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多挣少花勤算计
11184200000025

第25章 走出教育投资的误区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广大老百姓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过去那种“上学没大用”、“能记名字就行了”等落后观念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等进步思想。但是,在经济水平相对提高的今天,一些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家长们在下一代的教育投资方面却走入了误区,为了孩子,他们什么苦都肯吃,一门心思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事实证明,他们耗费了无数心血、寄予了殷切希望的孩子非但没能成龙成凤,反而还不如普通人,甚至成了社会的渣滓。可见,走出教育投资的误区,直接决定着下一代的成长,甚至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专家指出,时下,对于教育投资的认识,很多人存在着以下误区:

●好学校必出好学生

受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地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有付出就有回报,只要投入的教育资金足够多,只要为孩子选择一家好学校,孩子就必定能够成大器,甚至光宗耀祖。因此,为了孩子能够成才,这些家长们往往千方百计找门路、托关系,不惜花费高额的择校费、借读费和赞助费,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让孩子上一流学校甚至贵族学校,孩子的生活费用以及其他各种要求更是不在话下。但是教育专家指出,现代社会其实更注重能力,有的时候,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而且很多成功人士甚至是文盲出身。再者说,即使对于求学期的孩子来说,给他们选择一些所谓的“好学校”,也不一定就是件好事。

一方面,某些升学率高的“好学校”为了巩固或提高升学率,往往采用加大学生作业量、牺牲学生休息时间等落后方式,使本已不堪重负的学生们不得不再次加重学习负担。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分数上去了,体质却下来了,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大受影响的案例,在各地都屡见不鲜,甚至因此导致学生犯罪乃至自杀的案例也并非个案。因此,我们还是应该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和自己的经济基础等,为孩子选择相应地学习环境。

另一方面,如果不看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让孩子上所谓的“好学佼”,学习成绩的差距或者环境的不适应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最终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大学教育最重要

对于绝大多数百姓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此,那些精明的父母们往往从孩子幼时就开始为孩子上大学做准备。如果能考上大学,那么即使学费再高,开支再大,家长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掏腰包,把钱花在“刀刃”上。但是事实证明,这无疑是教育投资的一大误区,原因就在于有很多人由于过度重视大学教育,反而忽略了万丈高楼应从平地起,不注重孩子的日常教育投入,认为让孩子参加学习班、给孩子请家教都是多花冤枉钱,最终孩子因为早期教育投入不足,最终与大学无缘,他们也只能望着辛苦积攒的学费兴叹。因此,我们们应该改变以上所述错误观念,积极加大孩子的早期教育投入,从而避免那种“望大学而兴叹”的尴尬。

此外,专家指出,大学教育虽然不可忽视,但是也并非所有家长的唯一选择,对于某些孩子来说,选择做“高价生”或者上“民办大学”,虽然多少也能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学习一些适合的专业知识,甚至踏入社会这所大学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特长培养不可或缺

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博学多才是每个家长的梦寐以求,而且一些特长还有助于孩子的升学,甚至影响孩子的情操,乃至影响孩子的整个一生。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把特长培养当成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板块,即使付出重金也在所不惜。

相比来说,普通老百姓对孩子的期望可能更高一些,因为能够使自己的孩子走出贫穷,是每个家长的殷切希望。因此,大部分孩子也早已脱离了以往那种放学后帮家里干活的学习生活,转而进行各种特长培养。更有甚者,有些人往往会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才华,直想把孩子培养个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抛开某些特长需要天赋不说,单是那些昴贵的学费就令普通百姓家庭难以承受,为此,一些人甚至积劳成疾,而孩子的特长却仍然水平有限。

显而易见,许多家长之所以培养孩子的特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盲目地认为学特长对孩子升学的作用很大,如果能够进入一些艺术学院的话那更是再好不过。但是专家指出,特长之所以称之特长,就在于它往往为少数“天才”所掌握,如果所有孩子都学特长,那么也就无所谓特长了;同时,想要进入艺术院校,除了勤学苦练之处,天赋非常重要,因此,奉劝所有的人,如果你们的孩子不具备某些天赋甚至有所欠缺的话,及早收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否则只能是即浪费了金钱,又浪费了孩子有限的精力,如果影响了孩子的主要功课那更是得不偿失。

●绝不让孩子受委屈

相对来说,普通百姓家庭供养一个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要比城市家庭相对艰辛得多,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更是有求必应。但是结果却往往是一边是父母省吃俭用,另一边却是孩子大手大脚、纵情挥霍。所以,对于大多数百姓家庭来说,适合地控制孩子的消费,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都是即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的两全其美之计,而看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的家长,最终可能会把孩子变成温室中的花朵,又怎么经得起社会的风吹雨打呢?

●金钱比精力更管用

有些人每天忙着事业,因此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能够为孩子打好经济基础,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就会事半功倍。然而事实却是,孩子固然有物质需求,然而精神需求同样不可或缺。尤其是那些处在个性形成时期的孩子们,家长的关心和引导更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因此,即使事业再忙,我们也应抽出相应的时间、拿出适当的精力,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从而种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最终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综上所述,老百姓在为下一代进行教育投资的过程中,都应该避免步入以上误区,否则,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样,当你做到了以上几点,你的辛勤付出也必然会获得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