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饮膳随缘
11175100000029

第29章 哈吉斯与香肠

不同时代,生活条件各异。年岁好时,大家丰衣足食,旱涝成灾,收成不好时,升斗小民可就没法过日子。有东西能吃上一口,就感万幸,挑剔不得,食材内容显然比现代人广泛。牲口宰杀之后,绝无弃物。除了蹄、角、骨头不能食用外,大概都一一下肚,只是各地制法未必相同,不过也有些类似之处,显示人类思考有一定的规范与法则,哈吉斯(hag g is)便是一例。

苏格兰境内多山,耕种面积有限,农业自然以畜牧为主,牛羊成群,不仅提供奶酪,也是重要食材。羊全身有用,皮可以制成皮件、衣料,肉则全部可食。不仅羊排、羊肉,即便内脏也是美味。苏格兰的哈吉斯多以羊肚制成,是苏格兰首屈一指的名菜。制法如下:将羊的心、肝、肺切碎,加上洋葱、燕麦、羊板油、调味料等拌匀,塞入羊肚中,扎紧,炖煮三小时后取出,佐以洋芋泥、芜菁,人人喜欢,堪称“国食”。英格兰、爱尔兰也有“布丁”(pudding)一味,将肉品打成浆,加入燕麦辅助食材,搅拌均匀,再灌入牛、羊肠中,煮熟后食用。早餐时,切两片黑白布丁,来两条香肠,一片培根,加上一个荷包蛋,可以维持到中午。

类似哈吉斯这种拿东西灌入肚中的做法,中国也有。宋代话本中记录的“买两个猪肚,磨净,把糯米、莲肉灌在里面,安排烂熟”不也类似?莲子猪肚不仅好吃,还可以专治食欲不振。中医方子中有这么个做法:“将糯米浸泡半小时,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结果是:吃得起猪肚的人,习于锦衣玉食,胃口多半不佳;吃不起的人,连榆树叶子都能吃的下,还有啥食欲不振的问题。

大约各文化中均有以肠子制成的菜色,香肠算是最普遍的。德国香肠种类繁多,不可胜数。制法大约分成三类,有以生鲜原材料灌入肠子之中,我们逢年过节所吃的香肠,多属此类。也有以肉类搅拌成肉浆,调味后再灌入肠中,什么维也纳、法兰克福香肠,均属此类。另一种则是将各种材料煮熟后,灌入肠中,台湾有一种糯米肠,将糯米饭灌入肠中,味道颇佳,属于此种。

德国每个城市(把维也纳放进去了)都有自己的特色,经过简化,大约以维也纳、法兰克福两种最为有名,法兰克福香肠的做法为将肉浆灌入羊肠中,煮熟再加熏制,食用时加上芥末,佐以炒过的碎洋葱,夹入面包食用。维也纳小香肠则以牛肉、猪肉混合,制成肉浆,灌入肠中,通常较为短些,味道与法兰克福香肠相去不远。克拉科夫(Krakau)原为德国所有,现属波兰,当地也有一种克拉科夫香肠,也以牛肉、猪肉混合制成,香料较重,包括胡椒、大蒜,也广受欢迎。不过这是干的香肠,吃的时候切成薄片,可不能抓起来大嚼,真要这样,就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了。爱尔兰的肠子种类较少,但使用量大,家家户户都吃,早餐桌上必备,肚子一饿,随时可吃,油煎火烤皆宜,加上一片面包,也算是一餐。德国另有一种血肠,将猪血肉浆等调味后,灌入肠中煮熟即可,与英、爱两地的“黑布丁”类似。

法国有一种叫安肚胰(andouille)的香肠,将动物的内脏煮熟调味,一起灌到肠子中,晾干以后再加以熏制,味道也颇有特色。意大利也有类似的东西,当法国人在北美洲殖民时,也将这种香肠的做法传至北美,现在美国境内南方的许多州,也可以找到安肚胰肠子。英格兰人也吃内脏,将牛肉、腰子煮成糊羹状,裹以油酥饼皮,放入烤箱,烤成腰子派(kidney pie),就蕃茄炖花豆,也算是风味小吃。西方人吃这些东西时,鲜少有“食补”的概念,不像咱中国人,吃啥都要补一番,所以宋代人吃黑白二肾,连外肾一起算上,宜乎中国人口之众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