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11172500000003

第3章 从小立志读书行医

李时珍的祖上是摇着铜铃走街串巷的铃医。所谓铃医,就是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其实就是古代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也叫“走乡医”“串医”或“走乡药郎”。

铃医自古就有,宋元时开始盛行。铃医奔走在乡间,经常在寺庙栖宿,医治群众的各种疾病。

他们始终恪守着“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的教诲,妙术施治,求取薄利,经常能够治好许多百姓的疾病,所以深受群众信赖。

铃医走街串巷,同其他许多小手工业者一样,也有自己的标志,那就是铃铛,有了铃铛,不用吆喝,大家就知道医生来了。

铃医摇铃铛就是在告诉病家,医生来看病了,如果有病,赶快出来看病吧!因此铃铛就与医生结合在了一起,有了铃医的名号。

实际上,作为我国医学史上重要一页的铃医医术,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的扁鹊、华佗等名医都是铃医。

古代医生地位低下,何况是铃医,更是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李时珍的祖父李小山就是这样一位地位低下的乡医。

李时珍的祖父曾经整天背着药箱,手里摇着串铃,走村过户地为贫苦百姓治病。他有着丰富的行医经验,医疗技术也颇高明,但是依然被人们轻蔑地称呼为铃医。

既然行医在古代地位低下,李家为什么还要世代行医呢?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李家自认为应该有人接班,行医是治病救人,积善行德的好事。

另一方面,这也是当时社会原因造成的,当时政府对于行医有明确的规定。

明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统治阶级把当医生的与当巫婆的、算命的看作是同一类工作,都被排在下九流类职业里。这就导致当医生的常常被人们看不起。

在明朝的“正史”里,很少能见到从医者的传记。即使从事医学、药学的人有重大的贡献,被列入“正史”的传记中,也只能排在全史书人物传记的最后,放在“方伎列传”当中。

这样一来,不少行医的人都想摆脱这低下的社会地位,改一改自己从事的行业。

然而社会又不能没有医生,谁也不能保证不生疾病,所以明朝政府对行医的有个规定:凡是医户人家,必须有一个儿子继承父业。

其实政府也害怕因为“子不承父业”而断了医道,无人再从医。在这种世风影响下,李时珍家也只能世代医道相传了。

虽然李家世代行医,但没有多大名气,祖父在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李时珍的祖父攒下了点钱,于是供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读书,他小的时候读过不少诗书,是一个颇有学问的秀才。

曾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几次乡试,可是始终没有中举。便只好弃儒从医,继承祖业。

虽然心中永远铭刻着“学而优则仕”“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但由于榜上无名的失意,而不得不以医为业。

因为李言闻有“秀才”的头衔,所以人们勉强地称他为“儒医”,比起“铃医”的身份来要略胜一筹。

李言闻饱读医书,因此医术大有长进,加之医德高尚,成了当时蕲州一带有名的医生。

有了名气,李言闻就不必再去走乡串村看病了,因为每天来家里的病人就够他忙得了。

所以,李言闻在村西头的“玄妙观”的前廊,摆起了一张木桌,两个方凳,为附近贫苦农民、猎户、渔民们看病。

尽管找李言闻看病的人很多,但大都是生活极其艰难的人,他们来找李言闻看病时,有时只是随身带来一些粮食、瓜菜、鸡蛋等,有时甚至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来看病。

李言闻为人厚道,贫苦的人来找他看病,有钱的可以看,没有钱也同样给治。

全家人的生活,都落在李言闻一个人的身上,仅靠给乡亲们治病并不能维持生活,有时也只能自己下湖去打鱼。

蕲州城内,有顾、郝、冯、李四大名门,都是靠入学中举的途径跻身于官场之中的,李言闻虽博通经史,但考场失利使他遗憾终生。

当李言闻小有名气后,得以经常出入于蕲州城的四大名门家,并和顾家建立了较亲密的关系。

李言闻越是经常出入于这些靠科举发达的世家名门,越是觉得无法以当一名儒医为满足。

这种情况下李言闻根本不会想到教儿子学医,李时珍只能和当时的千千万万个孩子一样,被他早早送进顾家私塾,读起了四书五经,练习做八股文。李时珍勤奋好学,渐渐显露出聪明才智。

热心仕途而仕途失意,精通医术而鄙弃医业,只好把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李时珍的身上。

李时珍的母亲张氏,是一个贤慧的家庭妇女,由于身体虚弱,生了李时珍以后不久就病倒了。

幼年时期的李时珍身体瘦弱,经常咳嗽发烧,他深深体会到生病的痛苦,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解除痛苦的医生。

当然,李时珍的父亲却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儿子走自己的路,他希望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愿望,能在儿子身上实现。

嘉靖二年,李时珍才5岁,父亲就准备把自己对儿子未来的打算告诉儿子了。

一天,李言闻把李时珍叫到跟前,告诉他说:医生这个行业虽然可供温饱,但是社会地位不高。

自古以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谓“医卜近贱”,在士、农、工、商四行中排在最末一等。

历代史书里都把行医列在“方伎列传”里面,称之为“小道”“贱业”,从来不予重视。

李言闻列举了李家祖上世代都是摇铃走街的铃医,社会地位低下,饱受歧视。

李言闻还谈到,李家从他起,为了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学读书全力奋斗,想改变门庭,只是科举考试连连失败,才弃儒从医。

李家从李言闻开始由铃医晋升为坐堂医生,虽高了一等,还是不能与读书人家相比。

同时,李言闻还说出了对自己儿子的期望,他希望李时珍将来能够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为了让李时珍立志奋发读书,李言闻给他讲了古代有名的神医扁鹊的遭遇。

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叫扁鹊。他根据民间和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总结出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这就是中医上所说“四诊法”。

在“四诊”中,扁鹊特别擅长望诊和切诊。

扁鹊曾经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

在邯郸,扁鹊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

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

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

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

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

10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

桓公仍然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

又过了10天,扁鹊又见到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

10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桓公,就赶快避开了,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

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

果然,5天后,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

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

李时珍聚精会神地听着。以前,他看到父亲为乡亲们治好病,他们感激的样子,从心底佩服父亲高明的医术。

没有想到,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看看别人的气色就知道有没有病,病到何种程度,真是不可思议!

父亲看到儿子沉思的样子,继续讲下去。

扁鹊不仅善于望诊,而且精通切脉法。有一次他到晋国去,正碰到晋国大臣赵简子得了重病,已经昏迷五天,不省人事。

赵家的亲人和幕僚非常担心。他们听说扁鹊到了晋国,喜出望外急忙派人去请,扁鹊通过切脉,察觉到赵简子的心脏还在跳动。

于是,他对赵简于的家人说:“不要紧,你们不必担心,用不了几天,便会好的。”

经过扁鹊的精心诊治,不到三天,赵简子的病就完全好了。

李言闻对李时珍说,扁鹊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是一个不卑不亢的君子,他在多年行医的实践中,提出了“六不治”的正确主张。

其中有骄横跋扈、不讲道理的不治,看重钱财、轻视身体的不治,迷信巫术不信医学的不治。

最后,李言闻又感叹地说,医道高明有什么用啊,扁鹊要是没这么有名,也许还会多活些时候。

当时,秦武王与武士们进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

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传令扁鹊入宫。扁鹊看了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武王自己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

接着,扁鹊又给武王服了一挤汤药,其病状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鹊为太医令。

李醯知道后,担心扁鹊日后超过他,便在武王面前极力阻挠,称扁鹊不过是“草莽游医”。

武王半信半疑,但没有打消重用扁鹊的念头。

李醯决定除掉扁鹊这个心腹之患,派了两个刺客,想刺杀扁鹊,却被扁鹊的弟子发觉,暂时躲过一劫。

扁鹊只得离开秦国,他们沿着骊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杀手扮成猎户的样子,半路上劫杀了扁鹊。

李言闻最后感慨说,行医难啊,你要是医术平庸,就难以谋生;而医术高明,又要遭到同行的嫉害。

讲到这里,李言闻不禁又想起了名医华佗的故事,他说,还有神医华佗,也是与扁鹊有着类似命运的一个神医。

这时的李时珍正听得出神,听父亲又说到了神医华佗的名字,非常感兴趣,他央求父亲也把华佗的故事给自己讲一下。

华佗是汉末三国著名神医,他性情爽朗刚强,淡于功名利禄,曾先后几次拒绝做官,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

他乐于接近群众,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深得群众的信仰和爱戴。

华佗懂得养生之道,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壮年人一样。

华佗还精通医方药物,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掌握着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热,就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禁忌或注意事项,等到华佗一离开,病人也就好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也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请告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随即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李言闻继续说,病患如果在肠中,华佗就割除病人肠子的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

开刀时,病人自己一点也感不到疼痛,而且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李时珍可是第一次听说“麻沸散”这个名字,他没想到世界还有这样的药,能让人开刀不痛,所以他一下子就记在脑海里了。

李时珍以前一直以为父亲就是世界最好的医生了,没有想到,世界还有华佗这样能给人开肠破肚治病的人,心里惊叹不已!

接着,李言闻又给李时珍讲了几个华佗的故事。

一天,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恰好在门前玩耍,一眼看见,就说:“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

那病人走进华佗家里,见墙上正挂着几十条同类的虫。华佗用这个民间单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名医,最后还是被人杀害了”,李言闻想到华佗的死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华佗神医是怎么死的呢?”小时珍好奇地问。

华佗由于治学得法,医术迅速提高,名震远近。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奸雄曹操要召见他。

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每次发作,心乱目眩,头痛难忍,看了好多医生,都没有什么效果。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所以他想让华佗给自己看看病。

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

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

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

可是后来曹操操纵朝政,屠杀华佗故乡百姓,还要华佗只给他自己看病,华佗不愿意离开百姓,他宁愿手摇铃铛,为百姓看病,也不愿侍候权贵,最终被曹操杀害。

“这真是好人不得好报啊!”李时珍不由得插了一句话。

“是啊,孩子”,李言闻说,“我们李家几代行医,还不是被那些当官的瞧不起,吃了不少苦头。希望能在你这一代,改换门庭,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说到这里,李言闻呆呆地望着窗外远飞的大雁出神。自己行医多年,已经饱受辛酸,官吏的骚扰和绅士人家无礼的传唤,使他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厌倦。

他给时珍讲扁鹊和华佗的故事,是想告诉李时珍,像这样的大医家,也命运多舛,不得善终。

一个医生,要是没有社会地位,医术再高也没有用。要想不被人看不起,必须进入仕途。

这些道理,李时珍似懂非懂,不过他相信父亲的话没有错,决心发奋读书,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同时,名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也让李时珍终生难忘。他感到这些神医的行为非常值得尊敬,他们的品格都非常高尚。