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小病不求医I:经穴按摩使用手册
11185400000016

第16章 小儿感冒

感冒也称伤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疾病,有轻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气候变化时及冬春季节多见。一般症状较轻,恢复较快,但年幼体弱患儿症状多较重,常见挟痰、挟滞、挟惊等兼证。

感冒主要表现是发热、恶寒、头痛、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方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两手拇指自印堂穴开始,交替上推至前发际30次,然后,自额中分抹至两侧太阳穴30次,按揉双侧太阳穴1~3分钟。

{2}揉一窝风穴1~3分钟。

{3}揉迎香穴15~20次。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5}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上下肢部肌肉并做掌擦每部位3~5次。辨证论治

①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点揉风池穴1分钟。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多揉太阳穴。

②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直推脊柱5~10次。搓擦涌泉300次。

③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方法二

{1}攒竹至前发际用两拇指交替上推,再从攒竹经眉弓至太阳,拇指分推各24次,然后揉按攒竹、头维、太阳各1分钟;

{2}家长面对婴幼儿背部,在颈项、肩部、上背部(第1~7胸椎),多指或拇指揉捏3分钟,以上背部为主,再按揉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各1分钟;

{3}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掌面由上而下横擦上肩背部2分钟,最后揉按中府、合谷30秒,揉按大陵1分钟。

方法三

{1}患儿取坐位,家长对着孩子,推攒竹30次。

{2}推眉宫30次。

{3}揉迎香20次。

{4}揉耳后高骨30次。

{5}揉大椎20次。

辨证论治

①风寒感冒者:推天柱骨,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推三关各100次。加推幼儿前臂桡侧手太阳肺经路线,自腕部推向肘部。

②风热感冒者:揉太阳30次;揉大椎20次;推脊30次;清肺经100次。加推背柱,自大椎擦至长强(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掌面)。

③伴高热者:推脊,清天河水,退六腑各100次。

④感冒挟痰者:加用清肺经100次;揉膻中50次;揉乳旁20次。

⑤感冒挟惊者:加用掐山根3次;掐人中3次;清肝经100次;拿仆参5次。

⑥感冒挟滞者:加用揉板门100次;摩腹3分钟;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100次。

⑦感冒挟暑者,加推脊柱,推前臂手厥阴心包经路线外,揉按小天心(大小鱼际之间)、三阴交、涌泉穴各1分钟,能清暑得湿;

⑧感冒挟湿者,加揉脾俞、胃俞、肾俞2~3分钟,摩腹,揉按中脘、天枢约3分钟,揉点足三里1分钟能健脾燥湿。

⑨咳嗽重者,加按丰隆、定喘穴、小天心等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①每天推拿1次,一般经3~5次推拿症状可消失。如症状未减轻者,可加服中药。

②感冒流行季节应少去公共场所,外出须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

③患病期间宜多饮水,给易于消化的食物。

④家长注意根据气候寒热变化随时给婴幼儿增减衣服,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婴幼儿身体恢复健康后,可多在室外活动。

⑤在按摩治疗中,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可应用退热剂及抗生素,如阿苯片、保元丹及青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