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多挣少花勤算计
11184200000008

第8章 走出大众理财的常见误区

时至今日,虽然理财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其中也不乏卓有成效者,但是纵观我国人民的理财现状,尤其是很多人的理财现状,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人的理财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甚至因此蒙受了巨大损失。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最大原因就是,由于缺乏正确认识的引导,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理财的误区。因此,广大百姓在明确了理财的重要性之后,还必须注意避免踏入以下误区:

●对储蓄认识不够

直到目前为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储蓄缺乏透彻地认识,大部分的人也只是把银行当成了存钱的地方,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传统观念以外,还与时下银行利息较少有关。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两种情况:其一,为了贪图方便,有人会将大额现金放在家里,这样既不安全,又减少了利息收入;其二,由于缺乏存款技巧,导致了应得利息大大减少。

●盲目跟风

造成盲目跟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广大百姓缺少专业知识,很多时候,也只能选择随大流的方式。因此,杜绝盲目跟风并规避由此而来的风险,我们还应该从掌握系统的理财知识入手。

●急功近利

专家调查表明,很多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因购买理财产品遭受损失,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怀着急功近利的心情频足理财领域,再加上相关知识的欠缺,最终导致了理财失败。因此,任何人在涉足理财产品之前,首先应该对理财有一个客观地认识,即理财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从而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想法。

●过度投资房产

随着广大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地的百姓建房之风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而且往往掺杂有攀比意识。近年来,有很多人陷入了过度投资房产的理财误区,一些修建了还没几年的房子,往往由于造型稍微落后便被拆掉重建,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建房无疑是家庭生活的大项,因此他们往往不仅用空了家庭积蓄,有的还债台高筑。

王建前些年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几年下来积累了数万元,成了朋友圈的“小财主”。但是,王建并没有再接再厉,将资金用于事业,而是大量投资房地产,前后共投资100万余元,外债借了30万元,不曾想到如今房地产部景气,自己一下从“财主”变成了“贫农”。

●过于保守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人不喜欢冒险,包括一部会社会精英在内,他们往往是把银行储蓄作为主要理财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理财方式虽然相对稳当,获取的利益却相对较低。因此,为了与当前形势保持同步,广大百姓也应该适时更新自己落后的理财观念,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固有思想,积极寻求那些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比如各种债券、基金等,最大限度地增加理财收益。当然,如果能够进行产业投资等项目,无疑意味着你的理财水平上升到了新的境界。

张锋由于脑子活络,几年下来积蓄了3万有余,当时邻居们都劝他购买大客车跑运输,但张锋认为运输风险太大,于是把钱存进了银行。但是2年后,张锋就开始后悔了,因为经过2年多的苦心经营,那些跑运输的邻居们日子一个赛一个,而自己的存款仅增值了几千元,而且现在再想介入运输早已是人满为患了。

●陷入投资陷阱

在当地百姓生活中,非法集资、高息借贷等投资陷阱广泛存在,很多老百姓因为贪图高息,孤注一掷,最终不仅未能获得高息,反而因此导致血本无归。

一天,张某听说临近的特种养殖公司正在吸纳民间资金,并许诺年利润200%,于是张某便将辛辛苦苦积攒的15万元钱全部购买了该公司的股份。谁知半年过后,养殖公司的老板便携款潜逃,致使包括张某在内的很多人血本无归。

●观念落后,消费超前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各地区的不同迷信活动也水涨船高,如某人一有事就请人算命、看相、看风水;有病不上医院,而是烧香还愿请巫婆神汉;亲人去世,请和尚、道士超渡亡灵,甚至厚葬。而一些先富裕起来的老百姓,虽然不迷信,但是却陷入了另一种消费误区,如盲目消费,挥霍无度,大吃大喝,大手大脚,甚至借贷挥霍……使得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无谓地流失,甚至坐吃山空,难以为继。

●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很多老百姓有过为顾面子而失财的经历,他们往往乐善好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借贷人往往无法偿还,他们又往往碍于情面,只能自吞苦果。

●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

时至目前,也有一部分人开始了自己的理财之路,但是其中却有一大部分人存在着广而全的理财意识误区,他们往往把有限的鸡蛋放在了无限的蓝子里,这也买,那也买,他们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理财方式是百姓理财的误区之一。专家告诉我们,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把鸡蛋集中放在优质的篮子中,这样才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收益最大化。

当然了,以上所列仅仅是大众理财的几个大的误区,要想真正避免身陷其中,还需要我们在理财过程中观察总结、慎之又慎,最终在保障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赢得理财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