畅,强化气生血、气行血、气摄血的功能,使机体气血充盈和畅通。

按摩对脾胃的调节主要通过加强胃腑功能,调畅气机而实现的。临床常用腹部的摩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按揉中脘、下脘、足三里、脾俞和胃俞,背部膀胱经的直擦法,以及搓摩胁肋法等手法来促进脾胃及全身气血的运行,达到增强脾的生化功能和肠的吸收,输布功能的目的。

(2)滑润关节。大多数人患关节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活动时间太少,因而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从而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度,使关节出现活动不便、僵硬等情况。而按摩能够剥离粘连,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使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如肩周炎后期,多伴有肩关节囊的粘连,影响关节活动。若在治疗时结合一定的按摩手法,可使受限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达到正常的程度,从而更快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

此外,按摩还能够滑润关节。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后,会出现肌肉僵硬现象,这就是临床所谓的“肌肉痉挛”。它是机体对损伤部位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以限制损伤部位的活动。但与此同时,这一局部会因损伤而使组织液过多的停积,若不尽快消除这些物质,局部组织就会发生痉挛、挛缩。通过按摩,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排除有害物质,并使紧张的肌肉充分拉长,进而解除肌肉痉挛。如治疗落枕后的颈部肌肉痉挛就是依据这一原理。

运动前按摩能够使周围血管扩张,调整肌肉、关节、肌腱等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以适应肌肉紧张工作时的需要。运动后按摩能够减轻肌肉酸痛和消除疲劳,按摩还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3)美化肌肤。按摩能够改变皮肤的状况。皮肤内含有许多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汗腺和皮脂腺等,它们是皮肤进行呼吸的调节器。按摩能够促进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快,调节皮肤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改善皮肤的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从而使皮肤光泽而富有弹性。

(4)调整脏腑功能。《内经》中记载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病则热,阴病则寒。”它的意思是说阴阳失调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按摩能调整脏腑的功能,使之达到阴阳平衡。实践证明:轻而慢的按摩手法可抑制神经、肌肉的功能活动;强而快的按摩手法可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如用轻揉手法推抹头部,能抑制大脑皮质;如用较重的手法按揉则能兴奋大脑皮质。

(5)防病健身。按摩既能治疗疾病,又能防病健身,对于原来有病的人,通过按摩可以起到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的作用。对于只是感到体质虚弱、功能减退的人,按摩可有强壮身体、抗御病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