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上塘论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和思考
11174300000007

第7章 中医体质辨识

第一节 糖尿病的药膳食疗

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腾飞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糖尿病的患病率亦迅速增长。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的糖尿病人已达到六千多万人。估总人口的5%以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我们台州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地处拱墅区北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据统计,常住户藉人口加外来人口共主有六千多人。II型糖尿病人有250余人。我们除药物控制血糖外,采用和推广药膳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一、治疗方法

(一)治疗标准

1. 计算每日总热能

标准体重=身高-100乘0.9,身高158厘米以下者减100.

成人糖尿病热能需要与体重关系(略)。

2. 营养素供给量

根据II型糖尿病症状和患者的体重以及平常食量,配制中医食疗药膳。按临床患者需要合理供给,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热能,维生素等。

3. 食疗药膳与分配

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日6餐分为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夜餐。胰岛素使用的患者根据情况分配餐饮。

(二)辨证分型治疗

1. 阴虚内热型

证见消瘦,口渴,多饮,多食,善饥为主。舌质红、苔薄黄、少津或黄厚,大便干燥,脉沉细数。施食应养阴消渴饮为基础。食疗药膳方为:以玉女煎为主天花粉30克、山药120克,枸杞30克、黄精30克,玉竹50克煎水蒸蛋。山药100克、枸杞3克煮粥为早餐。主食荞麦面粉为主约100克。副食以西红柿,黄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约200克。晚餐主食50克加蔬菜150克。

2. 肾气亏虚型

证见气短,小便频多或混入脂膏伴乏力、神疲、腰酸肢软,脉沉濡。施食应益气补肾固精。食疗药膳方为:山药100克、枸杞20克葛根粉30克,煮粥或用枸杞蒸蛋。黄芪、肉桂、当归炖鸡。首乌50克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一个。主食以薏苡仁30克,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西红柿、豆腐、胡萝卜、黄瓜等。(主食约200克/每日,蔬菜400克/每日)

3. 肝肾两虚型

证见两目视物昏糊,神疲、乏力、消瘦、腰膝酸软。饮食应滋阴补肾,益肝明目。食疗药膳为山药60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煮粥食每日两次。主食以未经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主食约200克/每日)。副食以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萝卜、油菜、洋葱等(蔬菜约400克/每日)。

中医食疗药膳是II型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无论病情轻重,应用哪一类药物治疗,均应通过食疗药膳治疗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过多的血糖以改善症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所使用中药与食物如具有补气滋阴、健脾固肾、清热生津、养肝明目及降糖作用,则可兼顾疾病标与本的治疗能调节机体内环境代谢,从而改善机体的不良代谢状态。同时有利提高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口服药物的用量。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II型糖尿病为消耗性疾病,长期服用大量西药对身体不利。要根据病情,辨证论治,按辨证施食的原则,编排适合自己的健康食谱,进行饮食调理,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陆祖霖 杨有科 祝小丽 颜艳)

第二节 高血压病人的体质辨识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做好高血压病人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其中,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指导是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蔡马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将辖区8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体质分类,并针对不同体质的病人进行相关的生活方式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中医体质辨识

1.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49]。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质,同时保持相对稳定,但通过一定的外部调节作用,体质会有一些动态地变化,从而影响生理、病理的变化。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150]。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取得的资料,结合对性别、年龄、职业、居住环境、性格、饮食结构、运动情况以及一些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分析,同时运用群天体质辨识软件进行综合分析而作出判断。

2. 中医体质分型

从古至今,中医有关体质分型的种类繁多,各医家自成一派。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结合了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特点等综合因素研究,提出了体质九分法[151],具体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该分型方法是现阶段比较成熟的一种分型法,并被国内外广泛使用,本文采用的也是该分法。

3. 中医体质与高血压

《医宗金鉴》曰:“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体质类型往往决定人对病邪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同时也会影响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医学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有关高血压的认识和诊治常属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对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总体为阴阳失调、痰淤互结[152],其临床证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153]。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最容易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体质类型[154]。高血压治疗上着重要调节痰湿、阴虚和气虚,同样在生活方式指导中也以这三种体质的调养为主,当然其余几种体质中除了平和质无需特殊调养外,还应根据各自的体质运用不同的调养方法。

二、生活方式指导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十分复杂,除遗传因素外,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脂肪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155]。在生活方式指导中除了对上述不良生活方式提出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外,针对不同体质的病人还增加了相关中医保健、调养方面指导。

气虚质常表现为平素气短懒言,语音低怯、易疲劳、易汗出,面色萎黄或淡白,目光少神,毛发不泽,头晕,健忘,舌体胖嫩边有齿痕。因此气虚体质高血压病人不适宜剧烈运动,如跑步、登山、打球等,如果负荷过大,出汗过多,会加重气虚的症状,最好选择柔缓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并持之以恒。饮食上适当多吃些牛肉、鸡肉、鹌鹑、鲑鱼、鳝鱼、南瓜、黄豆、白木耳等食物,少吃薄荷、槟榔、佛手、大蒜、白萝卜、柚子、金橘、荸荠、芥菜等食物。

阳虚质常表现为怕冷,手足不温,面色白而不泽,口唇色淡,毛发易落,形体多白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胖嫩。因此阳虚体质高血压病人秋冬应注意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平时注意足部、背部及下腹部的防寒保暖。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户外活动,避免出汗过多,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饮食上适当多吃荔枝肉、栗子、糯米、香菜、大枣、红砂糖、生姜、茴香等温热性的食品,以温暖身体,增强生理机能,改善阳虚症状。

阴虚质常表现为手足心热,口鼻咽喉干燥,喜冷饮,面色潮红,两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形体多瘦长,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阴虚体质高血压病人宜多食瘦肉、鸭肉、绿豆、梨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中药补以黄精、熟地、何首乌、玉竹、麦冬、石斛、百合、沙参等滋阴药物。

痰湿质常表现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而黏,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暗,眼睑浮肿,易困倦,口中黏腻、发甜,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滑。痰湿体质高血压病人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练武术等体育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避免受寒淋雨,运动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湿热质常表现为面垢如油,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心烦倦怠,大便燥结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多滑数。湿热体质高血压病人应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宜居住在干燥,通风之处,不要熬夜。运动以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为宜。饮食上不能吃甜腻、辛辣、过油的食物,少吃火锅、辣椒、牛肉、狗肉、鸡肉等温补的食物。

淤血质常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有淤斑,形体偏瘦居多,易伴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淤斑、淤点,脉细涩或结代。淤血体质高血压病人作息时间宜有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饮食上宜多吃洋葱、香菇、木耳、魔芋、山楂、桃仁等活血祛淤的食物,少吃肥腻,太甜、黏滞、冰冻食品。

气郁质常表现为忧郁面貌,闷闷不乐,胸肋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或喛气呃逆,或咽中有异物感等。气郁体质高血压病人起居宜动不宜静,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宜参加群体运动。饮食上选用具有理气解郁安神的食物,如芹菜,柑橘、玫瑰花等,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泡菜、柠檬等。

特禀质若为遗传性,有明显的家族性特征,可表现为对某些食物、药物、花粉,气候变化等,出现过敏症状。特禀体质高血压病人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春季要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不宜养宠物,以免对动物皮毛过敏。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多添加小白菜、番茄、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少吃海鲜,辛辣之品。

三、具体应用实例

蔡马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医师团队通过体检、门诊、摸底调查等途径发现并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89例,男性39例,女性50例,年龄43-89岁,所有高血压病人均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分级管理。

对8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型结果。

通过5个月的生活方式指导,对比前后吸烟、饮酒、运动、高盐高脂饮食、体能精力、血压控制情况。指导前25例病人每天吸烟,指导后2例戒烟,占指导前人数的8.00%;指导前20例病人每天饮酒,指导后4例戒酒,占指导前人数的20.00%;指导前每周运动少于2次下的病人57例,指导后12例每周运动大于3次上,占指导前人数的21.05%;指导前31例饮食偏咸或偏油,指导后8例饮食清淡,占指导前人数的25.81%;指导前自述体能精力低下者28例,指导后15例体能精力明显增加,占指导前53.57%;指导前29例病人血压波动较大,指导后17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占指导前人数的58.62%。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加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指导,除戒烟效果不明显外,其余饮酒、运动、高盐高脂饮食、体能精力、血压控制改善方面效果明显,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平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四、讨论

通过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可以更好将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对高血压病人的生活方式指导更加个体化、具体化,更能体现“因人治宜”的高血压防治原则。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指导中融入中医养生、调理方面的内容,使病人更能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的指导教育,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血压的达标,促进高血压病人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中医“治未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区健康管理的一个很好结合点,定将在今后的社区健康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卢斌 梅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