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疾病的过程,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过程。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临床思维过程中的诊断过程,称为诊断思维,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决策,称为治疗思维。正确地进行临证思维是医生提高诊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辨证,其实质就是诊断。中医辨证过程或称诊断过程其实就是中医师临证时的基本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既要保持中医特色的“遗传基因”,又要体现中医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核和深层本质,还要吸取现代医学的诊断优点。因此,它是中医师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功。
集中医的辨证思维、西医的诊断思维于一体,所形成的系统思维是我临证思维的一大特点。
第一节首选辨证思维
中医的思维方式包括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唯象思维、直觉思维、唯圣思维多种。但只有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才是中医思维的主要方式。
一、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就是全面分析病情,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包括全面分析“四诊”材料,考虑人的性别、职业、年龄、体质,考虑四时气候与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等因素。其特点是在辨证时不孤立地看待病症,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全面分析问题。
二、辨证思维
中医辨证思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精气神学说中的辨证思维,并把这些学说中的辨证思维规律作为认识人体生命运动及疾病过程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揭示了许多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病因、诊断、治疗等不同方面、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概括起来,总结辨证思维的过程是:运用四诊方法收集或获取病象信息,对其数据进行辨同别异的分析鉴别、思索推理和综合判断。所谓辨同别异的分析与鉴别,包括鉴别症候的真伪主次,参验疑似,以定取舍;所谓思索推理,即审症候以求病因,析形证以知病机、病位与病性。所谓综合判断,就是通过四诊及证候分析,在审查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基础上,对病症做出诊断。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由认知、鉴别、分析、归纳、推理通向判断的过程,就是中医的辨证思维方式。所以辨证思维的原则是分症之主次、辨寒热真假、审病症标本、别邪正虚实。辨证思维的步骤是:诊察、议病、辨性、定位、求因、明本。
第二节借鉴诊断思维
西医诊断思维,是指医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或通过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在积累了对某一领域或某一类疾病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采集病史,采用比较、分析、分类、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方法,或动用想象、联想、灵感等非逻辑方法,或采用逆向思维、收敛式思维、模糊思维的思维方式,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通常采用模拟法、筛选法、排除法等。参考诊断思维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辨证思维,是西为中用的一种思维。临床上可避免中医辨证思维的缺陷以及对危重病人的误诊误治。我在临证中常尊中参西诊断疾病,临床较少有漏诊、误诊。
第三节融合两种思维
中医的整体思维是其优势,但缺乏分析思维。西医的分析思维是其优势,但缺乏整体思维。二者相互借鉴其优势,弥补自我的不足,可由朴素自发的系统思维方法发展为现代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因此我认为,中西医结合首先是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确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思维方式,尤其需要确立融合两种思维的系统思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医发展的要求。
第四节宏观思维模式
从宏观诊疗过程上讲,我属于传统型中医;从具体思维方法上看,又属于现代中医。在宏观思维方面,我有以下体会:
一、古人经验需要继承,但不能生搬硬套
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中医临床经验底蕴深厚,所以,中医药要发展,首先是继承。我从事中医工作50年,在学习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古人临床经验的继承。然而,随着临床的体验与感悟,总觉得古人经验需要继承,但不能生搬硬套。
1.证型:在西医出现之前,人类疾病的发展变化基本上是由疾病自身规律所决定的。但随着西医药的介入,尤其是在服用了西药后再看中医的病人,其证型和临床表现,已不再是“原装”疾病。这种证型的演变,与古人总结的证型有别。因此,一味地按古人的经验生搬硬套,不是科学的继承方法。
如糖尿病是一种疑难病证,属中医的“消渴”范畴,因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故古代以至近代一段时期的中医教科书将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证型。临床观察,许多病人无症状,仅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异常,或仅表现为疲劳,或皮肤瘙痒,或反复感冒,或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经久不愈等。即使是“三多一少”症状表现典型的病人,经服降糖药治疗后,其证型也成另类。因此,“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内分泌科专病》分册已将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归纳为三大类27型。分别是:糖尿病本病辨证1类10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辨证1类1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辨证4类16型。这种分型与分类符合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变化,所以,中医临床医生应当按照实际病证的证型进行辨证和研究,不应拘泥于古人的“三消”辨证思路之中。
2.药量:按常规而言,中医师在选方用药中,应遵循中医药典和大专院校教材所规定的药量。然而,由于野生药材、地道药材的减少及家庭种植的增加,其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普遍降低。例如:柴胡,中国药典规定,家庭种植期为2年。我们观察种植期3年,才能基本达到野生柴胡的功效。而有的药农大多只让药材生长一年即采挖销售。其次是中西药混用或长期服药的病人,形成了一个自身有抗药性和耐药性的庞大群体。故传统的药量,在临床使用中普遍有所加大。普通中医是这样,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更是这样。所以个别中药一剂中的使用剂量,常因经验不同而悬殊有别。如有毒的川草乌,有用至30~120克 者,制附子有用至30~120克 者,麻黄有用至20克 者,干姜有用至90克 者,细辛有用至30~60克 者,炒枣仁有用至100克 者,生地有用至90克 者,川芎有用至50克 者……如此大的剂量,与药典所定药量如此不符,而正是这种“违规”行为,才成就了一部分名老中医的疗效和名气。如近代名医戴云波、刘寿山、李继昌、李可等,正因为如此,《中国中医药报》在2006年9月28日第6版以《善用附子的名家》为题予以介绍四川名医吴佩衡,一剂药中附子用量达450克 (白附片300克 、生盐附子150克 ),而仅10天的婴儿,附子用量达10克 之多。我省名医李可谓“火神派”,就因善用大剂量的附子、乌头救治危重病而成名。我也常重用以下药物,治疗某些重症和顽疾,如土炒白术30至70克 ,治疗脾虚肠胀气和眩晕;重用益母草时每剂药量多达90至120克 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用鸡血藤治疗麻木、淋巴水肿时,每剂药量多在100至150克 之间。
二、现代医学,需要借鉴,但不能丢弃辨证论治
就我国现阶段的中医人才现状,大致可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类。由于两类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行医方式和诊治手段存在较大差异,且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如果各自为阵,则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1.传统中医需要借鉴现代医学:我为中医学徒出身,可谓传统型中医,但从古而不泥古,尊中参西,常借鉴现代医学为中医所用。
传统型中医,一般具有扎实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临床诊疗基本上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中药方法进行。其特色是辨证论治,其缺陷是较少借鉴现代医学。这一类型中医人才,以老一代中医为主体,其成员正在日趋减少。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医药,也离不开现代医药。现代医学之所以飞速发展,是因为它吸纳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这一点上讲,中医也不能只靠自身去发展,而必须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自觉地、积极地借鉴现代医学的一些技术与方法为我所用,以弥补中医在物理和实验、检查方面的不足。
从中医自身来看,在传播与应用中暴露的学科缺陷是不容回避的。因为它的理论与实践,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和一定文化发展水平上形成的,它的形成和水平都受到历史的局限。因此,面对中医,既有需要继承的一面,也有需要完善的一面,但绝对不能一成不变。中医也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从中医临床来看,既存在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心身疾病、亚健康状态等的优势,又存在鉴别诊断、适宜病种、治疗危急重症的局限。这种局限促使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借助现代化诊疗技术和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种借助,就是对现代科技先进性的接纳,也是对中医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的认可。我认为,进入现代社会,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各个学科的研究也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因此,中医的发展,不仅不能原地兜圈,而且应该与现代科学进行优势互补。
我退休之后除在单位坚持坐门诊外,为满足病人需求,又在市内开设了杏林中医门诊部,除用中药、针灸等传统方法治疗外,还配备先进的B超、心电和检验等设备。
2.现代中医不能丢弃辨证论治:现代型中医,一般具有中西医两套知识与技能,既懂中医,又能较好地应用西医知识;既能胜任门诊工作,又能胜任病房工作。但他们的中西医知识及技能比例倒置。其优势是借鉴现代医学有余,缺陷是辨证论治的理论知识与临床能力薄弱。这一类型中医以青年中医为主体,他们更应该强化辨证论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辨证论治,是应用中医的理论和诊疗方法来检查诊断疾病、观察分析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这种原则和方法,经历了长期反复的验证和不断地充实完善,已发展成具有独特的理论、行之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然而,一部分院校毕业的青年中医,不善于收集“四诊”资料,不善于全面分析病情,临床上难分症之主次,难辨寒热真假,难审病之标本,难识邪正虚实,难循辨证论治中的诊查、辨性、定性、求因、明本、立法、选方、遣药、医嘱十个步骤,而较多借鉴的是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和诊疗思路辨病治疗,丢弃了中医特色和优势。难怪很多人在感叹,现在的年轻中医,再也出不了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类的中医大师了。现实确实令人担忧。从继承和发展中医的角度看,现代中医决不能丢弃辨证论治,因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根”与“本”。我所带的学生有跟我学徒的纯中医,也有中医院校毕业的实习生。对于纯中医我强调他们学习现代医学,对于中医院校毕业的实习生,我强调他们在辨证论治上下功法。
三、中西医学,需要结合,但必须优势整合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
医学是一个应用学科,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研究人的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方法。在人的生理病理过程中,依然有许多未知数,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探讨。因此,我们不能只靠中医自身的发展与研究,必须从中医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自觉地、积极地与现代医学进行优势整合,使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中西医学各有优势与缺陷,他们在理论上所具有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广度与深度、功能与结构、自然与人工等特征与方法,在临床上所具有的治标与治本、天然药物与合成药物、综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综合思维与线性思维、疗效持久与疗效短暂、副作用小与副作用大等优势与弊端上。这些优势与缺陷是中西医结合的契机。事实上,在中西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已经是中中有西,西中有中。已经在理论上、实践中互吸所长,互补所短,已经是相互交叉、渗透、综合。这是中西医学在发展中,接纳和认可自身的缺陷和对方的优势所然。
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与综合,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随着世界医学模式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已成必然。这种必然,体现在中医与西医在各自发展中的互吸所长与互补所短上,体现在未来医学的特征是整体综合地认识疾病、诊断疾病、防治疾病上,体现在理论上的互补与整合,临床上的辅助与汇通上,这也许就是中医走向现代化,西医走向整体化,中西结合走向统一化的发展模式。
总之,我是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第五节宏观辨证思路
吴阶平院士说,医生要把知识变成能力,重要的是要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要学习辩证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中西医学科的不同优势与缺陷。方法论上,中医的整体、宏观、模糊和动态与西医的局部、微观、具体和静止可互补。中医的辨证讲究相对值,西医的诊断要求绝对值;中医长于治疗,西医长于诊断;中医用主动疗法多,西医偏向于被动疗法;中医讲究中庸,西医追求极限;中医治疗个体化,西医擅长标准化治疗;西医单兵作战,中医多法联合;西医只重治疗,中医防、治、养相结合。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可以通过对方的优点得到互补。因此,自己总结的中医临床的宏观辨证论治思路应该是取众家所长为我所用。
一、有证有病——中西结合
临床上有证有病的病人最多。其特点是既有中医之证,又有西医之病,既服西药治疗,又想用中药提高疗效。对于这类病人,我的辨证思路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而且目前有许多疾病确实只能缓解。甚至有些疾病就根本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所以在中西医都不可能单独治愈和改善某些疾病症状的时候,中西医工作者必须抱着现实的态度、合作的精神,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靠中西医结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或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或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或先用中药,后用西药;或先用西药,后用中药;或中西药并用;或择期而用中药或西药。这是一种务实而辨证的方法,临床应用最多也最实用。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辨证与辨病(西医之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在临床上既利用现代医学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发挥西医对疾病定性、定位诊断上的长处,同时又不拘于西医,严格按照中医的辨证思路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做出相应的辨证诊断。这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其特点是既重视局部的病理变化,又重视在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和动态变化,它不仅克服了中医对疾病微观认识的不足和辨证思维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同时也弥补了西医对疾病过程中机体整体反应和动态变化等重视不够的弊端,是临床医生可以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的知识治疗疾病的较好方法,并可借助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宽了临床医生的思路,这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避免漏诊和误诊无疑是有很大的好处。
二、有证无病——中医辨证论治
有证无病的病人,其特点是仅有中医之证,没有西医之病。病人有一系列症候群,甚感难受,可西医就是诊断为没病。这类病人,西医对其没有很好的对策。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的特点就是有证无病,约占我国人群的50%,其临床表现是多方面、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紊乱,并无器质性损害,归属西医的临床早期、疾病早期、高危人群范畴。如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心绞痛、心律不齐、血压不稳定;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泌尿系统表现为尿频、尿急;生殖系统表现为性冷淡、****减退、月经紊乱;肌肉关节系统表现为全身肌肉关节痛、四肢无力。这类症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强项。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纠正其各个系统的不适,可使这类人群从“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
三、有病无证——中医整体治疗
西医有诊断,患者无症状,这种有病无证的临床现象,我的辨证思路是:中医整体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无证可辨的病很多,如无明显症状体征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隐匿性糖尿病,以及部分肥胖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脂肪肝等,其特征是患者无自觉症状。这类病人多为多种疾病并存一身,它可归属为中医的心身疾病范畴。对此类病人采用心身整体综合治疗。心身并重,心身并治,治、防、养结合。或予自然疗法,或予体育疗法,或予针灸疗法,或予推拿疗法,或予心理疗法,或予饮食疗法,或予中药疗法,或予中医其他传统疗法,或只用单一疗法,或多种疗法并用,只要能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次要矛盾便迎刃而解。这种整体综合辨证论治思路亦是我诊治疾病的一大优势。
四、无证无病——调理预防
临床上常见一部分人群,无病无证亦寻求中医治疗,其目的是未病先调,防患于未然,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对于这类人群,可采用中医整体调理预防思路,因人、因地、因时地服药调理。如流感、肝炎、非典流行期间的预防性服药,如根据个体体质类型的偏寒偏热及时节运气进行服药调理。多年来,我总结了根据季节、运气、体质、年龄、疾病系统不同的预防调理方药,未病先防,这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优势之一。近几年,城市兴起的中医调理之潮,正是人们对中医药可以促进健康又具有保健作用的认可。
临床诊断思维是一个复杂过程,因此在中医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克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或缺陷,体现整体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利于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
第六节病证结合思路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领域,而病证结合的辨证,既是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完善,又能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是现代中医的新的思维模式。我从事中医工作50年,深感病证结合的适用与必要。故归纳其基本思路与方法供同道参考:
一、诊断结合思路
临床所见,中医诊断中的肝气不舒证型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如用辨病的方法检查后,发现其轻重缓急迥然有别,其预后亦有很大差异。这是中医鉴别诊断方面的不足。
脂肪肝为西医病名,归宿中医“积聚”“胁痛”疾病范畴。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甚至有部分脂肪肝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许多患者往往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的。这个时期如果不借助西医的检查方法和指标,而仅仅依靠中医的望、闻、问、切就很难诊断,易被忽视或延误。所以临床上将中医的四诊和西医的检查方法结合起来,确可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
临床上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结合起来,形成“双辨诊断”“双重诊断”。这种方法既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住院病案书写规范“双重诊断”的要求,同时亦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要求的疾病名称相吻合。
以消化内科疾病为例,中医包括呕吐、反胃、吐酸、痞满、胃痛、呃逆、嗳气、噎嗝、泄泻、便秘、腹痛等病症。西医包括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胰腺炎等疾病。临床单纯按中医诊断,确有误诊、漏诊之可能,如胃的癌性溃疡与良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非典型性增生的癌前病变的鉴别,又如胃食管返流病与食管癌、心绞痛的鉴别,消化性溃疡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鉴别,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胆囊炎、胆石症的鉴别,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的鉴别等方面,西医确有其一定的优势,中医应当借鉴。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思路,为医生选择适宜治疗病种(包括病期),为病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且对于把握病情转归、判断疾病预后,都是十分有益的。
具体的诊断结合方法,以腹泻为例说明:慢性泄泻既要应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辨证属于哪一证型,又要应用西医的检查方法来确诊。
二、治疗结合思路
中医治病着重于全局,重视内因,强调辨证论治。西医重视机体的生理病理,主张病因治疗。中医和西医的许多治法都是可取的。实践证明,认真吸取两者的长处,在治疗上可相辅相成,疗效优于单独中医或西医的方法。
1.治标与治本结合:有些疾病,西医是治标,中医是治本。以胃食管反流病为例,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单纯用抑酸、促动力等西药治疗,虽可快速缓解症状,但一停药又复发。若大剂量地长期使用抗酸药则副作用太大,病人难以耐受。若单独使用中药治疗,其抑制胃酸的作用较弱,且起效时间长。对于此病西医治标,可快速缓解症状。中医治本,在消除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又能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平滑肌张力及调节免疫功能。这种西医治标与中医治本的结合方法,临床应用较多,每有较好疗效。
2.扶正与驱邪结合:有些疾病中医重在扶正,西医重在驱邪。以消化性溃疡为例,其治疗目的一是改善症状,二是促进溃疡完全愈合。在控制症状方面,西医使用的质子泵抑酸剂或H 2受体阻滞剂,结合胃肠动力药和黏膜保护剂,一般一周即可控制症状。但因副作用大,而大多数患者难以坚持服药至规定疗程。一旦停药,症状复发,从而使溃疡难以愈合和愈合质量差。
西医的治疗,重点是削弱胃肠内的攻击因子,如幽门螺旋杆菌、胃酸、胃蛋白酶、十二指肠反流液等,故谓之驱邪,而对黏膜的修复并无确切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治疗,重点是扶正,兼顾驱邪。中医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可以促进胃肠黏膜的修复,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能较好地解决溃疡慢性化和复发问题。因此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黏膜修复不良的病人来讲,选用中西医结合的扶正祛邪方法,较为合理。
3.急治与缓治结合:疾病有急症、有缓症,有急性期、有缓解期。对于急性发作和重症病例,可以西药治疗为主,中药治疗为辅,多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这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西医是用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发作和重症性病例,可以明显缓解病情。然而长期或大量使用氨基水杨酸钠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均可导致多种副作用,且存在停药易复发的问题。对于此病的治疗,活动期以西药为主,配合中药治疗。不能耐受西药者可采用中医药的综合疗法。缓解期的治疗,以中医药为主。对于纯中药疗效不佳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西药副作用,又可降低复发率。此乃急则西治,缓则中治。
4.辨证与辨病结合:病毒性肝炎和消化性溃疡,按中医辨证分型均有肝气郁结,均可采用舒肝理气药治疗。但西医认为,肝炎为病毒引起,所以中医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酌选板蓝根、虎杖、连翘等解毒药疗效更好。
西医认为,“无酸不溃疡”。在中医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酌选具有中和胃酸作用的药物(乌贼骨、浙贝母、瓦楞子、珍珠粉等)及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药物(白及、田七末、云南白药等),亦能提高临床疗效。
第七节病证舍从思路
临床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病与证从表面看来是矛盾的,或者处理病与证的方法看来也是矛盾的,这时需要综合分析,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处理好病与证的舍从关系。
一、舍病从证
上消化道出血为内科常见急症。西医采用止血药物治疗,疗效不尽人意,由于陈旧血液停留,大便隐血转阴时间长,出现吸收热多,往往还有轻度氮质血症。西医在治疗时并不愿意采用泻药去除陈血,恐再引发出血。中医认为,呕血多由胃火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黑便是瘀血内停之征,胃火宜泻,瘀血应除,临床用三黄泻心汤或单味大黄治疗,清胃泻火,祛瘀止血,不仅止血效果好,大便隐血转阴时间缩短,而且减少或消除了瘀血所致发热和氮质潴留。
二、舍证从病
如急性尿路感染,出现高热、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脓细胞,采用清热利湿通淋之剂治疗后病情缓解,症状已不明显,但尿检仍有脓尿、菌尿,此时辨证阳性证候不多,若放弃治疗必然导致复发或转为慢性,而应从病继续进行清热利湿法治疗,以除余邪。
第八节系统思维特点
总结自己的系统思维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两种思路,两种方法,综合分析
两种思路是中医的辨证思路和西医的辨病思路;两种方法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是对两种思路、两种方法采集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其特点是中医辨证为主,西医辨病为辅。辨病是对中医的补充与完善,是为避免误诊、漏诊而设。
1.有病有证——双重诊断——系统思维方法。
2.有病无证——西医诊断——分析思维方法。
3.有证无病——中医诊断——辨证思维方法。
4.无证无病——意向诊断——模糊思维方法。
二、资料收集全面,检查病状细心,综合分析深刻
资料收集全面,主要体现在问诊上。如青年女子必问月经初潮年龄,中年妇女必问经、带、胎、产,更年期妇女必问经闭与否。临床每多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病情。
检查病状细心,主要体现在中医的望诊、闻诊、切诊和西医的体格检查上。如腰腿痛病人,先从中医思路按痹证思维入手,了解其病状特征,弄清其以痛为主、以重为主、以困为主,是游走性痛还是固定痛,以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利分辨中医的病名与证型。同时要进行腰功能检查、直腿抬高试验等。在描述症状时,要具体到第几腰椎。在明确诊断时,要参考X片或CT片,其目的就是为了弄清中医的病名与证型和西医诊断,如属腰椎间盘膨出,就用中医内科治疗;如属腰椎间盘突出,就用内服中药配合中医外科治疗。
综合分析深刻,表现在由浅入深,从定位到定性上。病史数据包括病因、病证、病程、病情,有外在数据,又有内在数据。医者接触病人后,这些数据就输入大脑形成印象。以腹痛为例,是急症还是缓症?首先要定缓急,其次是定范围,并逐渐缩小范围,如是外科腹痛、内科腹痛,还是妇科腹痛?并从区域划分上考虑,是上腹区痛,还是脐区痛,或是下腹区痛。以脏腑区分,病位在胃、胆囊,还是在膀胱、阑尾、胰腺、肠道等。这是由浅入深的定位思维方法。在基本定位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将这些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病性、病因。如中医的实痛与虚痛、寒痛或热痛。在寒痛中是实寒痛还是虚寒痛。西医的定性,包括炎症、梗阻、肿瘤、蛔虫、穿孔等。
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定位到定性的综合分析法,是我临床思维的一大特色。
综合分析还包括: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一些典型的证候,较易认识,但不典型的时候是多数,有时一些症状还互相矛盾,甚至出现假象,最常见的就是寒热的真假,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因此,不容易看清病证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克服片面性和表面性。要从极其复杂的症候群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反映疾病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抓住关键性的证候,不要被假象所迷惑。有时假象很多,而反映本质的症状或体征只有一二个,但这却是主要的依据。我认为,舌象和脉象是辨别寒热真假有参考价值的指征。虚寒的脉象迟而无力,舌象淡而湿润;实热的脉象数而有力,舌质多红而干。但问诊也不可忽视,从四诊合参之中,找出哪些是关键性指标。例如寒证,口不渴而喜热饮,畏寒蜷卧,虽身热不欲去衣,舌淡白湿润,脉象重按无力,虽有其他假热的症状,只要抓住上述脉症,就可以判断“寒”的本质的存在。其次,要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包括从体质、年龄、病史、病程、饮食、情志、服药史等去找线索,进行详细的比较,才能辨明其寒热的真假。
在综合分析过程中,必须强调动态思维。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临床思维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反复验证的动态过程。因此在诊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是观察诊断是否有误,当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经特殊检查有重要发现,需要修改原来的诊断时,应毫不迟疑地进行修正和补充;二是观察正在进行的治疗是否有效,对于有效的治疗不应轻易改动,如确无好转则应重新审定治疗原则及改进治疗措施;三是观察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的变化规律,做出详细记载,为分析疗效及进而研究治愈机理提供依据或探讨线索。另外,中医的辨证分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或好转,辨证分型也应随之而变,用药上也要有所调整。一型到底、一方到底都是不科学的。
第九节几点启示
1.鉴于临床诊断思维在临床工作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有必要克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和缺陷。提出“系统的临床诊断思维”这一概念,就是力图使我们克服传统的临床思维的缺陷,提高诊疗思维水平。系统的临床诊断思维是系统论在诊断中的应用,是系统论与临床诊断思维的结合。它包括以下几个原则:整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2.专家与普通医师诊病的区别不仅是知识上的差别,更主要的是思维上的差别。
3.临床思维方法贯穿诊断的全过程及始终,是影响临床诊断的重要因素、主导因素。
4.客观事物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人们在认识疾病时,就会应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同中求异思维、演绎推理思维等方式,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只有运用好这些方法,才能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知识,深化知识,扩大知识,拓宽临床诊断思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如果思维方法不同,结果必定有差异,如果思维方法不当,结果定会出现偏差,误诊也就随之而来。所以说,临床误诊的根源就是思维方法问题。
5.临床思维方法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用运动的观点去分析疾病的变化,在初步诊断形成后,缺乏否定之否定的科学态度进行验证诊断,对复杂的临床表现不能全面、辨证地看问题,往往被经验、假象捆住思维的翅膀,所以我们减少临床误诊,必须从临床医师思维方法训练着手。着重在加强认识疾病的角度上、哲学思维方法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