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智慧全书
11184100000119

第119章 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

犹太人很讲究教育的艺术。他们有句非常至理的名言:

“要按孩子该走的路来充分地训练他。”

犹太人认为,一个孩子在学习《圣经》上有进步,而在《塔木德》上没有进步,那么就不能试图通过教他《塔木德》来推动他进步。如果他看得懂《塔木德》,就不要逼他学《圣经》。要在他知道的事情上训练他。

在教育孩子时,拉比们认为,如果老师教的课学生不理解,那么,老师不应该大发脾气或对学生们发火,而应该反复重复课程,直到学生们完全理解并掌握为止。

在学习过程中,犹太人认为一个学生在听了好几遍课之后才能掌握所学的,他不应该在那些只听一两遍课就能掌握的同学面前感到羞愧。但是,这个学生的不理解只能是因为课程本身就难或者是由于他们的智力不足的情况。但如果学生在学习时粗心大意和懒惰,那么老师就应该斥责他们,用责备的话羞辱他们,并由此而激励他们。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拉比犹大王在一次演讲中发现学生都睡着了,为了唤醒他们,他突然高声叫道:“一位埃及妇女一次生了六千个孩子!”

一个学生,拉比伊施米尔·本·犹瑟一下子就从困倦中惊醒了,问:“谁能做出这种事啊?”

拉比大声说:“她就是约克白德,在她生摩西的时候,因为摩西就等于六千人。”

但是,老师不应强行给孩子们上重轭,因为指令只有在轻松愉悦地传达时才有效率。要给孩子们小小的奖励来让他们高兴。一个专心的学生会自己阅读,如果一个学生不专心,那么就把他安排在一个勤奋的学生旁边。一个老师应该在他的学生面前露出“破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们的才智,并探知学生们是否记住了他所教的东西。

为了在教学中让孩子们认真听讲,教师可以像犹大那样用令人吃惊的声明来使他们振奋,保持警惕。

但犹太拉比认为,教育学生要常常把左手放开,而将右手更紧地抓住,不能像约书亚那样,把学生的双手都放开了。

有一次,约书亚从亚历山大到耶路撒冷,路上经过一个小酒店,酒店的主人对他异常尊重。

“这个aksania可真漂亮啊!”他说。

“aksania”的意思可以指小酒店也可以指酒店老板。但是约书亚的意思是夸酒店。

“我的主人,她的眼睛太小了。”他的学生说道,他指的是酒店的老板娘。

“缺德的家伙!”约书亚叫道,“这就是你满脑袋所想的吗?”

于是,约书亚吹起了牛角,将学生逐出门墙。牛角是在将学生逐出门墙的仪式上吹的。

可怜的学生找了老师很多次,请求:“收留我吧!”但约书亚拒绝见他。

一天,约书亚在祈祷时这个学生又来了,拉比这次动了恻隐之心,想再将这个学生纳入门墙,于是他向这个学生打了个手势,让他等到他祈祷完毕。

但这个可怜的学生以为又被老师拒绝了,于是,他黯然地离开了,转而崇拜起月神来。

犹太人认为,这是老师的失败,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