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33

第33章 中风后遗症

中风病就是人们常说的急性脑血管病,也叫脑卒中,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令人瞩目的重大疾病。近半个世纪以来,中风一直是发达国家居民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地理原因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十余年来中风病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二大“杀手”。1998年,我国居民中风病的发病率在2‰左右,因该病死亡的人数农村为1.13‰,城市则达1.37‰,即每年我国有140万入被中风病夺去生命,而且这些数据还在逐年增加。即使经过治疗,幸存者中仍然有70%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中风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不仅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而且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中风病一般发生在中、老年时期,尤其是60岁以后比较多见,以突然昏倒(也有部分病人不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说话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发病急骤,往往在24小时内达到症情的高峰。脑部血管的急性病理损害通常分作两类,一类是出血性的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另一类是缺血性的中风,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山龙血藤汤

“组成”生地10克,女贞子10克,山萸肉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地龙10克,山楂15克,桑寄生20克,鸡血藤2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恢复期。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阴虚津亏加石斛15克,麦冬10克,葛根10克,痰浊阻窍加鲜竹沥60克1、菖蒲10克,远志6克,眩晕血压高加钩藤30克,杭菊10克、黄芩10克;偏身肿胀,加黄芪15~30克、茯苓15克,肢体活动屈伸见灵活加路路通、丝瓜络各10克,或豨莶草20克。

中风回春灵

“组成”熟地黄20克,山茱萸、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5克,石菖蒲、郁金各12克,远志、茯苓、五味子各15克,僵蚕、全蝎各10克,胆南星、天竺黄各1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6周为一疗程。

“功效”祛风化痰,开窍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三虫一藤汤

“组成”黄芪45~80克,当归18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全虫12克,地龙15克,水蛭9克,郁金12克,丹参24克,川贝9克,鸡血藤30克,桑枝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仙龙寄生方

“组成”生芪12~30克,当归12克,桑寄生30克,地龙12克,豨莶草12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2克,竹茹12克,木瓜12克,橘红9克,川芎3克,白花蛇1~2条。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佐以化痰。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参芪活血汤

“组成”黄芪60~120克,人参10~20克,丹参20~30克,三七10~20克,当归15~30克,赤芍10~20克,水蛭15~20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气活血,破血除瘀。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

“组成”黄芪30~1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赤芍9克,地龙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病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气虚血瘀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芪连温胆汤

“组成”黄芪30克,黄连12克,半夏15克,茯苓10克,陈皮12克,枳实10克,胆星10克,竹茹10克,郁金20克,厚朴12克,菖蒲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化痰祛瘀,调气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病恢复期之痰热痹阻,络脉空虚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兼有烦躁不安加莲子心10克,栀子12克以清心除烦;兼有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以泻下通便;兼有肢体胀痛加泽兰30克,防己24克以清热利湿通络,活血消肿。

三黄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30克,归尾9克,红花9克,桃仁9克,干地龙12克,石菖蒲9克,炙远志5克,炒赤芍9克,全瓜萎24克,天竺黄9克,川连3克,生大黄45克(后下),丹参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活血,化痰祛瘀通络。

“用途”适用于重度脑出血,稳定恢复期。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活血通脉汤

“组成”黄芪30~60克,当归2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地龙12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石菖蒲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活血化瘀,益气通脉。

“用途”适用于脑梗塞恢复期。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益元活血汤

“组成”生黄芪15~30克,石斛15克,丹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鸡血藤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0克,赤芍2克,川芎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恢复期脑梗塞。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偏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增至60克。

活瘀复遂汤

“组成”桑枝30~40克,红花、桃仁、半夏、赤芍、地龙各10克,皂角刺、土鳖虫各6~9克,橘红12克,茯苓、续断、怀牛膝各15克,蜈蚣3~4条,钩藤30克,炙穿山甲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半身不遂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愈风汤

“组成”生黄芪50~60克,丹参30~4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牛膝15克,红花6克,血竭5克,地龙20克,鸡血藤30克,泽兰30克。

“制法”上药加水600克,煎服250克,第2、第3煎各加水500克,煎取药汁各250克,3次药汁混合后装入暖瓶内为1日量,分6~8次服,15天为1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加黄芩15克,炒栀子20克,茜草15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加党参30~50克;肝阳上亢头痛加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先煎);口眼喁斜者加白附子10克,全蝎10克:痰盛者加胆南星10克,半夏10克;心烦失眠加珍珠母30克(先煎),酸枣仁15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10克:患侧手足肿甚后加茯苓皮30克,米仁30克。

茜芍涤痰汤

“组成”姜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胆星5克,石菖蒲5克,全蝎5克,怀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酒白芍10克,生地10克,茜草10克,甘草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涤痰导滞,活血通络者。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痰浊阻滞,血瘀脉络。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益气活血汤

“组成”当归60~120克,川芎9~20克,黄芪15克,赤芍10~15克,水蛭6~9克,甘草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活血。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补肾养血通络方

“组成”黄芪50克,党参25克,当归20克,生地20克,寄生20克,续断20克,狗脊20克,杜仲15克,枸杞于Z0克,牛膝20克,山龙25克,地龙20克,鸡血藤50克,丹参25克,焦山楂20克,甘草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补肾,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养血强筋煎

“组成”山药25克,首乌25克,枸杞子20克,怀牛膝20克,当归20克,生地20克,川断20克,寄生20克,杜仲15克,黄芪50克,党参25S,炙甘草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肾填精,强筋壮骨。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生脉汤

“组成”生黄芪40克,人参、酒大黄、川芎、当归尾各10克,白芍12克,水蛭8克。

“制法”水煎2次,每次煎200~300克早晚各服1次,20天为1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舒经通络。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五虎追风散

“组成”天麻10克,天南星10克,僵蚕15克,蜈蚣1条,全蝎6克,水蛭20克,地龙30克,穿山甲15克,炙黄芪60克,鸡血藤5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虚、开窍、祛风、破瘀、通脉。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夏枯草苦丁饮

“组成”夏枯草15~30克,苦丁茶2~3克。

“制法”将夏枯草煎沸,去渣,以夏枯草沸汁沏苦丁茶,加盖焖15分钟。

“功效”清肝明目,息风消肿。

“用途”适用于肝阳上亢型中风先兆征。

“用法”每日1剂,可冲泡3~5次,不拘时饮服。

苦丁菊槐饮

“组成”苦丁茶、甘菊花、槐花各3克。

“制法”将以上三味置茶壶中,用开水冲泡。

“功效”清肝息风,平肝凉血。

“用途”适用于肝阳上亢型中风先兆征。

“用法”每日1剂,可反复冲泡3~5次,不拘时饮用。

枸杞桑菊饮

“组成”桑叶3克,甘菊花3克,枸杞子5克,决明子3克。

“制法”将决明子炒香,桑叶切碎,然后与菊花、枸杞子一同放入大茶杯中,沸水冲泡,焖15分钟。

“功效”清肝息风,降压降脂。

“用途”适用于肝阳上亢型中风先兆征。

“用法”每剂可反复冲泡3~5次,每日饮2~3杯,也可随意饮用,7~14天为1疗程。

槐花决明饮

“组成”生槐花5克,鲜荷叶15克(干荷叶5~10克也可),决明子10克,鲜山楂30克,白糖10克。

“制法”将前四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煎熬,待山楂将烂时,捣碎,再煮10分钟,去渣取药汁,用白糖调味。

“功效”清肝凉血,清热化瘀。

“用途”适用于肝热血瘀型中风先兆征。

“用法”代茶,不拘时饮服。

减肥防中风饮

“组成”花茶500克,生山楂片20克,生麦芽、陈皮、茯苓、泽泻、神曲各10克,赤豆20克,莱菔子10克,夏枯草6克,决明子、藿香各20克。

“制法”将后11味药共同放入沙锅内,加水煎煮2次,取其汁液,用小火浓缩至稠粘备用。将茶叶置瓷盘中均匀摊开,喷洒药汁于其上,不断翻动,直至茶叶均匀粘上药汁为止;将茶叶晾开阴干,收藏于茶叶罐中备用。

“功效”平肝化痰,活血行滞。

“用途”适用于肝热血瘀型中风先兆征。

“用法”取上述制过的花茶10克,放入杯中,开水沏泡,代茶饮,每日1剂。

首乌菊花乌龙饮

“组成”制何首乌30克,菊花10克,乌龙茶3克。

“制法”将制何首乌、菊花洗净,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用药汁冲泡乌龙茶,加盖焖10分钟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平肝清热。

“用途”适用于阴虚阳亢型中风先兆征。

“用法”代茶频用。

桃仁参饮

“组成”党参15克,桃仁15克,茶叶10克。

“制法”将党参、桃仁、茶叶同研细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成。

“功效”益气活血。

“用途”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

“用法”代茶频用。

消肿活络饮

“组成”五加皮15克,鸡血藤30克,绿茶3克。

“制法”以上3味同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药汁即成。

“功效”活血,通络,消肿。

“用途”适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中风后患肢浮肿,色泽紫暗。

“用法”代茶频用,当日饮完。

人参桂圆饮

“组成”茶叶15克,五味子20克,人参10克,桂圆肉30克。

“制法”将五味子、人参捣烂,桂圆肉切成细丝,与茶叶拌匀,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

“功效”健脑强身,补中益气。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记忆力减退、言语蹇涩。

“用法”代茶频饮。

菖蒲大枣饮

“组成”石菖蒲15克,酸梅肉2枚,大枣肉2枚,红糖适量。

“制法”将石菖蒲洗净,放茶杯内,再把大枣、酸梅和糖一同加水烧沸,然后倒入茶杯。

“功效”宁心安神,芳香辟浊。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用法”代茶饮。

养肝明目饮

“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蒺藜子10克,车前子10克,菟丝子10克,白菊花6克。

“制法”将女贞子、枸杞子、蒺藜子、车前子、菟丝子、白菊花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500克,用小火煮约30分钟,去渣取药汁约250克。

“功效”滋补肝肾,清肝明目。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

“用法”佐餐食用。1日分3次饮完。

伸筋透骨红花洗方

“组成”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红花10克。

“制法”以上3味加水2000克,煮沸10分钟,去渣取药汁,待温备用。

“功效”舒筋缓急,祛风除湿。

“用途”适用于中风后手足拘挛者。

“用法”待药汁温度50℃~60℃时浸洗手足部15~20分钟,汤液温度降低后需加温,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浸洗时,手指、足趾可在药汁中进行自主伸屈活动。

中风散

“组成”天南星12克,雄黄6克,黄芪12克,胡椒3克。

“制法”以上4味共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祛风痰,通经络,止惊痫。

“用途”适用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神志不清。

“用法”敷于脐部,外盖消毒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

青黛硼砂散

“组成”青黛1克,硼砂6克,冰片1克,牛黄1克,薄荷脑2克,蜂蜜、生姜汁各适量。

“制法”以上前5味共研细末,再用蜂蜜少许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清心通窍。

“用途”适用于中风不语。

“用法”先用温开水冲调蜂蜜少许,用棉签蘸洗患者舌之上下面,再用棉签蘸生姜汁涂满患者舌之上下面,然后涂药糊于患者舌之上下面,每日涂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