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48

第48章 欢爱不再,情何以堪

就在孟昶和花蕊夫人以为可以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的时候,战争却已经悄悄拉开了序幕。

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任命王全斌为统帅,六万宋军兵分两路向蜀地进发。大军还未发,宋太祖就派人在汴水旁修建宅邸,衣服被褥一应俱全,扬言这是专为蜀主一家准备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宋太祖对攻打后蜀的信心与决心。

孟昶收到消息后,命王昭远为蜀军统帅,带兵迎敌。好称诸葛亮再世,但却只懂得纸上谈兵的王昭远三战三败,最后做了宋军的俘虏。前方战败的消息传来后,孟昶才感到事情不妙,于是把宫中所藏的金银财物拿出来招兵买马,然后任命太子为统帅,开赴剑门。太子本在锦衣玉食中长大,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在他眼里,战争更像是一次出门远游。于是,出师的时候,不仅带着乐器乐师,还专门挑选五颜六色的军旗携带。行军中遇到大雨,太子害怕淋坏漂亮的军旗,竟然命士兵卷旗而行。这样的军队,结果自然是必败无疑。

宋军兵临城下,蜀主孟昶降于军前,后蜀国破。蜀主一族被押往汴京,花蕊夫人亦在随行之列。纵然芙蓉花开四十里,却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花蕊夫人离去的脚步。

故国渐行渐远,想起曾经的幸福与欢笑,花蕊夫人悲从中来,于是在行至葭萌驿(今四川昭化)时,她在馆壁上题写了一首《采桑子》:“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由于宋军催逼太急,她只写了半阕就不得不停笔。一路颠簸,一路心悬,长路漫漫,终于还是来到了北宋都城开封。像对待所有归降的帝王一样,宋太祖赵匡胤也对孟昶进行加封,他封孟昶为秦国公。至此,孟昶成为了彻底的亡国之人,不是不痛,不是不恨!只是想到,这样也许还可以和花蕊夫人相拥走下去,于黯然中也还得到一点安慰。

那一日,孟昶带着家眷到宋太祖的大殿谢恩。花蕊虽素衣淡服,但却难掩其天生丽质;虽是谢主龙恩,但却说得不卑不亢。花蕊夫人的美丽,花蕊夫人的淡定,让出身行伍的宋太祖也为其美貌而垂涎。但见多了金戈铁马的他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镇定,于是,他说早就听闻花蕊夫人才貌双全,现在请她做一首诗。花蕊夫人不加沉思,就写下了这首《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如果说宋太祖赵匡胤先前是被花蕊夫人的美貌所吸引,而当他看了花蕊夫人的这首《述亡国诗》之后,赵匡胤则彻底被花蕊夫人征服。一个弱女子,敢在征服者面前公然指责那些投降男儿没有骨气,那不仅仅需要才气,那更需要一种胆识与气度。

那一刻,宋太祖知道,自己一定要得到这个女人,无论用什么手段。

这一次面圣后数日,孟昶亡,葬于洛阳邙山。时间是公元965年,时年47岁。关于孟昶之死,有说因病,有说被宋太祖毒死,无论是死于何种原因,孟昶死得不明不白却是史实。孟昶一死,他的母亲李氏不久也绝食而亡。

而此时的花蕊夫人,想起与孟昶的水殿暗香盈袖,想起与他的“携素手”,想起两人的“花重锦官城”,想起两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她知道,这个男人给予她的不仅仅是厚重的宠爱,还有深深的懂得。从前的恩爱,如今却都成了今日的悲凉,所有这一切,对于花蕊夫人来说,又怎是一个痛字了得。

傲气如花蕊夫人,之所以选择活着,是因为孟昶活着。可是,当孟昶最后死去,她却选择了活下来。因为,聪明如她,她知道孟昶的死是有人的蓄意。所以,她知道,她有比死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