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11182100000004

第4章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人体工程学目前无统一的定义。

著名的美国人体工程学专家W·E·伍德森(W.E.Woodson)认为: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和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

苏联的学者将人体工程学定义为: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可能性、劳动活动方式、劳动的组织安排,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同时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人民的健康,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国际人体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IEA)的定义为: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生活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对人体工程学所下的定义为: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综上所述,尽管各国学者对人体工程学所下的定义不同,但在下述两方面却是一致的: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二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目的是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针对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展开研究、建立理论体系,这就是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同样,任何一门学科都要运用其理论体系提出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该门学科的技术性。人体工程学也是一门技术科学。技术科学是介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一大科学。

人体工程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科学与技术的全面发展,它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这三个层次来进行纵向探讨。与人体工程学有关的基础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系统工程等。在工程技术方面,人体工程学已广泛运用于军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企业管理、安全管理、航天、潜水等行业。从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看,人体工程学的最大特点是联系了关于人和物的两大类科学,试图解决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之间不和谐的矛盾。

既然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为了进一步说明定义,需要对定义中提到的几个概念作以下几点解释:

1.3.1 人的要素

在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人适应机械和环境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机”是指机器,但较一般技术语的意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怎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温度、空间即设施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1.3.2 系统的要素

“系统”是人体工程学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人体工程学不是孤立地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而是从系统的总体高度将它们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系统既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由此看来,人体工程学不仅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人、机、环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从系统的高度研究各个要素。

1.3.3 人的效能

“人的效能”主要是指人的作业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作业时所表现出的效果和成绩。工人的作业效能由其工作效率和产量来测量。从管理的角度看,现代管理体系三要素(人、物资、信息)中,人的管理主要是怎样获得最高的作业效能的问题。一个人的效能决定于工作性质、人的能力、工具和工作方法,人的效能也决定于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处理。

1.3.4 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包括安全和身心健康。近几十年来,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因素能直接影响生理健康和作业效能,因此,人体工程学不仅要研究对人生理损害的某些因素(例如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直接损伤),而且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人的损害程度,例如有的噪声虽不会直接伤害人的听觉,却造成心理干扰,引起人的应激反应。

人体工程学在解决系统中的人的问题上主要有两条途径:

(1)使机械、环境适合于人;

(2)通过最佳的训练方法使人适应于机器和环境。

任何系统按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进行设计管理,都必须同时从这两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