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智慧全书
11184100000077

第77章 不要侮辱他人

许多犹太社区的拉比们对侮辱和嘲笑规定了严厉的惩罚。立陶宛学者、拉比所罗门·本·耶谢尔·路里亚在他的释疑书里,声言要把一个侮辱妇女的男人驱逐出教会,哪怕那人是在私下里悄悄说了侮辱的话。

大师亚喀尔·巴·西蒙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他在拉乌以利扎的妻子拉哈娜夫人的耳边说了侮辱淫秽的话。

他是这么说的:“我不给你三个圭登,你就不跟我跳舞;就像你收了一个男人的钱才跟他睡觉一样。”

这位夫人应当得到赞美,因为她出于尴尬和维护尊严而大叫起来,尽管大叫的应该是作恶的亚喀尔。

这个男人的话把这位夫人贬低到妓女的地位。虽然他一再争辩他所说的那个给钱的男人是她的丈夫,可是谁能这样说话呢——一个女人只有丈夫出钱才肯跟他睡觉!

经过审判,拉比命令大师亚喀尔要说这些话来请求原谅:“我亚喀尔是有罪的,现在我请求上帝、拉哈娜夫人,以及她的丈夫以利扎原谅我的秽行……”

除了请求原谅之后,亚喀尔还哀悼了四个星期。因为如果他不服从这个命令,就要被逐出教会。

拉比本·摩西·以萨克·阿拉斯加认为:“侮辱他人没必要受到身体惩罚,但须受到道德宣判。而且,暗示性的侮辱和直露的侮辱一样严重。”

有人问拉比阿拉斯加这样一个问题:

有个人和朋友发生了争吵。吵着吵着他说:“我可不是杂种!我可不是叛教的人!我可不是有罪的人!”难道他的话不是暗指他的朋友是一个杂种、叛教者、有罪的人,话外之意是:“我不像你那样,是一个杂种、叛教者或有罪的人。”

拉比回答说:

“看起来那个人的话好像暗示着我不是像你那样的某种人。毕竟,他的朋友并没有先骂他是杂种、叛教者或有罪的人。他没有必要否认那样的称呼,除非他有所暗示:‘我可不是你那样的人。’”

在这个故事中,个人似乎公开地说:“我可不是某某,像你一样。”尽管这个人言语中没有这层意思,但是他侮辱了自己的朋友,应该受到谴责。

这个故事可以和另一个故事联系起来。据说拉比希思达问自己的老师拉比胡那:“老师需要弟子,就像弟子需要老师那样。那么弟子应该对老师表示什么样的敬意呢?”

拉比胡那把这个问题看作对自身暗示性的侮辱,大叫起来:“希思达,希思达,我不需要你,可是你一直到40岁之前都会需要我。”此后,他们一直生对方的气,很多年不来往。

也许拉比希思达的话并不是侮辱,却被拉比胡那理解为诽谤的意思,从他的观点来看似乎拉比希思达在有意公开地侵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