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38

第38章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名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起病前1~3周往往有全身不适、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大多数病例以皮肤瘀斑为首发症状,最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常为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紫癜可融合成片。本病相当于中医“风毒”、“血证(斑疹)”等范畴,多由风毒侵入肌肤,或挟温热邪毒侵犯肠胃,进而入血脉,致使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发于肌肤则为紫癜;流注关节则为关节肿痛;内蕴肠胃,损伤肠经则出现腹痛便血;损伤下焦则出现浮肿尿血。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①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症见发热恶寒,皮肤出现充血性鲜红色丘疹,压之退色,对称分布,以下肢多见,可伴有腹痛、关节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多见于本病初起急性期。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②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症见皮肤紫癜成片,新旧交替出现,腹剧痛,关节红肿,舌质红绛,脉数。多见于本病急性期。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③肾阴亏损兼脉络瘀滞型:症见紫斑时隐时现,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午后低热,盗汗,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质红有瘀点,脉细数或细涩。多见于本病慢性阶段。治宜滋肾活血。④气血两虚型:症见面色无华,精神委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斑色淡紫,舌质淡、苔白,脉缓无力。治宜健脾益气,双补气血。⑥中焦虚寒、脾不统血型:症见斑色紫暗,面色苍白,腹痛喜按,自汗,手足逆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运脾阳,益气活血。

凉血祛瘀汤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10克,川芎、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各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瘀。

“用途”适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益母茅根汤

“组成”益母草、白茅根各30克,荠菜花15克,金银花、连翘、小蓟各9克,王不留行子12克,三七粉(吞)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止血。

“用途”适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血尿明显者加琥珀屑1.5~3.0克;气虚者加生地黄12克,麦门冬9克。

水牛角地黄汤

“组成”水牛角(先煎)40~100克,生地黄10~30克,赤芍药10~20克,牡丹皮10~2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凉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紫草地黄汤

“组成”紫草50克,生地黄30克,赤芍药、茜草、丹参、甘草各20克,牡丹皮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凉血化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瘀血阻络,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便血者加大黄粉2.5克,每日3次。

消斑汤

“组成”牡丹皮、赤芍药、槐花各15克,生地黄20克,黄芩、当归、茜草各10克,栀子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化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蝉蜕紫癜汤

“组成”蝉蜕、茜草、紫草各15克,水牛角(先煎)30克,金银花、葛根、连翘、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丹参各18克,芦根30克,甘草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化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

抗紫癜方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地肤子、萆薢各12克,丹参、赤芍药、蝉蜕、防风、泽泻各9克,白芷、生甘草各6R。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初起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症见发热恶寒,皮肤出现充血性鲜红色丘疹,压之退色,对称分布,以下肢多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解表凉血汤

“组成”仙鹤草30克,生地黄、墨旱莲、茜草、紫草各15克,玄参12克,牡丹皮、知母、僵蚕、赤芍药各10克,蝉蜕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解表清热,凉血止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紫草黄芩汤

“组成”紫草、蒲公英、生甘草、大枣各30克,连翘20克,黄芩15克,蝉蜕、地肤子各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祛风解毒。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血热壅盛者加水牛角30克,生地黄、赤芍药各15克,牡丹皮12克;瘀血阻络者加桃仁、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各15克,红花、川芎各6克。

抗敏汤加减方

“组成”茜草15~30克,紫草、生甘草、丹参各10克,牡丹皮、赤芍药、白芍药各12克,地榆炭、生地黄、大青叶、鸡血藤各15克,大枣5枚。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用途”适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出血重者加三七粉3克冲服。

茜紫牛膝抗敏汤

“组成”茜草15~30克,牛膝、紫草、生甘草、丹参各10克,鸡血藤、苍术各15克,大枣5枚,生薏苡仁、小蓟、白茅根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用途”适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湿热型,症见紫癜色黯或起泡,关节肿痛,血尿,舌红苔黄腻。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银防蝉蜕脱敏煎

“组成”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15克,防风6~10克,蝉蜕、金银花、连翘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单纯皮肤型伴风热表证者,症见皮肤紫癜细小稀疏,色鲜红。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慎吃荤腥。

清热化瘀汤

“组成”青黛、木香各3克,紫草、丹参、威灵仙、焦山楂各9克,乳香6克,白茅根30克,牡丹皮、生地黄各1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化瘀,止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脱敏消斑汤

“组成”防风10克,紫草、赤芍药、牡丹皮、生地黄各15克,茜草30克,蝉蜕6克,甘草2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散外邪,凉血散血,化瘀消斑。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清热抗敏消癜汤

“组成”蝉蜕50克,白鲜皮、丹参各20克,生地黄30克,茜草、地龙、牛膝各15克,防风、荆芥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止血,化瘀通络。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20日为1个疗程。

化斑汤加减方

“组成”生地黄、赤芍药、茜草、玄参各15克,牡丹皮18克,生槐花、紫草各12克,生石膏(先煎)21克,蝉蜕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6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凉血,疏风透疹。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解毒消癜汤

“组成”紫草、牡丹皮、白鲜皮、野菊花、地肤子侧柏叶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祛风化湿,凉血解毒。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清凉活血汤

“组成”丹参、大青叶各15克,紫草、赤芍药、生地黄、牡丹皮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用途”适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桑地紫翘汤

“组成”桑叶、地榆炭、紫草、茜草各20克,连翘30克,白茅根、蝉蜕、生地黄、赤芍药各15克,牡丹皮、竹叶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瘀消斑。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30日为1个疗程。

大黄红花汤

“组成”大黄(后下)、红花、焦栀子、黄芩、玄参、射干、牡丹皮、当归、葛根、陈皮、桔梗各10克,连翘、天花粉各15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通腑化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热毒炽盛,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丹参地黄汤

“组成”丹参、大青叶各15克,生地黄、紫草、赤芍药、牡丹皮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凉血。

“用途”适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活血抗敏消癜汤

“组成”麻黄4.5克,蝉蜕12克,地龙、丹参各15克,细辛、川乌各3克,防风、荆芥、牛膝各7.5克,羌活、独活、甘草各6克,红花9克,草乌2.4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风解痉,活血化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4~7岁者每日服1/3剂,7~12岁者每日服1/2剂,12~16岁者每日服1剂。腹型紫癜者加木香、延胡索各9克;肠出血者加仙鹤草、大蓟、小蓟各15克,车前子30克;关节型紫癜,疼痛剧烈者加秦艽9克;并发肾炎伴有高血压者,去麻黄加白茅根、车前子各30克,泽泻9克。

银防双蓟脱敏煎

“组成”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15克,防风6~10克,大蓟、小蓟、旱莲草各15克,白茅根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肾型(紫癜性肾炎伴血尿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慎吃荤腥。

银防芪参脱敏煎

“组成”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15克,防风6~10克,生黄芪15~30克,太子参、怀山药各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久病气阴两虚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清凉宜透方

“组成”桑叶、蝉蜕、牡丹皮、生地黄、甘草各10克,葛根12克,赤芍药、连翘、芦根各15克,白茅根、紫珠草各30克,丹参2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化瘀,宣郁透斑。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连紫板蓝根化癜汤

“组成”连翘20克,紫草、生地黄、丹参各12克,牡丹皮、栀子、赤芍药各10克,旱莲草、白茅根、金银花各30克,广三七(冲)3克,板蓝根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用途”适用于过敏性紫癜风热毒邪侵犯肌表血络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伴有恶心呕吐者,为邪热伤胃,加竹茹12克,黄连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