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血管生活宜忌与调治
11181800000017

第17章 血栓性静脉炎

(一)主要症状及成因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血栓形成的同时伴有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血管血栓性疾病,其主要在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产生病变。通常情况,炎症可以引起血栓,血栓也可以引起炎症,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血栓性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患有浅静脉炎的人,通常患病肢体会发生局部红肿,同时伴有疼痛的症状。走路时病情会更加严重,用手可以摸到疼痛性串珠样结节或索状硬条。

深静脉炎患者,患病肢体会出现凹陷性肿胀,皮肤出现暗红色,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扩张或经脉曲张以及怒张;在发病后期,就会发生营养障碍性改变,经常伴有浅表性溃疡、色素沉着或淤积性皮炎,股、胫周径比健肢粗大概1厘米以上,走路时肿痛的感觉会加重,而处于静卧状态时病症就会减轻。静脉造影可以看出,患病肢体深静脉血管堵塞或狭窄。通常情况下,深静脉炎发病比较突然。

血栓性静脉炎的成因主要是由经脉插管、输入刺激性液体或发生外伤所引起的血管壁损伤,以及经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的滞留。

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沿静脉走行的红、肿和明显的压痛,并且可以触及索状静脉;全身反应较少见。当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时,静脉造影就可以看出发病的主要部位以及阻塞的程度。

(二)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调养食谱

凉拌木耳

“原料”水发木耳300克,水发海米30克,盐、鸡精、姜末、蒜泥、香油、鲜汤各适量。

“制作”

①将黑木耳彻底洗净,切成小块。

②把黑木耳放入沸水中汆一下,沥干,放入盘中。

③撒上盐、鸡精,并倒上鲜汤拌匀。

④放姜末、蒜泥,淋上少许香油即可。

“功效”黑木耳含钠、钾、钙、铁等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木耳多糖等。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可以预防各大手术后血栓的形成。

“适用人群”妇女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

“注意事项”黑木耳与萝卜不可以同食,容易引起皮肤发炎。

清蒸鲈鱼

“原料”鲈鱼1条,方形火腿5片,香菇5个,大葱、姜末各适量,盐少许,料酒1汤勺。

“制作”

①将鲈鱼洗净,从腹部剖开,两侧各划斜刀将肉切开。

②将盐、料酒等调味料撒入切开的肉质上,腌制待用。

③香菇用水泡软去蒂,切成两半。

④将准备好的方形火腿切成3毫米左右的厚片状,再切成三角状。

⑤把准备好的香菇片、火腿片分别塞入鱼的肉缝后,将鱼放入盘中用铝箔纸包起尾部,鱼周围洒上少量酒调味,加盖,旺火蒸8分钟,去铝箔纸即可食用。

“功效”营养丰富,温寒补气。

“适用人群”体质虚弱、血栓性静脉炎患者。

“注意事项”鲈鱼不可与牛肉同烹调,患有皮肤病者忌食。

黑木耳炒芹菜

“原料”新鲜芹菜500克,水发黑木耳50克,杜仲10克,大葱15克,生姜5克,白皮大蒜15克,盐、鸡精、陈醋、酱油、香油各适量,花生油50克。

“制作”

①把黑木耳用温水浸没泡软,去蒂根;将杜仲烘干研成粉末;新鲜芹菜清洗干净后切成段状;把备好的姜切成片,葱切段;大蒜去皮,切成薄片。

②将炒锅放在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热至六成时,放入姜片、葱段、蒜片爆香;随即再将已经备好的芹菜、木耳放入锅中。

③把盐、鸡精、陈醋、酱油、杜仲粉等调料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放入锅中,临出锅时再淋入少量香油即成。

“功效”补肝肾,降血压,活血化瘀,通静脉等功效。

“适用人群”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血栓性疾病等患者。

“注意事项”木耳不应该和田螺同时吃,从食物药性来说,田螺属寒性,与木耳同吃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吃;另外,低血压患者不宜多吃。

桃仁拌冬瓜

“原料”冬瓜100克,桃仁20克,白皮大蒜15克,醋、香油、盐少许。

“制作”

①将冬瓜去皮洗净,切成丝状;将桃仁洗净;桃仁、冬瓜丝一起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备用;把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泥。

②蒜泥与香油、醋、盐放入冬瓜丝与桃仁中,均匀搅拌即可食用。

“功效”行气,利便,消炎。

“适用人群”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血栓等患者。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桃仁蜂蜜丸

“原料”桃仁若干,蜂蜜适量。

“制作”

①桃仁去皮、去尖,放置酒中浸泡1周。

②取出晒干,碾成沫状,用蜂蜜调和如梧桐子大的丸子,即可食用。

“功效”桃仁性平而润,入肝、心、大肠经,有活血行血,润燥滑肠的作用。

“适用人群”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患者。

“注意事项”孕妇、糖尿病患者忌食。

牛膝炒茄子

“原料”紫皮长茄300克,牛膝30克,大葱1根,生姜1块,白皮大蒜30克,盐、鸡精、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

①将牛膝去杂质,用水润透后切成大概3厘米长的段。

②茄子洗净切成丝状。

③姜切成丝;葱切成段。

④将炒锅置于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姜葱放入油锅爆香;再放入茄丝炒至八成熟,加盐、鸡精,淋洒少量料酒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活血化瘀等症状。

“适用人群”血栓性静脉炎、高血压病等患者。

“注意事项”低血压者不宜多食。

冰糖蒸姜蟹

“原料”螃蟹200~250克,姜10克,葱10克,冰糖适量。

“制作”

①将螃蟹、姜、葱洗净。

②把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③将螃蟹和姜片、葱段、冰糖一同放入大碗内,加适量水,隔水武火煮10~15分钟即可。

“功效”螃蟹性寒味咸,养筋益气,疏通经络,解结散血;姜性温味辛,发表散寒,祛温健胃。

“适用人群”血栓性静脉炎、心绞痛患者。

“注意事项”螃蟹必须是新鲜的,脾胃虚寒者少吃,且食后不要喝茶。

龙眼莲子粥

“原料”龙眼肉5枚,莲子15克,糯米30克。

“制作”加适量的水,熬粥食即可。

“功效”龙眼味甘性平,入脾、心经,是安神补血,滋补益心的佳果。

“适用人群”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体衰、气血不足、产后血虚和脑力衰退者。

“注意事项”变味的龙眼不可食用,上火发炎、产后的人不宜过多食用。

(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日常保养和治疗

日常保养

①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多吃黑木耳,多饮白开水,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降低血液黏稠度。

②吸烟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香烟内所含的尼古丁可以使人体静脉收缩、减少静脉回流。

③患者一定要多卧床休息,在床上下肢也应多活动,以防深部血栓形成。尽量避免劳累,或久站久坐,适当抬高患病肢体,这样有助于静脉血液回流。

④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造成下肢静脉压力增大而引起血栓脱落。

⑤可用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对下肢静脉系统进行包扎,注意包扎要紧,以不阻碍动脉血流为宜。

⑥对于静脉曲张也要采取积极治疗的方法,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人应尽早处理,防止血栓向心端延伸或脱落。

⑦如果是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应该帮助其逐渐适量增加活动量,以便更快的恢复体力。

⑧节制性生活。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证明,血栓性静脉炎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其中与前列腺素E1有密切的联系。同房后下腹坠胀或次晨精神困乏无力,即是这方面的体现。所以此病症炎患者应节制房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周最多1~2次,同时环境应保持温暖、舒适,绝不可在阴冷的环境进行,这样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药物治疗

1.雷公藤片

雷公藤片主要用于血栓性静脉炎早期阶段,疗效不错,可消除炎症,控制病情。每次3~4片,一日3次。

2.紫金锭

紫金锭可抗炎解毒、消肿止痛。一般口服,亦可外用。服用方法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血栓性静脉炎一般分为三度:硬肿型为Ⅰ度;红肿型为Ⅱ度;坏死型为Ⅲ度。

Ⅰ度和Ⅱ度患者,可取紫金锭10片加适量食醋研成糊状外涂,每天4~5次,通常情况下2小时即可起到止痛效果,一天后症状消失。Ⅲ度患者除了使用这种方法,还需口服,每次2片,每日4次,通常涂药2小时后止痛,5天后肿胀消退。

3.环扁桃酯

环扁桃酯主要用于治疗血管痉挛病,如冠状动脉硬化、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症、中风及中心性脉络网膜炎等。

病重时期每天口服0.6~0.9克,分3~4次服用,待病症减轻后,减至每天0.3~0.4克,分3~4次服用。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每次0.4克,每天3次。

如若服用过量,则容易引起潮红、刺痛、恶心、低血压、头痛、胃肠道功能障碍及眩晕;小剂量则不容易引起副作用。

4.苯茚二酮

苯茚二酮是常见的口服抗凝血剂,一般,服药后18~24小时即可发挥治疗作用,药效可以维持24~48小时。此药常用于治疗肺栓塞、冠状动脉血栓、手术后血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

患病初期,一般每天口服0.2~0.3克,分两次服用,待病情减轻后维持每天50~100毫克,分两次服用。

如出现恶心、发热、腹泻、皮疹、咽喉炎及过敏症状时立即停止用药;服用过量则会出现牙龈出血或其他器官轻微出血等早期中毒现象。

5.新双香豆素

新双香豆素是抗凝血药物,此药物具有很小的毒性,但药物的作用很快且维持时间较短。一般用于防治血栓形成、视网膜疾病以及血栓性静脉炎。

用药第一天,口服0.6~0.9克,分2~3次服用,以后每天0.3~0.6克,分2~3次服用。

服用过量则会引起脱发、胃肠道不适、皮疹、荨麻疹等症状;一般产后、妊娠晚期、肝肾功能衰弱、溃疡病等患者严禁服用。

6.曲克芦丁

曲可芦丁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水肿;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主要适用于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脑血栓、血栓性静脉炎及心肌梗死等常见病症。

一般口服,每次300毫克,每天2~3次。偶尔会出现过敏反应或胃肠道障碍等症状,可先暂停用药。

7.非普拉宗

非普拉宗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纤维炎、血栓性静脉炎、牙质组织炎,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一般饭后服用,每次100~200毫克,每天早晚服用2次。

服用过量则会出现浮肿、皮疹、嗜睡等症状,可暂停服药;肝肾功能衰弱者禁用。

8.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

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主要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脑血栓后遗症、视神经萎缩、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

一般饭后服用,每次1~2粒,每天服用3次。用药后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的患者可能出现脸红或皮肤瘙痒等症状,可以暂停用药。活性溃疡及孕妇禁服。

9.烟胺羟丙茶碱

烟胺羟丙茶碱主要适用于治疗高血脂、冠心病、静脉曲张溃疡、脑血管障碍性疾病、心肌炎、血栓性经脉炎等疾病。饭后服用,一般每次0.1~0.2克,每天3次。

服用后可能出现口干、轻微皮疹皮肤瘙痒、胸闷等症状。处于心肌梗塞、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出血者禁用。

10.消栓通络胶囊

消栓通络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和米醋相调和,外敷于患处,用以解毒散结,疗效非常显著,也是治疗Ⅱ、Ⅲ度静脉炎的最佳方法。一般将6~10粒胶囊打开,把其中的药粉倒入米醋中,调成糊状,然后敷在患病肢体,每次可以敷2小时,每天使用2次。

药膳汤剂

毛冬青根炖猪手

“原料”猪手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

“制作”加适量水,把所有材料都放入锅中炖煮,猪手熟烂即可。

“功效”活血通脉,保护血管。

“用法”去其残渣,吃肉饮汤。

生姜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600克,当归30克,生姜适量,料酒、味精等调料若干。

“制作”

①洗净当归和生姜,加水适量,以中火烧开捞出。

②羊肉洗净后入锅,用急火烧开后立即捞出,洗清血沫。

③将羊肉放入当归汤中,加入料酒、盐、葱段、孜然等调料,加水大火烧开。

④之后小火煨烧20分钟,加入味精、姜丝即成。

“功效”活血补血,清络通脉。

“用法”常食用。

四妙勇安汤

“原料”当归80克,甘草40克,金银花90克,玄参120克。

“制作”水煎煮。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用法”每天服用1剂,一共10剂,切忌药味不可少,否则没有治疗效果。

清热解瘀汤

“原料”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益母草90克,紫地丁30克。

“制作”用水煎煮。

“功效”清泄络脉之热。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用2次。

茵陈赤小豆汤

“原料”茵陈30克,赤小豆15克,白蔻10克,炒苍术10克,防己10克,炒黄柏10克,苦参15克,木通10克,佩兰10克,生甘草5克,炒薏仁25克,泽泻10克。

“制作”用水煎煮。

“功效”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用2次。

益母紫草汤

“原料”益母草60~100克,紫草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

“制作”用水煎煮。

“功效”清泄络脉之热,解瘀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服2次。

丹参薏米汤

“原料”茜草、丹参各12克,薏米仁20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

“制作”用水煎煮。

“功效”通络利湿,活血化瘀。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绞股蓝茶

“原料”绞股蓝50克。

“制作”取绞股蓝加水1000克,煎煮15分钟取汁即可;或取绞股蓝15克冲一杯淡茶。

“功效”益气养血,消瘀散结。

“用法”常饮。

黄芪银花汤

“原料”黄芪30克,银花60克,乳香1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

“制作”以水煎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用法”每日1剂,口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