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智慧全书
11184100000089

第89章 确立经商的奋斗目标

犹太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对赚钱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在历经一千八百多年的边缘生活后,总结出一整套实用的经商法则,使他们成为经济王国内不可忽视的力量,独特的经营技巧使其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市场意识起源于物品交换与商品流通,尽管在古代不可能有现代如此多的渠道和如此大的规模,但在不少方面仍有相通之处。《创世记》中已记载了亚伯拉罕为了埋葬妻子撒拉,从赫人以弗仑那里用400谢克银子买下了幔利前的麦比拉洞,从此以后“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都定准归于亚伯拉罕”。

用物或银可以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特别是土地,这种事对于古代民族都会发生。但对于犹太人来说,与其他民族不同之处在于将其写入圣经,成为宗教故事又是体现教义的行为,因此其含义就远远深于一般的物物交换或银物交换。

《旧约》中提到,犹太人本不擅长于造船航海,但从腓尼基人那里得到帮助的所罗门王也派人在红海边的以旬迦别制造船只,并派人前往俄斐,以货物换取所需的黄金和檀香木。这次海上贸易,犹太人共赚得“420他连得金子”。

所罗门王还与示巴女王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因此打开海外的贸易市场。犹太人从俄斐运回黄金、檀香木、宝石,同时将迦南的物产大量出口,由此“所罗门王每年所得的金子共有666他连得”。

直到亡国前夕,犹太人的对外贸易仍在进行,他们用麦子、饼、蜜、油、乳香去换亚兰人的绿宝石、布、绣品、细麻布、珊瑚、红宝石等。当时的外贸物品中还包括战马。所罗门王建立了骑兵,所需战马是从埃及进口的,他们也将战马转卖给赫梯人和亚兰诸王,既是友善的表示,还能在经济上获利。

毫无疑问,古代犹太人在当时的贸易活动中对市场供求的判断能力已相当强,善于利用货物产地与销地的差价进行相当规模的进出口贸易。这些活动活跃国内市场,满足了多种消费需求,还赚取可观的商业利润,充实了国库。

自大流散以来,尽管从绝对数量说,犹太人毕竟与一般民众一样,较多地从事农工畜牧的生产活动,但作为其寄居城市的独特生存状态,犹太人始终保持着一个商人民族的身份。当然,这是有着特定历史背景的,却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下,如亡国或受迫害等,生存下来的民族,决不仅止于犹太民族一个,但唯有这个民族尽管屡遭驱逐甚至杀戮,被一再剥夺得两手空空,但只要有那么一段不很长的平和时期,犹太人就可以由商业活动、由同钱打交道而迅速崛起,在繁荣当地商业的同时,自已也富裕起来。这犹如沙漠中一颗晒干的种子,只要一场小雨,马上就会萌芽而茁壮起来。甚至反过来说,一个地方的商业就像一颗颗晒干的种子,只要犹太人的春雨一到,马上就会繁茂起来。中世纪欧洲各国就是借犹太人来发展商业,尤其是法国,竟在200年中6次召来犹太人6次驱逐犹太人,犹太人简直成了他们发展本国商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利器。

在罗马统治下,政府不直接向民众征税,而是将征收税赋的权力出售,取得此项职权的人便组织属员进行征税,如果没有一批知晓市场、能估会算的内行人才,就无法保证征收税款总额超过购买征税权力的支出。犹太税务专家在这一体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希腊、罗马、波斯、阿拉伯诸帝国统治下,流散各地的犹太人在内外贸易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们善于捕捉商机,不仅与地中海诸国进行贸易,而且参与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的通商。公元8世纪前后,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与欧洲加洛林帝国在政治、宗教、商贸上都相互对峙,大胆进入对方市场的商人与商品往往成为对峙的牺牲品,双方的商品在对方市场上因奇缺而价格昂贵。于是犹太人利用自己不介入双方矛盾、与双方友善的特殊身份进行中介商业,沟通了东西方市场,赢得了利润。

在进入欧洲之前,绝大多数犹太人生活在阿拉伯帝国境内,其中经商的人不在少数。到8世纪末,犹太社会和经济结构已完全城市化,在不少城市中都有犹太店主,经营市场上各种产品,参与了各种商业活动。后来犹太人逐渐进入欧洲,其先导便是商人。9世纪时的欧洲封建经济中商业占很少比例,但犹太商人却开始把东方的奢侈品、香料、丝绸等运往欧洲,又把欧洲的白奴、毛皮、金属制品运往东方。对于刚刚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欧洲人来说,犹太人是以商人面目出现的。

在9~11世纪,随着犹太人进一步散居欧洲,往返各地的犹太商人便有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不仅如此,犹太商人对于重要的商贸市场还加以保护,他们在各大港口都推选出自己的头领,这些头领大多是信誉卓著的商人,有的是当地政府直接委派的官员,负责确定贸易路线和贸易方式,提供货栈,存兑贷款以及解决贸易争端。犹太人最早把现代商业的大宗商品投入世界市场,从而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犹太商人的到来促进了欧洲经济和商业的活跃与发展,并且给当地带来了实惠和税收。当西欧统治者开始排犹时,犹太人便向东欧迁移。13~15世纪,波兰统治者打开国门,欢迎犹太人进入,并支持和鼓励犹太人进行商业活动,制定了较为友善的政策,对犹太人给予一定的保护。犹太商人利用这个机遇,将其他国家的物产运到波兰,又将波兰的特产运往各国。犹太人还成了波兰统治者的财政代理人、征税人及贵族庄园的经理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犹太商人、征税者、财政代理人、庄园经理的实践和经验,为后来的犹太经济奇迹、摘取“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奠定了基础。

人的生命虽然各有长短,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有其宝贵的一生。因此,人必须珍惜自己难得的一生,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当然,人在不同社会、不同背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犹太人因其民族的特性、所处的环境,普遍都能从小怀志,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正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犹太人能集中人生有限的时间和力量去攻克一个目标,不至于分散力量,所以成功率比别人高。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没有确立目标很难获得成功。许多人并不缺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确立目标或没有选准目标,因此与成功失之交臂。犹太人经商,首先注重经商目标,在确立目标时,能切合个人实际和环境,决不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遥不可及。其次,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而终至成功,他们决不会半途而废或随意中止奋斗。

英国的犹太人大卫·布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的发迹过程,就是他一生确立目标的实现过程。他出生于1904年,父亲经营一间小型齿轮制造厂,几十年一直惨淡经营,仅可以赚取一点生活费。尽管如此,布朗的父亲还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总结自己没有选好奋斗目标的教训,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为此,他一方面严格要求布朗勤于学习和读书;另一方面,每逢假日就规定他到自己的齿轮厂去参加劳动工作,与工人们一样艰苦工作,绝无特殊照顾。

布朗在家庭的教育下,在工厂里历练了较长时间,养成了艰苦奋斗精神,熟悉了工业技术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布朗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在齿轮厂,而是利用自己在齿轮业务积累的经验,往赛车生产这个目标奋斗。他通过观察,发现当代人对汽车使用已普及,预感汽车大赛将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流行娱乐。就这样,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成立了大卫布朗公司,不惜重金投入,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搞设计,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生产。194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国际汽车大赛中,布朗生产的“马丁”牌赛车一举夺魁,大卫布朗公司因此一举成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布朗从此走上发迹之路。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赋于生命的方向。奋斗目标是一个人的动力核心,它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信念、决策模式和行为方式,进而赋予行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