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11179100000081

第81章 家长霎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男孩子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赞赏。所以对于叛逆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沟通。

孩子一天天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所接触的范围也扩大了。当然,他们的知识面也会有所增加,慢慢地,他们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当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父母不同,甚至还会遭到父母反对时,他们就会在同龄的孩子中寻找共鸣,并且会不那么亲近父母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能够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还是把其当成孩子一样说教,就会迫使他们产生反抗情绪,进而就有了反抗的行为。

小刚是一个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是和你对着干。他经常说这样的话:“我就是不回家,偏要玩个够,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我说不写就是不写作业,打死我也不写!”“不要我游泳,我就偏要游,看你们还管不管我?”“越是不让我,爬那座山,我就偏要爬,我就不信,我爬不上去。”

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赖在床上不去上课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实在无计可施,有时还得到学校去请来班主任才勉强解决问题。

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数学老师因他上课讲话点了他的名字,从此他专和数学老师作对,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数学成绩明显滑坡,后来竟然亮起了“红灯”。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是个令父母和老师十分头痛的孩子。

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小男子汉的主意也会开始多起来,原来听话的孩子忽然变了,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父母不让他干的,他偏按着自己的主意去干,而且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并且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意向父母说。对于任何男孩来说,叛逆都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即便在小时候很听话的孩子,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而产生叛逆行为,特别是在青春期时尤为严重。

叛逆这种行为会更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男孩子对独立、自由、新鲜的渴望往往十分强烈。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赞赏。所以对于叛逆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沟通。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父母只要做到因势利导,才能让孩子平安地度过叛逆期。如果叛逆期的男孩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就会造成男孩和家人、老师的关系紧张,从而产生代沟。有时因为家长不能理性地处理事情,还会引发男孩的偏激行为,甚至导致心理极端等问题。

要尽可能减少孩子顶嘴的发生,顶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容易激化矛盾。父母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遇到事情时,应当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说的确实有道理,父母应该积极地采纳并对孩子进行一番表扬,即使孩子的观点不正确,父母也不能训斥、贬低或嘲笑孩子,而应当耐心地启发孩子,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孩子心里服气了,他的嘴也就不会那么硬了。

父母疏导孩子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同感,要求父母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所遇到的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尽力感受孩子的所思所想和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父母可以在孩子跟前承认自己也曾有过偏执、怨恨或古怪的言行,有意识地自我表露,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这样有助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解除心理防线,愿意与父母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要尊重孩子,父母不要搞独裁专制,要给孩子一个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父母要给孩子发言权、自主权、表决权、时间支配权。这样孩子才会与父母的关系靠近。父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不要老是夸奖别人的孩子,也不要老是说自己的孩子有多笨,不要总认为自己讲的话是对的,孩子是错的。父母不能滥用批评,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父母应尽可能多地找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对于孩子的问题,要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父母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成长建议对于有叛逆心理的孩子,父母不要着急,更不要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愈加抗拒。父母要冷静、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要找出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其实叛逆的孩子很脆弱,也很迷茫。面对周围的诱惑与困扰无能为力,所以,父母就要用博大的胸怀,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渐消除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