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奥格威以自传方式写给比尔·菲利普(Bill Philips)的一张便条。即威廉·菲利普,曾任奥美集团董事长。
哪家广告公司会雇用这样的人?
他今年38岁,失业。大学中途辍学,作过厨师、推销员、外交官,也当过农夫。他完全不懂行销,也不曾写过任何广告文案。但他自称有志于广告,希望在这一行闯出一番事业(以38岁的年龄),而且也准备接受一年5000美元的薪水。
这样一个人,我真怀疑有哪家美国广告公司敢录用他。
然而,伦敦的一家广告公司却录用了他。3年之后,他变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广告撰文,而且不久又创办了世界排名第十的广告公司。
这件事对我们的启示——广告公司在用人方面,偶尔不妨运用想象力,采取非正统的模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971年3月5日
摘自董事会的备忘录:
有大脑的正人君子。
我曾经在《管理的原则》一文说过:“奥美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就是赢得客户以及所有商业团体的尊敬。”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真理。
在今天,广告公司显然不能单凭专业才能,就能受到外界的尊敬。的确,大型广告公司彼此之间所呈现的专业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造成差异的往往是广告公司的高阶人员,在代表公司与客户、同业们相处时,所显露的人格气质。
如果他们令人钦佩备受推崇,广告公司的业务通常就会蒸蒸日上,也许来自现有客户,也许来自潜在客户(我想,这个说法应该也适用于一般投资公司)。
最近壳牌石油公司的约翰·路登对我说:“每次我挑选各国分公司的负责人时,我总是把这个人的人格气质列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奥美公司在伦敦、纽约以及所有国家里,都必须拥有一群“有大脑的正人君子”。
偶尔,我们会因为短期性的权宜措施而违背了这条管理原则,但就长期而言,对奥美一点也没有好处。
1971年12月8日
给各分公司负责人的便条:
年复一年,我亲眼目睹各办公室的创意作品;年复一年,我也看到它们所产生的利润。
我的结论是:“广告公司的广告作品愈好,赚的钱就愈多;广告作品愈差,赔的钱也就愈少。”
大卫·奥格威
1980年1月4日
1959年,奥美一位撰文主管辞职,决定亲自下海坐镇,于是顺手发出一张备忘录,使当时部门里的11位撰文人员因此惊慌失措:
既然当上各位的新任撰文主管,我就有责任比现在更进一步了解大家的创意才华。
所以请各位为我准备下列东西——挑出6套从你加入奥美后表现最好的作品(平面或电子媒体广告);如果可能,再加3套你以前做过的最佳广告。无论是广告样张或草图都可以。
我希望在明天傍晚前,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这些作品。
大卫·奥格威
1959年8月15日
为一位离职的撰文主管——德夫·麦寇所写的推荐信:
亲爱的韦斯先生:
我的老朋友麦寇先生,12年前加入奥美公司。离职时,他担任董事和资深副总裁的职位。
尽管麦寇是个白人,又是个共和党员,还是个基督徒,他和他的家人在待人接物上都是一等一的,不带一丝娇气。
大卫·奥格威敬上
1964年2月28日
给新罕布什尔休闲中心的一封信:
敬启者:
“在新罕布什尔,美国是多么的精神抖擞、健康明朗、栩栩如生”。这是我所见过最棒的标题之一。
我诚挚地向撰写这个标题的男士或女士说一声恭喜!
大卫·奥格威敬上
1971年4月12日
克里夫·菲尔德是位杰出的广告撰文。他在奥美工作满7周年时,亲笔致意:
克里夫:
我知道你在公司已经7年了。
我在这儿也工作了两倍长的时间。上帝知道这能证明什么。
1963年9月21日
写给当年新西兰分公司佐夫·李利的信,他现任悉尼办公室负责人:
亲爱的佐夫:
基于许多理由,我一直认为你的进度报告写得很好,读起来很顺,4月20日的报告也不例外。
我很高兴我们将为“无声抽水马桶”做广告。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曾经颁授爵位给一个对提升抽水马桶技术有功的人,他是格雷博爵士。这件事在广告中也许可以派上用场,你的撰文人员不妨想想看。
还有,另外一件为“搜购假发”做广告的事,我也念得津津有味。我们待在一个多么特别的行业里……
给董事会的备忘录:
为一所教学医院,我发明了一个新的譬喻。
著名的医院会做两件事:一为照顾病人;二为教导资浅的医生。
奥美也在做两件事:一为照顾客户;二为教导年轻的广告人。
在广告的领域里,奥美就好比一所教学医院。也因此,我们比其他代理商赢得外界更多的尊敬。
史丹利·瑞瑟说智威汤逊公司是一所“广告大学”。两种说法,我比较喜欢“教学医院”的譬喻。
1978年10月11日
克里夫·菲德担任创意总监时所收到的一张字条:
克里夫:
X先生认为这是个非常出色的广告。我不同意。
这张广告缺少魅力。
它看起来很沉重,重得跟铅板一样。用的模特儿看起来也都像是来自美国中部的土里土气的汽车商人。这种广告根本无法抓住那些阅读《纽约客》的读者的感情。
我衷心地祈求:广告应该具有魅力、才情、品味、引人注目,而且不落俗套。
1965年6月11日
为纽约创意部门的7位主管取了“大党头”的绰号,并发出一份备忘录:
给智者的话。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自己对广告并非全盘通晓,在许多方面不是能力不足,就是没有兴趣,或是两者都欠缺。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电视节目安排、财务、行政、广告片制作,以及行销等。
所以,我雇用很多在这些方面能力比我强的人。
同样的,每一位大党头都各有所长,不可能样样精通。请接受我的建议:找一些能够弥补自己缺点的左右手。
如果你的广告制作能力强,而制定策略的能力弱,就找位策略专家来当你的助手。
如果你的策略能力强,而制作能力弱,就找位制作高手来协助你。
如果你对自己的品位没把握,或者根本毫无品位可言,就找位很有品位的行家。
如果你擅长平面广告却拙于电视广告影片,就找位专长与自己刚好相反的帮手(你们当中有些人则是精通广告影片,而对平面广告一筹莫展)。
如果你对包装品缺乏经验,就找位在这方面能力高强的好手。
千万不要在重要职位上雇用和你有同样缺点的人,而更加深了你自己的缺点。
但是,谁会对别人,甚至对自己承认——他是个没有品位的人、他对影片制作不胜其烦、他对策略拟定无能为力?
嗯!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1971年4月29日
有一位接到备忘录的创意主管,请奥格威针对他应该雇用哪一种人提供意见。以下摘自奥格威手写的一封长信:
亲爱的X:
你是大党头里唯一有此一问的人。这说明了你是怎样的人……
让我从其他大党头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会比较容易一点:
A先生品位奇差无比,他应该找位有品位的助手。
B先生只懂得执行,他需要一个策略专家。
C先生对绘画一窍不通,他的艺术指导(art director)也同样德性。
D先生,同上。
E先生狗屁不通,他最好请天使倾力相助。
下星期,我在伦敦美侨商会有个演讲,紧张得要命,每天晚上都噩梦连连。
敬启
1971年6月9日
对每个人的工作观察入微,连最小的地方也不放过。他的细心时而让新进人员大吃一惊。下面就是一张发给业务监督人的备忘录:
如何在开会时提供协助。
每星期,我们都有好几个会议,或是和客户、或是公司内部。大多数的会议都是现场最资深的人在主讲。这种情形,有时候会让年资较浅的人除了洗耳恭听外别无他事可做。
无论如何,大家好像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这是不对的!首先,年资浅的人如果有话要说就不应该吞吞吐吐。例如,开会时,他们不同意我的说法,就应该现场对我反映,以免错过时机,一切来不及。通常,他们都会知道一些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不过,这张备忘录的主要目的是要告诉各位:任何会议里,年资最浅的人都应当设法提供“会场服务”,使自己对会议有所贡献。
举例来说,如果会议中,大家开始谈论到一张以前的广告时,他就应该赶快离座去把这张广告稿拿来。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面对着广告讨论得更切实一点。
或者会议中,明显地察觉出现场要是有艺术指导或媒体人员一起参加讨论,会比较有利于会议的进展,那一刻,年资最浅的人就该走出会议室,把相关的人找来。
然而,我却时常看到这些人动也不动地坐在椅子上,对外来的刺激丝毫没有反应……
尤其最重要的是——一个成功的会议,往往有赖于会议一开始时,就准备好所有需要的东西,例如广告样张、完稿、进度表、调查报告等等。然而,我们经常都像个水电工人,匆匆抵达现场才发现忘记带工具。
1958年5月8日
奥美公司早年期间,员工平均每18个月左右,就会接到奥格威发出的备忘录,下文即为其中之一:
回形针是件非常危险的小东西。当你用回形针夹好一叠资料时,它经常会遗漏其中重要的一页,同时也经常会夹起另外一张不相关的纸头。
所有奥美公司,包括本办公室在内,都曾经因为这种恼人的小回形针而遗失重要的文件。
因此,在内部传阅资料时,请尽量少用回形针。不妨改用订书机,可使一切作业更安全、更有效率。万一文件本身太厚,订书机也钉不住,那就用装订夹取而代之吧!
1957年3月22日
雷·泰勒,曾经在奥美担任广告撰文,当他准备从另一家广告公司退休时,奥格威写了一封信致意:
亲爱的雷:
19年前,你写了一封我所看过的最好的应征信,到今天我仍然背得出第一段的内容。应征信的第一段如下:“我的父亲在利兹饭店负责管理男盥洗室,我的母亲在饭店里担任整理房间的工作。而我则是在伦敦经济学院受教育的。”
随后的3年,你曾经是纽约奥美公司最出色的撰文人员之一。
当年你返回伦敦时,我心里非常难受。尤其又知道你加入另一家广告公司时,我更加难过。
麦西斯能够请到你,是他们的福气,我一点都不记恨,因为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麦克·麦西斯给我的。
如今,听说你准备退休了。这真是广告界的一大损失!
在此,祝你永远健康安泰!
大卫·奥格威敬上
1983年6月29日
一封给伦敦奥美公司董事长彼得·华伦的信。亲爱的彼得:
承蒙你送来丹宁伯爵的书,非常感激!昨天晚上,我把它读完了。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真是奇特!我时常因为文章中使用太短的句子而遭受批评,但比起丹宁,我写的句子显然要长得太多了!
书中提到有个布商生出将军、法官以及海军上将等3个儿子。无独有偶,我也知道一个相同的故事。在英国有位穷困的卖煤商人,平日做生意都亲自将煤块送到顾客家里。他也生出将官、法官和内阁阁员等三个儿子。其中这位法官的孙子,刚好是我在费堤念书的老友杜玛宾伯爵。
真是太妙了!
大卫敬上
1983年5月15日
有一年,积尔高主编公司的年报,他为了要从两张照片中挑选其中一张,便征求的意见。
回答如下:
JK:
我喜欢A照片,因为照片上的我,看起来比较年轻、和蔼一点。但是,我们不该允许任何人挑选他自己的照片,所以我决定听从你的意见。
很喜欢对公司伙伴提及他在法国古堡生活有多节俭。下面的备忘录就是发给英美两国的7位资深干部的:
法国物价——巴黎市郊。
前天晚上,我在古堡附近的餐厅请9个人吃饭。我们点了几道菜、5瓶葡萄酒。总共才花了31美元,合13英镑。
1969年8月7日
巴菲特是海瑟威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美国当代最有眼光的投资人之一。特别对奥美公司董事们提及这个人,以下即是他所发出的备忘录:
如何从奥美赚钱。
巴菲特所拥有的奥美股票,至今已经帮他赚了1540万美元。
他和他的基金会,目前持有411400股的奥美股票,当初他们是以平均每股9.77美元买进的。
1983年4月4日
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不久,担任奥美公司财务总管长达36年之久的雪碧·佩吉接到的一封电报,全文如下:
发文者:大卫·奥格威
受文者:雪碧·佩吉
密特朗打算对有钱人课以重税。
我是个有钱人。
麦诺马令曾任波多黎各总督,也是建立波国与美国邦交的功臣。他1972年大选获胜时,发了一封贺电:
亲爱的总督大人:
感谢上帝。
敬上
1972年11月21日
有一年,在巡视澳洲、新西兰、东南亚等分公司之后,发表心得报告。下文即为报告的前言:
澳洲、新西兰
1月27日,我们一行人搭乘伊丽莎白皇后二号邮轮从墨西哥启程前往新西兰。
大多数的旅客都是80多岁的老年人,他们声音洪亮而且家财万贯。有一位老妇人甚至随身携带了69件晚礼服。途中,这群年老体衰的旅客让渴望小费的侍者们感到十分懊恼,因为他们平均每天都会死掉六七个,而侍者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在清晨5点予以海葬。那一刻,轮船就会暂时停驶,以免死者不幸被螺旋桨搅碎。这样的葬礼,实在是够便宜(草率)的了……
可惜,我们并没有在新海布里群岛(New Hebrides)停留。在这些由英法联合统辖的岛上,到处可以看到英国女王和法国总统的肖像并挂在一起。当地居民都认得女王的面貌,而且以为挂在一旁的是她的国王。令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他们注意到,每6年女王身边就会换个新国王。
我们都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新西兰——一个没有阶级之分的社会,每个港口都停泊了数以万计的小游艇,精心修整的美丽花园,壮丽雄伟的自然景观。就是从这个国家开始,我们掀起推广奥美的旋风……
1978年4月1日
有一次演讲时,提及一个故事结果非常怪异的广告。现场有人充满怀疑地询问是否真有这个广告,奥格威回了一张写得很潦草的纸条:
这是我多年前捏造的故事。
言过其实、破格使用,一直能引人发笑。所以闭嘴吧。
给一位撰文老将的备忘录:
哈利把你昨天在奥美公司工作满周年时写给我的信念了一遍。
我实在不好意思对一个还活着的人说出我对他的看法。无论如何,万一我活得比你久,我会对你写出下面这一段追悼词:
X先生可能是我所认识的最好的一个人。他对我以及其他许多人像天使般的亲切和蔼。
许多好人往往因为生性愚昧,以至于失去自我。但是X先生则不然,他的聪明才智非比寻常。
他的判断力很强,对人对事万无一失;而我对他的倚赖也随着时间日益加重。
他是少数工作比我卖力、工作时间比我长的伙伴。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行业,所作所为都超过金钱可以衡量的范围。
他为人诚实、信守承诺,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而且具有十足的幽默感。
当他认为我不对时,他有勇气指出我的错误,但总是设法避免使我恼羞成怒。
他不会甜言蜜语,但包容力很强,并非来者不拒。他憎恶那些咎由自取令人反感的家伙。
他从不刻意追求芸芸众生的欢迎,但他为人处世却深受大家的喜爱。
恕我无法亲自签名,因为我人在芝加哥,而这张备忘录必须传到纽约打字……
1971年4月2日
亚历士·毕尔是奥美公司研究发展中心的负责人,他曾经提出发行研究通讯的建议,的反应如下:
亚历士·毕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主意,我不敢阻止你。但是请考虑以下几点:
1.各分公司负责人目前已经纸满为患。
2.我们聘请你来,主要是做开拓性的基础研究,而不是发行通讯。
3.我们已经有过多的内部通讯。
4.你能想象爱因斯坦在发行“调查研究新发现”的通讯吗?
1985年4月26日
给亚历士·毕尔的备忘录:
厌恶。
在你8月1日发给裘克的备忘录中,提及大多数的人其实并不厌恶广告片。
多年前,我为好莱坞做调查时,也发现大多数人并不厌恶任何一位电影明星。
45年前,我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一般的美国人不是太和善、太愚昧、太被动,就是太缺乏批判性,以至于对所有事物从不厌恶。
1985年9月12日
摘自1982年写给美国奥美公司前任副董事长——毕能得的备忘录:
表面催眠术。
任何人如果看过电视的“传真摄影”节目,一定会被亚兰·凡特的本领吓一跳:他有办法使别人听他的使唤,几乎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他只要告诉对方怎么做,对方就照着做了。这是种表面催眠术吗?
最近,我在洛杉矶演讲,一开始时,也试着用双手做出要听众起立的手势。令我惊讶的是,现场1200名来宾竟然全都站了起来,发出热烈的欢迎声……
写给加拿大奥美公司前任总裁约翰·史崔登一封聊天式的信,信中谈论几个不同的主题。信的开头谈的是一位已经离职的员工:
如果晚饭吃了乳酪,半夜我一定会做噩梦。昨晚,我在瑞士吃了一餐乳酪火锅,当晚就梦到X又回到公司来了。
给拉斐尔森的两张便条:
我偶然找到一个迷人的字。它的意思是说一切事情“最先得起步”。大的牛津字典可以找到不同的拼法:ABECEDARY、ABCEDARIE、ABSCEDARY(启蒙入门)。
这个字用来做广告标题,也许太晦涩难懂了。
1982年7月27日
给菲利普的字条:
被喝醉酒的记者访问,实在是可怕的经历。前几天,就有这么一位白痴记者问我:“在美国做一个广告活动,要花多少钱?”
就这么一次,我当场哑口无言。
1986年2月24日
自1975年将董事长一职移交给艾利特后,便担任了奥美公司全世界的创意总监,长达数年之久。以下即摘自他在任期间,发给各分公司负责人和创意部负责人的备忘录:
混淆?
我听说有些人认为我的创意哲学有所改变而感到十分混淆。
多年来,大家不断听到我痛骂电视广告的“娱乐性”以及平面广告的“自作聪明”。60年代末期,整个广告界陷入疯狂,大做个人的创意秀,我当时便公然指责那些创意奖的得主都是丧心病狂。随后,我创立了大卫·奥格威奖,奖励那些最能增进产品销售力的广告活动。
你们都知道这件事。
两年以前,你们又开始接到我的备忘录——抱怨公司的作品大多索然无趣、单调乏味。有时候我会寄一些我认为很不错的广告片和平面稿给大家传阅欣赏,但是他们好像都违背我所谈论的创意原则。
我是不是疯了?
在第一套的神灯系列里,我一开始就强调了品牌的“定位”和“承诺”于商场如战场的竞争中,占了一半以上的重要性。当时大家都接受而且也依照这个说法发展广告活动。
然而,在我那套神灯系列中,还有一张幻灯片清楚地指出:“除非广告源自一个大创意,否则它将犹如夜晚航行的船只无人知晓。”似乎,很少人注意到这点。
3年前,我警觉到公司里大多数的广告,虽然在定位和承诺方面无懈可击,但都缺乏所谓的大创意。它们都太过于单调,根本无法渗透进消费者脑海中为保护自己抵抗广告泛滥所竖立的过滤网;它们都太无趣,以至于没有人记得住;它们都太乏味,以至于不能为品牌树立形象;它们都太烦人,以至于无法帮助销售(“没有人会因为厌烦而去买你的产品”)。
总之,当时我们的所作所为仍然相当正确,但却不再有杰出的表现。事实上,“做法正确”和“表现杰出”在广告上必须相辅相成,不能各行其是……
所以,当时我们认为推动公司朝另一个方向走的时候到了!如果那次的推动使你们感到迷茫、困惑而混淆,我只好再引用爱默生所说的话:
愚昧地坚持己见,是心胸狭窄的人最大的绊脚石……何不把你今天的想法逐字坚定地说出来;到了明天,尽管你的想法和今天所说的一切相抵触,你还是要很肯定地说出来。
我期望所有奥美公司都能创造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广告活动,无论定位、承诺和杰出的大创意都非常出色……
D。O
1977年7月18日
给纽约“大党头”们的备忘录:
任期
在其他广告公司的创意部门里,大多数风靡一时的顶尖高手都有如游牧民族,形同候鸟般四处漂泊。
对他们而言,32岁以前曾经在6家广告公司工作过,一点也不稀奇。这是一种多么动荡不安、危险万分的生存方式啊!
我个人可没有兴致雇用这些毫无职业道德的投机分子!
相反的,我们奥美公司7位大党头里,就有6位在公司平均有10年的工作经验。上至瑞圭的18年,下至前途无量的新伙伴们,如杰尼、比尔、汤尼等也都有8年之久。
我希望这么长的任期能为个人带来好处,因为我深知它们为公司所带来的好处。
但愿每个人的任期都绵延不断!
1970年5月7日
曾对一位35岁的创意指导的特性提出他的看法,以下即为备忘录的片断:
……在若干方面,他的表现仍然不够成熟。比方说,他对客户提案的“方式”就流露出反常的孩子气!这使我觉得很不舒服——我比较喜欢提案时以一种信心十足的权威姿态出现。然而,我却发现许多客户就喜欢他这种缺乏自信、充满谦卑的调调。客户似乎觉得这样的提案方式很吸引人,而且能够消除彼此的戒心。
他的办公室有如猪舍,怎么看都不像一个高阶主管的办公室!处在重视外观的商界里,这可真是个异数。何况,一个杂乱无章的办公室象征着一颗毫无头绪的心。我不得不时常提醒自己——有些精明能干的人就是不爱整洁,而有些愚不可及的人却又是井然有序……
此外,他在管理他的部门方面也十分松散。不过,我真怀疑严厉而有条不紊的行政管理是否适用于创意部门。也许增加一些无拘无束的气氛和五花八门的工作,对部门比较有帮助……
给负责荷兰航空广告的业务主管(Management Supervisor):
我一直深信观光客们在度假时都渴望遇上好天气;他们渴望见到的是灿烂的阳光——而非密布的乌云。
大型的观光活动也都涌向艳阳之地——从北方奔向南方。因此,佛罗里达、加勒比海、地中海广受人们的欢迎。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努力寻找波多黎各、英国两地天气晴朗的照片。
现在,荷航的广告却以云雾中的荷兰照片作为主画面,你们显然是有个相当充分的理由。告诉我,是什么理由?
1969年3月3日
给创意部负责人的备忘录:
几个星期前,我要求各位给我一张名单,写出部门里最有资格在日后担任创意指导的人选。
我一共收到了20位主管所列出的49个名字。
有一位给了我6个名字——我猜这八成是他整个创意部门的成员。好一个慈善家!
另外11位告诉我,部门里没有任何人能在以后胜任创意指导的工作。这些主管显然有问题。是不是找人的技巧出了差错?
还有10位没回音。一群混蛋!
1980年4月17日
致威廉·菲利普:
君主立宪政体。
伟大的英国历史学家贝杰特曾记载:君主立宪政体的元首赋有“被咨询的权力、鼓舞人民的权力,以及警惕人民的权力”。
谢谢你的宽宏大量,使我掌有这么多的权力!
1984年4月13日
奥格威写给18岁的侄孙的信:
亲爱的哈利:
你问我未来的3年里,你到底应该上大学还是找份工作。我有3个不同的答案供你选择:
答案A:你野心勃勃,眼界甚高,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商界或政府机关担任高级职位。但是,现代的大企业绝不是一个未受正统教育的外行人所能驾驭管理的。在当今这种高科技的时代里,大机构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不是具备化学、物理,就是具备工程、地质学等的博士头衔。
甚至对中层的经理人员来说,要是没有大学毕业或企管硕士的学历,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在美国18%的人口拥有学士学位,英国则只有7%;8%的美国人拥有硕士学位,而英国只有1%,这足以说明美国管理阶层为什么要比英国管理阶层表现得出色。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政府部门。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们英国人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机关服务。而现在,法国政府的公务员却做得比我们好,原因是担任公职的法国人在大学毕业后,必须先接受国家行政管理学校的职前教育;而我们的公务员则是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走进英国政府做事。比较之下,当然专业的法国人要比外行的英国人表现杰出。
无论如何,要你现在对未来想做的事做决定还嫌太年轻了点。如果先去上几年大学,可以使你在未来面临事业抉择的时候,对外在的世界以及自我先有所认识与了解。
答案B:不要再把时间消耗在学校生涯中,不要使自己陷入沉闷无比的教科书和课堂里!不要再迫使自己为了考试念书而染上痛恨读书的恶习。
不要让自己被大学里那群乏善可陈的教授所感染,他们充其量不过是一群腌渍过(不长进)的大学生而已。
没有学士学位在你的事业历程中,只会是个小障碍。在英国,没有学位照样可以步步高升。因为政府和一般企业所需要的高级主管是领导人才,而非技术专家。何况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书念得很好,并不表示日后就会成为好的领导人,因为这两种性格特征完全不同。
你已经忍受了12年的贫乏教育,差不多够了!
答案C:切勿从事业成就的角度上,来评判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可以使人借此充实心灵,进而丰富生活品质。你不妨由这方面做评判!我父亲在事业上一无所成,但在上厕所时都还捧着《贺瑞斯》一书读得津津有味,生活虽然穷但却精神愉快。
如果你喜欢当个学者,而且也喜欢周遭有一群相同的伙伴,那就去上大学。谁晓得,说不定你将来会是位顶尖的名教授呢。别忘了:英国大学的大学部,仍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府。你的运气不错!要知道,赢得一个诺贝尔奖,要比担任大企业的董事长或英国政府的常务次长更令人心满意足。
你拥有第一流的头脑,努力拓展它吧!如果有机会上大学,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否则你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爱你的叔公
大卫
1984年6月6日
给董事会的备忘录(未注明日期):
不久前,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我身边两位旅客的对话。他们是这么说的:
“你从事什么工作?”
“我在广告公司担任AE。”
“会计师?”
“不是。”
“你写广告?”
“不是。”
“那么谁写广告?”
“撰文人员。”
“这个工作一定很有意思。”
“不见得轻松呢,我们做很多的调查。”
“你做调查?”
“不,我们有调查人员在负责。”
“那是你负责把广告卖给客户的啰?”
“不,是撰文人员。”
“你需要帮公司找新客户吗?”
“那不是我的事。”
“对不起,恕我唐突——那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我是个行销人员。”
“你帮客户做行销?”
“不,他们自己做。”
“难道你是管理阶层?”
“不是,不过快了。”
《奥格威谈广告》一书出版前夕,奥格威写了一张备忘录给奥美公司的董事们,那时他们还没收到新书,也不曾看过相关内容:
(1)各位将会发现我夸大了我今天在奥美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我想我若偶尔以古人的姿态出现,很少人会把我当一回事。
(2)我希望大家也发现到我在书中一再提及我身边的伙伴。这不仅和充满本位主义色彩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有所不同,而且也对外传达了“奥美人才济济”的印象。
(3)这本书也列举了许多其他广告公司所创作的好广告,以往我不曾如此,但愿新的做法能冲淡外界的印象——认为这本书只是奥美公司争取新客户的手段。
(4)另一个转变:我承认过去犯的一些错误。
(5)各位可能觉得这本书太过于排斥创意、太过于赞成广告必须帮助客户赚钱,使收银机响个不停,这种说法将会有损奥美公司的声誉。我有两个理由:
A。我写的是我真正相信的——这是我最后的遗嘱与见证。
B。我认为使收银机响个不停的广告,才可以吸引较多的新客户。而我对那些假创意、伪广告予以痛击的做法,只会使少数的新客户却步。
大卫·奥格威
1983年7月25日
1985年,台湾的奥美公司成立后,刊登了所写的《如何创造具有销售力的广告》于若干媒体上,反应热烈。台湾奥美即致函告知,事后收到底下的便条:
亲爱的赖彦安(台湾奥美公司创意总监):
谢谢你的来信!听到你们刊登了我以前所写的奥美公司企业广告《如何创造……》篇,反应良好,我心里实在欣喜若狂!
附带说明——你们所登的广告是奥美公司系列广告稿的第二张。第一张是《如何经营广告代理商》,它的效果有如扫黑小组所向披靡,至于其中原因,请参阅英文版《奥格威谈广告》第65页。
奥美公司在许多国家都曾刊登过这一套系列稿,而且一直成效斐然。但事后不久,有些随波逐流毫无主见的白痴们,公然指责它们“创意”不够,因而废弃不用。
从那时候开始,有些分公司偶尔也会刊登自己所做的广告,但收效都不大。
再次谢谢你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