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03

第3章 爱上西楚霸王

项羽(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少年时的项羽就已经心怀抱负,胆识过人。《史记·项羽本纪》里这样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梁看他如此有抱负,也很是高兴,于是项梁又请人教授他兵法。可惜项羽没学多久,又放弃了。项梁拿他没办法,只好由着他去了。

项羽虽学无所成,但他却凭着自己“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天资使“吴中子弟,皆已惮籍”。项羽有勇,更有胆,当他看到秦始皇的车队威风凛凛地经过时,他就口出“妄言”说:彼可取而代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推翻秦二世的农民起义,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梁为会稽守,项羽做了裨将(副将)。陈胜牺牲后,他的部将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不久,又先后有东阳令史陈婴、英布、蒲将军前来投奔,此时项梁的兵力已经达到六七万人。随着项羽兵力的扩大,所需兵器也越来越多,而在购买兵器的过程中,项羽认识了虞子期。

虞子期,秦末虞地(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人,他因为能够制造精良的兵器而闻名远近。虞子期和项羽因购买兵器相识后,他听说项羽勇猛善战,好武的他偶尔会项羽切磋切磋武艺。两人慢慢相熟之后,虞子期越发地佩服项羽的气魄与英武,于是,他决定入军跟随项羽。在虞子期与项羽的交往过程中,项羽认识了虞子期的妹妹,她就是虞姬。

虞姬者,虞姓,名不详,秦末虞地(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人,有美色,善剑舞。美丽于女子已是上天所给予她的最好的恩宠,而如果再加上一点剑胆,几分慧心,这样的虞姬注定了需要项羽这样的英雄来实现她的爱情!美丽的虞姬与英勇的项羽通过虞子期相识后,虽是初初相见,却已是齐齐心动。自古英雄爱美人,从来美人慕英雄,一场爱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就有了《史记》中的一笔“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就这样,项羽带着他心爱的虞姬踏上了征战的旅程。

在接连的争战中,项羽的威名与地位日益确立。尤其是巨鹿一站,项羽以“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的破釜沉舟之心大破秦军。他的勇猛致使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样的勇猛足以让任何一个男人敬佩,让每一个女人仰视,而虞姬自是也不例外。

战争依旧在继续,只不过已经慢慢变成了项羽与刘邦两个人的战争。巨鹿之战后,项羽继续向关中进军,而此时的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占领咸阳,按照先前“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听说刘邦要称王关中,大怒。当时项羽手中拥有40万大军,而刘邦只有10万大军。刘邦考虑到双方实力悬殊,采纳了谋士张良以屈求伸的建议。于是,刘邦亲临鸿门向项羽赴宴请罪。在鸿门宴上,刘邦婉言卑辞,由此解除了项羽对他的怀疑和警惕。最终,项羽放走了刘邦,致使项羽的“亚父”范增说他“竖子不足以谋”。当所有人都在责备项羽的无谋的时候,对于爱着项羽的虞姬来说,她看到的却是项羽本性中的磊落与义气。她更知道他内心深处的稚子之心,她知道就连他的对手韩信亦曾说他有妇人之仁:“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并自立为“西楚霸王”。而虞姬看着这个霸气的、骁勇的男人,有骄傲,有荣耀,更有无限的爱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