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王新解
11183000000019

第19章 残忍的背后是无奈

从周亚夫的遭遇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汉景帝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刻薄寡恩之君。从他早年在下棋之时砸死吴王的太子;到他后来逼死自己的长子、杀戮多年的密友晁错、逼死功臣周亚夫时连眼都不眨一下……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汉景帝的残忍!

然而虎毒不食子,汉景帝杀功臣,找替罪羊还可以理解,但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就非常让人费解了,难道真的是他天生残忍吗?还是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冷酷无情的呢?

刘荣,汉景帝的大儿子,公元前153年被封为皇太子,三年后被废,改封为临江王(因为汉景帝对刘荣他妈不满意)。又过了不到两年,便死于中尉府衙门,按官方的说法,是“畏罪自杀”。刘荣的罪名是“侵占宗庙土地”,这在当时是可大可小的,完全看皇帝的态度。结果,汉景帝下令将刘荣交中尉府审讯,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事实上,当时刘荣并没有想自杀,而是想给父亲写一封忏悔信,希望能得到汉景帝的原谅。不料,郅都根本不让他得到纸和笔。绝望之下,年轻的废太子含恨自杀。郅都的态度应该与汉景帝有关(在刘荣死后,汉景帝还给与郅都特别的保护)。

所以,汉景帝才是逼死了他的儿子的真凶。

能逼死自己儿子的人,你说残忍不残忍?如果说刘荣行为恶劣,野心勃勃,逼死他还情有可原,但事情偏偏不是这么简单。汉景帝有十三个儿子,要论恶劣,刘荣还排不上,甚至还是个乖孩子,但他偏偏只除掉了刘荣一个。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这个大儿子太危险,只要他活着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灾难,也会给自己的帝国带来灾难。这不是说刘荣心怀叵测,而是他的身份——废太子——注定的命运。

可以说,当刘荣不再是太子的那一天,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汉景帝之所以废掉刘荣皇太子身份,还因为他对刘荣的母亲不放心。他担心如果刘荣成为未来的皇帝(因为这孩子懦弱。如果是普通的人家这也许是一件好事,然而在皇帝家就成了一个致命的弱点),他的其他儿子和妻子以及他的妹妹刘嫖会有很大的麻烦(懦弱的皇帝只会导致皇权旁落,而不论落入外戚之手还是朝臣之手都对皇权不利,都容易使皇家成员流血)。因为他的祖父刘邦的妻子吕后就是前车之鉴。他不能因为一个儿子而置其他的亲人于不顾。而当时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废掉太子。

因此,他只有除掉自己的儿子,不留后患。他心里明白,自己的儿子死的冤枉。做为一个父亲,汉景帝不会对自己的儿子没有感情。但是,身为皇帝,他必须为自己的江山有所牺牲,骨肉亲情又算得了什么?汉景帝固然残忍。然而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看就会发现,他除了残忍却是别无选择。他的残忍,实际上包含着很多的无奈。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残忍虽然牺牲了刘荣,牺牲了周亚夫,却成全了刘彻——汉武帝。如果没有汉景帝的残忍,怎么会有汉武大帝?大汉朝怎么能迎来一个空前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